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假证集团扮业主 首五月骗8700万

2016-05-28 13:04:56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1

 

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指出,常见的楼宇买卖骗案有两大类,分别为假扮业主申请按揭贷款及出售物业。

艾森网消息:香港楼市放缓,楼宇骗案却大增。警方商罪科证实《星岛日报》早前独家披露,有诈骗集团乘机以假身分证及假楼契,更甚改名换姓,假冒包括豪宅等物业业主申请楼宇按揭或放盘,骗取财务公司按揭贷款及买家订金。单在今年首五个月,警方已接获八宗举报涉十三个物业,骗财约八千七百多万元,较去年全年激增逾八成,有诈骗集团更成功骗财逾五千万元。

据《星岛日报》独家报道,香港警方在2013年至今,共接 获五十二宗楼宇骗案举报,涉及七十五个物业,多为住宅单位,总损失金额达二亿三千万元。若单计去年,共十三宗举报,涉十七个物业,共损失约四千八百万元, 今年问题更趋猖獗,首五个月已有八宗举报涉十三个物业,而损失金额更飙升至八千七百多万元。

商业罪案调查科讹骗案调查组督察毛杰指出,常见的楼宇买卖骗案主要有两大类,分别为假扮业主申请按揭贷款,以及假扮业主出售物业,前者往往为承造按揭的物业贷款公司带来巨额损失。2013年至今,相关财务公司损失共计二亿一千三百万元,即同期损失总额的九成三;单计今年首五个月,损失亦近八千五百万元,占今年损失总额逾九成六。

讹骗案调查组总督察陈静心表示,楼宇骗案的骗徒会先锁定目标物业,千方百计套取其业主资料,如到土地注册处查册,甚至向真正业主租住物业,接触业主。骗徒获取足够资料后,便会制作假身分证及假楼契,冒认业主进行楼宇按揭或买卖。

今年损失金额最高的假扮业主申请按揭贷款个案中,一个由六至七人组成的诈骗集团,以两个知名屋苑共六个物业业主身分,成功透过申请按揭骗财共五千一百万元。骗徒先后向三间财务公司申请按揭贷款,更以“先还再借”的手法建立良好信贷记录,再向另一财务公司申请按揭贷款,“乙公司见他在甲公司成功申请按揭,甚至还了,警觉性减低,便可加大贷款额”。骗徒得手后随即潜逃,及至按揭还款期届满,财务公司向真正业主追讨款项时方揭发事件。据了解,涉案两个屋苑为嘉亨湾及凯旋门。

至于涉假扮业主卖楼个案,骗徒会以“业主”身分向地产代理讹称出售物业,“多数是市价,但议价空间较大”,以 吸引买家,当准买家看中物业要求看楼时,便讹称物业正在出租“无得睇”。准买家在优惠价格吸引下,不虞有诈缴付订金,结果骗徒收取大订后便失踪。及至律师楼处理正式买楼手续时,向真正业主发信时才揭发事件。今年更有骗徒,事先将自己姓名改为与真正业主同名,即开立银行户口收取订金支票,物业买家因而损失二百九十二万元,据悉涉名城单位。

现时楼市面临下行,预计将有大量物业放盘,不少市民视之为置业好时机,讹骗案调查组警司陈国豪忧可能令骗徒有机可乘,提醒准买家必须谨慎。若发现业主刚签订租约便将物业放盘,应多加留神,亦应善用查册及尽量实地看楼。单位非自住的业主则可委托邻居多留意,若发现其物业无故被放盘,马上联络。

警方日前已与地产代理监管局、土地注册处、香港律师会等召开会议,交换信息并商讨可行预防措施,各业界亦会推出内部指引,加强从业员对楼宇骗案的防范意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