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赴港引智,大亚湾找什么?

2016-03-26 12:50:54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赴港引智,大亚湾找什么?

港口物流业是本次大亚湾去香港“相亲”的重要项目。王昌辉 摄

  3月21日、22日,香港会展中心外,小雨滴滴。会展中心内,大亚湾的党政领导及工贸、招商、科创和石化管理等部门的负责人早早来到会场,他们个个西装革履,项系领带,有人开玩笑说“像做新郎一样”,另一名干部回应说“我们就是来‘相亲’的”。

 

 由大亚湾区管委会主办的惠州石化及配套服务产业合作恳谈会正在此举行。21日和22日两天,大亚湾党政代表团一行来到香港,除了恳谈会,他们还登门拜访了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推介自己,诚邀商客共谋发展。

  距离春节假期结束才过一个半月,大亚湾却已经第二次走出去招商引智,上个月去深圳,这次则走进香港这个国际窗口,面向全球“找对象”。

  仿佛这个迫不及待到来的春天一样,今年伊始,大亚湾在产业发展方面早已按下“快进键”。如此频繁出访招商引智,大亚湾到底在找什么?

  石化产业

  瞄准世界级企业打造“优等生俱乐部”

  21日下午,恳谈会邀请了来自全球的数十家石化中下游及关联企业和机构代表前来参会,其中包括霍尼韦尔、巴斯夫、AECOM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北欧化工、中亚能源等行业领导者。大亚湾何以吸引诸多世界级企业的关注?

  “大亚湾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石化产业基地,目前已引进中海油、壳牌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正朝着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对话世界级企业,大亚湾并不缺乏底气,大亚湾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小军在致辞中为大亚湾“秀肌肉”,“我们的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深圳,与香港隔海相望;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公共配套和服务水平日益优化,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投资热土。诚邀各界朋友到大亚湾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霍尼韦尔是世界500强企业,不仅是世界上智能控制领域的领导者,其业务还涵盖特殊材料、航空产品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等诸多领域。“大亚湾在石化产业发展上坚持产业项目、公共工程、物流运输、安全环保、消防应急、管理服务和智能应用‘七个一体化’的科学发展理念,打造安全环保生态园区;对于企业的发展,政府的服务也很敬业、专业。”霍尼韦尔对大亚湾“暧昧”已久,去年再次考察之后更是“眼前一亮”,该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孙丹博士说,公司拟将大亚湾作为重点合作基地,或将在石化区智能化建设、特殊材料等领域开展合作。

  大亚湾现场签约了AECOM石化配套战略合作项目、霍尼韦尔石化区智能化建设战略合作项目、锰酸锂新材料项目、艾利荣高端离子液体产业化项目和跨境电商战略合作等5宗项目,其中4宗为石化及相关产业项目。

  “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不仅要有世界级的规模,更要有世界级的水平,我们要打造石化产业的‘优等生俱乐部’。”刘小军表示,面对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近年来大亚湾一直坚持高标准招商,主动对接世界500强、行业领先和高成长性的企业,积极引进高端优质产业项目,目前已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21宗,产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服务业

  配套世界级生产性服务业

  石化是大亚湾的支柱产业,石化大项目带动了大亚湾过去10年的大发展。不过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对石化产业过于依赖,也使大亚湾在石化行业不景气的近两年经济增速疲软。以石化为基,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现代物流和滨海旅游为主导产业多元发展,成为大亚湾新的发展方向。

  在此次拜访的5家知名企业和机构中,就有2家系港口物流企业,“惠州港”成为推介中讲得最多的热词之一。

  在香港的现代货箱码头,一辆辆拖载集装箱的大货车进进出出,一个个装满货物的集装箱在巨型龙门吊的吊运下上船下船,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国际贸易大都市,强大的物流业是香港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与香港一样,惠州也具有优异的港口资源。惠州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周边区域手机、石化和鞋业制造业发达,通过海铁联运和便捷的高速路网,还可辐射粤东北和江西、湖南等周边省份。集装箱码头的建成,更让不少本地进出口企业就近通关,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

  “我们的沙发通过惠州港出港,比从盐田港出港每柜节省200多元的运输成本,光此项每月公司可节省80万元运输成本。”敏华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黄敏利说。

  以现代物流、金融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助推工业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在惠州得到快速发展,然而与工业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求相比还相对滞后。惠州港虽是国家一类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不过剔除石化企业自有专用码头,吞吐能力和吞吐量都不如广东周边港口,贸易港的功能尚未显现;由于航线较少,通关效率无优势,目前仍有不少惠州企业舍近取远,通过盐田港出港。陆路物流运输行业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也仍相对滞后。寻找优质的物流产业合作伙伴,推动物流业加快发展,便是大亚湾此次出访的另一重点任务。

