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港儿童快乐指数仅6.49分 创四年来新低
2016-03-31 11:00:03 信息来源: 星岛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童年应当快乐,但岭南大学公布2015年“香港儿童快乐指数”,以10分为满分,仅得6.49分,是自2012年有调查以来最不快乐。研究发现8至9岁的小四学童,快乐指数跌幅最显著,其中学业因素影响较大,学童须平均花费两个半小时做功课,比中学生还长。学者分析指,学业压力或成快乐指数的关键,学童受社会价值影响,以为学业最重要,在不堪压力下甚至有轻生念头。
《星岛日报》报道,岭大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今次第四年调查本地快乐指数,在去年十月至今年一月,收集来自9所本地小学及14所中学,共1146名小四至小六、中一至中三的学童及约1500名家长的问卷。结果发现,指数创有调查以来新低,由2014年的6.74,下跌至去年的6.49。当中八至九岁、十四岁或以上学童组别快乐指数,有最大跌幅,学业压力或成快乐指数的关键。
各年级学童中,小四学生要花时间完成功课的时数最长,由2014年平均每天140分钟,增至去年的151分钟,比中学生约2小时还要多。岭大亦比较睡眠时数不同的学童快乐指数,发现有9小时睡眠的学童最快乐,按时数递减,仅睡6小时的学童最不快乐。调查又发现,学校的生命教育为学童带来正面影响,有学习生命教育的学童快乐指数平均达7.33,比没有受生命教育的学童高近3分。
全港性系统评估(TSA)、学童功课量过多,成社会热话,中心荣誉研究员、经济学系兼任教授何泺生认为,快乐指数下跌与TSA无关,因过往每年都有TSA,他认为功课量及社会风气构成较大影响,“父母间关心子女学业,表露出‘过分关心’,子女会感受到压力;校长担心被杀校,想尽办法令学童成绩变好。”他估计,明年的快乐指数会持续下跌,长远而言,一整代人都不快乐,社会亦会走下坡,“将来(他们)继承社会时,能否担当社会的种种?”
学童背负沉重读书压力,令他们经常闷闷不乐,何泺生认为,学校推行生命教育非常重要,因可助学童寻找生命的意义,“改进、发掘、克服自己的弱点,这本身已是很大的挑战,远比学业上的成就重要,但在学校、家庭,少有传递这种讯息,令(学童)以为学业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