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舍高薪弃名校 香港夫妇带两个儿子全世界流浪

2016-06-01 11:32:18 信息来源:成都商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过别人以为快乐的生活 不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教

  对孩子没有学历期望,学历没有个人魅力和经历重要

  只关心孩子的快乐,只要他经历了、体会了,这就足够

 

 学

  拿了4个月零分,大儿子突然主动找妈妈,提出想学英文字母,仅用了60天,他便连续拿满分

  儿子们会用地图找想去的地方,找房子、找学校他们都会一起参与

  去泰国曼谷学习泰式按摩和瑜伽,到成都体验太极的柔中带刚,前往日本冲绳探索长寿秘诀,而在中国台湾则找个海滩盖所房子,建个养老院面朝大海……

  这些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如果换成一对夫妻外加两个小孩,就显得有些特别了。

  日前,一对中国香港夫妇放弃让孩子就读名校的机会,辞去银行与名校老师的职务,带着两个儿子“流浪”各国。期间,他们让孩子自主选择学校,决定“流浪”路线;经常帮孩子请假逃学,请假的理由就是——去玩。

  如今,他们“流浪”到成都,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其育儿经验和教育理念。

  父亲

  爱上成都慢生活 他带全家去“流浪”

  黑框眼镜、棉质T恤、休闲短裤,香港男子岑皓轩显得大方、简洁,“2013年,由于项目需要,我到成都考察。在天府广场,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带着全家去‘流浪’”这个在多数家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已被岑皓轩一家用行动在实现。

  “我更喜欢用流浪一词来定义这场旅行。”岑皓轩用手推了推眼镜,发出爽朗的笑声,用4年的时间,去泰国学习泰式按摩和瑜伽,到成都体验太极的柔中带刚,前往日本冲绳探索长寿秘诀,抵达中国台湾找个海滩盖所房子,建个养老院面朝大海。“也许会待很久,也许还有下一站,谁知道呢,走着看吧!”

  谈及“流浪”的原因,岑皓轩喝了一口咖啡,和太太相视一笑,“为了开心。”2013年6月的一个傍晚,岑皓轩来到天府广场,看到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在玩“竹蜻蜓”,“成都的生活节奏很慢,又轻松,不像香港那么忙碌,忙到大人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耍。那天晚上,我看到每个父母脸上都挂着笑容,觉得他们好幸福。”

  回家后,岑皓轩向妻子建议,“不如我们辞职带着儿子去‘流浪’,去不同的国家各待一年,学习新技能,感受那里的人文和生活方式。”没等他过多解释,妻子举双手赞成,“很默契,我们都已经厌倦了香港忙碌的生活模式,是时候换种方式活了。”

  母亲

  不当名校老师 舍弃孩子上名校机会

  短发、微笑、身上散发着香薰的味道,香港女子马漪楠是岑皓轩的妻子,曾经她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我是一名英语老师,任职于香港一所名校,有14年教学经验。”

  马漪楠轻描淡写地说,“如果我不辞职,两个儿子可以顺利就读我所任教的名校。从3岁到18岁,他们可以轻松直升,不用考虑一般家庭所担忧的升小、升中排位。”然而现在,“一切与我毫无关系了。”她微笑着握住丈夫的手,从容又淡定,“对很多香港人而言,我过着最理想的中产生活。但是,那样我并不快乐。”

  对于快乐的定义,马漪楠有自己的见解,“过别人以为快乐的生活,不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内地父母一样,香港的父母也有很多安排,“孩子有念不完的书,上不完的培训班,满到安排不下的技能提升……其实孩子并非真的快乐。”

  “我对我的孩子没有学历期望,学历没有个人魅力和经历重要。”马漪楠说,“现在社会对孩子的要求,成绩占80%,其他才能占20%。不出20年,我们相信会颠倒过来,成绩只占20%,其他才能占80%”。

  育儿观

  参加婚礼 让儿子逃了5天课

  ●没有计划 没有为孩子做教育计划,没有要求孩子此行一定要学会什么,记住什么。我们只关心孩子的快乐,只要他经历了、体会了,这就足够

  ●学会选择 逃课去泰国南部参加朋友的婚礼,是想告诉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选择,要学会分辨轻重。因为参加婚礼的体验,值得牺牲5天的在校时间

  ●有权参与 旅居的目的地是全家人决定的,儿子们会用地图找想去的地方。如找房子、找学校等,他们一起参与。一家人在异地生活,大家都有权选择生活方式

  岑皓轩曾经在香港一家银行工作,被称为“超级金领”。早在2013年,岑皓轩夫妇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他们不用朝九晚五地工作,每个月会有一笔固定收入,例如租金或股息等,足够支付他们日常开销。

  流浪的第一站 曼谷

  2014年8月,夫妻俩带着4岁的大儿子和3岁的小儿子,不顾家人的反对,开始“流浪”之旅,第一站曼谷。“我们没有为孩子做教育计划,没有要求孩子此行一定要学会什么。我们只关心孩子的快乐,只要他经历了、体会了就足够。”岑皓轩说。

  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岑皓轩一家在曼谷度过,“刚到泰国,语言不通,遇到不少困难。我曾拿着一张满是泰文的纸,又查字典又上网搜索,研究了两天。结果邻居说,这只是一张广告宣传单。”坐错车更是家常便饭,“于是,我请了泰语老师,还把两个孩子送到当地国际学校学习”。

  让孩子上学的目的是掌握多门语言吗?岑皓轩耸了耸肩膀说:“NO,送他们去学校,其实是为了腾出更多时间来过二人世界。他们在校的成绩单,我们一点都不在乎,只要他们开心就好。”

  自主学习60天 英语拿满分

  马漪楠是英语老师,但大儿子却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泰国的学校每到周四就要默书,当时5岁的大儿子连续4个月拿零分,因为他只能默写到字母C。”夫妻俩哈哈大笑。拿了4个月零分,有一天,大儿子突然主动找妈妈,“他想学英文字母,仅用了60天便连续拿满分。”这更让夫妻俩坚信,“自主学习,比被强迫学习更有效。”

  为了去玩 帮孩子请假逃课

  他们还经常帮孩子请假逃学,短则5天,长则两个星期,请假的理由是——去玩,“每次我们都在假条上写这两个字。”

  “逃课去泰国南部参加朋友的婚礼,是想告诉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选择,要学会分辨轻重。因为参加婚礼的体验,值得牺牲5天的在校时间。”岑皓轩相信,重要的体验和经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岑皓轩一家选择在成都生活,“‘流浪’之旅萌生于成都,爱这里的天气、风景、轻松和幸福的氛围,还听说这里有很好的太极老师。”到了成都后,孩子逃课的时间更久,“逃课两个星期,我们先后去了西安、牛背山、青神县等,是想告诉孩子,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让孩子决定流浪线路 选择学校

  岑皓轩说,旅居的目的地是全家人决定的,“儿子们会用地图找想去的地方。前期工作,例如找房子、找学校等,我们都会让他们一起参与。”岑皓轩认为,自理能力重要,但让孩子提升自主能力才是更重要的,“一家人在异地生活,大家都有权选择生活方式。下一站我们去冲绳,孩子即将就读的学校,就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是一间有很大儿童游乐场的学校。”

  3个月后,岑皓轩一家四口将结束一年的成都生活,前往日本冲绳,踏上新的“流浪”之旅,继续他们独特又丰盈的生活。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赵雨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