  在沙田利丰物流公司仓储中心,一双双从内地或越南工厂运送至此的耐克运动鞋整齐摆满货架上,通过大数据管理和机械化搬运,每天数万件产品将精准快速配送到香港和澳门的600多家专卖店。该公司是香港知名的物流、商贸企业,物流网络覆盖全球,为40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配套服务,每天配送消费品上亿件。

  类似沙田利丰物流这样的自动化现代化全链条的仓储配送物流企业,正是惠州所期盼。

  大亚湾区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黄辉介绍,物流产业是大亚湾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发展以物流和金融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目前正在制定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将以此引导生产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助推制造业的提质发展。

  面对大亚湾抛出的橄榄枝,利丰公司有关负责人林珮盈表示,“惠州港的条件这么好,周边又有发达的工业制造业,我对惠州港有信心,将到大亚湾好好考察一番。”

  除了港口物流,与石化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也是此次招商活动的重点。“大亚湾要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就应该有世界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做后勤保障。”大亚湾区工贸局局长邱国强表示,接下来不仅要重点发展港口物流,还将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与石化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鼓励石化企业将后勤、设备维修等环节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企业做。”

  新业态

  借道香港国际窗口探路跨境电商

  上水,是香港距离内地最近的区域。因此,这里是跨境电商企业最集中的区域。22日上午,在上水广场香港跨境电商协会会议室,大亚湾出访团一行在此学了一堂“跨境电商课”。

  “哪方面的商品适合做跨境电商”?“如果要到内地城市开展业务,你们主要考虑什么”?“跨境电商的发展能给地方政府带来什么”?大亚湾领导干部轮流发问,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慧蓉等人一一解答。据介绍,该协会拥有680多家企业会员,通过抱团发展,并利用香港免关税的政策优势开展跨境电商,不仅可以给内地消费者带来优惠的进口产品,更可通过批发方式带动电商创业。

  “事实上,我们现在更倾向于到二三四线城市开展业务。选择哪些城市,一方面要看市场的热度,一方面看政府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土地、租金和税务等的优惠力度。”协会常务副会长张锦华介绍,协会旗下公司未来两年计划在内地开办50家跨境电商体验店,并配套相应的智慧型仓储基地,目前已经在天津、肇庆等城市开展业务。

  “我们拥有惠州港一类大港,进出口商品可直接通关;港口物流园区有地可建仓储基地,向东向北可辐射粤东和河源等市场,适合发展跨境电商。”大亚湾区招商局局长李少芸代表拜访团邀请跨境电商协会到大亚湾考察。

  尽管近年来电商在各地迅猛发展,不过因为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特殊性,以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大亚湾仍较少出现。在本月初召开的大亚湾区工作会上,市委常委、环大亚湾新区党工委书记、大亚湾区委书记张瑛便提出,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发展新空间。

  “跨境电商虽然未能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明显贡献,不过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新业态,将带动商贸、物流等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为电商创业带来平台。”邱国强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利用香港这个窗口,进一步探索跨境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李少芸认为,香港跨境电商协会正在大力开拓内地市场,大亚湾完全有条件成为合作基地。

  科技创新

  借力香港高校推动高层次产学研合作

  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专利授权量5年增长40倍。不过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创新能力仍是急需补齐的短板。

  香港中文大学是大亚湾此次赴港拜访的唯一一家高等院校,该校是一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型综合大学,拥有100多个研究所以及合成化工实验室等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合成化学、智能制造和电子工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石化是我们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是我们的主导产业,我们之间有不少契合点,希望能够在产学研方面开展合作。”在交流中,刘小军开门见山说。“你们在深圳设立了研究院,也可以考虑到大亚湾设研究院。”黄辉补充道。该校副校长张妙清也表示,产学研合作既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也可以让教授的研发成果得到转化,是双赢的好事。“下来我们好好梳理一下,推动教授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日前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大亚湾便明确要在拓展现有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内重点大学、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国际组织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建设高水平的产学研基地。事实上,在出访活动尚未结束时,一支由区领导带队的小分队已经转赴北京,商谈北京化工大学惠州研究院的筹建工作。而在与香港高校合作方面,目前也已有香港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率先在大亚湾开展科研成果转化。

  “我们不仅要对标深圳,更应该主动对接香港,尤其是利用香港高校的人才和科研资源。”邱国强说,香港与惠州的距离只有100公里,其拥有多所科研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惠州应该主动对接,推进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助推企业创新发展。(撰文:林涌浩 策划:曲广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