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基建蹉跎岁月 港区委员斥“拉布”拖垮香港

2016-03-15 10:11:02 信息来源: 香港大公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196亿追加拨款申请一波三折,终于在“停工”死线前避过一劫。实际上,香港重大工程因“拉布”而延误已成“常态”。反观毗邻的广东,则处不断加速中,如在建的深茂高铁将跨越珠江口,形成珠三角“A”字型高铁网,深中通道将首次联通“深莞惠”与“珠江中”两大经济圈。多名港区委员、学者坦言,若香港不加快融入内地快速交通网,不仅失去交通枢纽地位,也会失去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升国际地位的机遇。

香港大公网报道,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显示,高铁香港段将贯通京广、京九高铁,形成国家高铁南北两条大动脉。“如此,长江以南的城市往返香港通过高铁集散而减少飞机航班,香港可将这部分资源转拓国际线,以此弥补第三跑道未建成的‘短板’,巩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分析称,更多内地客亦被吸引通过高铁赴香港旅游、转机更便捷,扩宽了香港的客源和发展腹地。

“拉布”拖延多个跨境工程

郑天祥直言,其实“一地两检”放到香港高铁站,可吸引外国人首站赴港,缩减至少一半的通关时间便捷地通往内地各城市,香港将成为国家对外的交通枢纽。

然而,近年“拉布”犹如一隻迅速长大的怪兽,正在蚕食香港的资源和优势。除了高铁香港段外,港珠澳大桥香港段、莲塘/香园围口岸与跨境工程等均出现延误或超支,工程超支金额从数十亿至过百亿不等。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谭耀宗在北京受访时批评“拉布”拉垮香港,严重阻碍香港发展。而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陈鑑林亦坦言,未来是属于高铁的时代,香港若没高铁,交通枢纽的位置就会转移。

相比香港“慢进则退”,内地特别是毗邻的广东“绕道快跑”。其中,被坊间称为港珠澳大桥“对手”的深中通道已动工,亦弥补港珠澳大桥未能接上深圳的“缺陷”,这被郑天祥形容为“广东交通网建设不再兼顾港方的衔接速度,而加速自己成网”之信号。

“深中通道将打通‘深莞惠’与‘珠江中’两大经济圈,并使珠江东、西岸进入1小时经济圈,这对珠三角的均衡发展、优化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广东省交通厅负责人指出,今后珠三角与港澳之间将形成“虎门大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的“8”字形交通大环线,重构粤港澳的区域发展格局。而在建的深茂高铁亦将跨越珠江口,不仅成为国家沿海高铁的重要一环,而且将形成“广─深─珠”珠三角A字形高铁网。

穗建国际枢纽比肩香港

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董事长朱耀忠透露,拟今年动工的京九高铁广东段预计在2020年建成,届时广东21个地级市实现“市市通高铁”。而南沙亦规划多条区域轨道连通前海、横琴,将广东自贸区三片区“联网”。

“十三五”纲要还明确广州定位“国际综合性枢纽城市”,这对香港亦是一大挑战。“香港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而国家也应从整体角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蔡冠深建议,中央应为粤港澳三地建立一个联繫的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航空、港口、高铁、铁路等基础设施串联并分配好定位,否则就会重复建设、自我竞争。

粤交通基建“迈大步”

深中通道:作为重点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先行工程已动工,拟2020年建成。

深茂高铁:“江门─茂名”段在建,拟2018年前通车;“深圳─中山─江门”段跨珠江口,拟2020年建成。

深珠城轨:进入论证规划阶段,拟对接穗莞深城轨、广珠城轨,形成大珠三角环线。

粤机场群:广东到2030年规划新增机场达7个,形成以广、深为枢纽的15机场成群。

 

 

图:广东力争2020年实现21个地级市全部通高铁

深珠城轨规划未纳港

跟深中通道、深茂高铁一样,正在论证规划的深珠城轨亦将跨越珠江口,但未有将香港纳入其中。记者从珠海市政府方面获悉,该城轨拟从深圳经过伶仃洋到珠海,形成一个大珠三角环线,这样深圳、珠海在整个珠江口的地位都有很大提升。

有专家称,近年香港基本上都在被动地应对内地交通网的规划建设,若香港不参与衔接深珠城轨,其将进一步被“边缘化”。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表示,从深珠城轨规划来看,是广东方面要弥补港珠澳大桥未能建设公铁路两用桥的“缺陷”。

据规划,该城轨在深圳蛇口对接穗莞深城轨,从蛇口─伶仃岛─淇澳岛─唐家湾,在唐家湾衔接广珠城轨。如此,将珠江口的珠三角城市都串联在一起,形成大珠三角环线。

郑天祥说,目前香港社会并未有讨论要接驳深珠城轨,而即使香港有关部门考虑,但往往遭到反对派“泛政治化”而反对,因此香港就已经“远离”该大珠三角环线的联网中心。

“香港可考虑从深港机场轨道设分线衔接深珠城轨,但如此工程和投资就大增,很可能引起反对派更大争拗。”郑天祥认为,被搁置近两年的深港机场轨道项目也应尽快重启,一来将香港与前海自贸区贯通,前海将成为香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腹地;二来增加香港北上的轨道线,连同高铁香港段形成“双线”保障。

粤港4大跨境工程“缓行”

港珠澳大桥:拟今年8月桥体合龙,明年初拟接通整条海底隧道

●香港段只能在2017年完成,全线无法按计划于2016年底通车。

广深港高铁:广深段已通车;香港段原定2015年完成

●香港段196亿元追加拨款日前通过,最快2018年第三季度完工。

莲塘/香园围口岸:深圳已完成旅检大楼大部分工程

●港超80亿追加拨款连遭立法会否决,2018年开通恐难以确定。

深港机场轨道:计划中的高速跨境铁路,深圳已完成初步研究

●港《铁路发展策略2014》未纳入该轨道,2031年前不推行。

 

 

图:建设中的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站/ 资料图片

学者:“一地两检”可划区共管

对于高铁“一地两检”的难题,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建议,经内地与香港磋商形成共识,在西九龙站设相对封闭的固定区域,内地执法人员出入该区域要符合香港有关检查等规定。至于在该区域执法,他建议双方人员是共管的,若内地客通关时犯法,按内地法律处理;而港人犯法时,则按香港法律处理。

根据对象行不同执法权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彭长纬表示,香港给高铁追加拨款后面临最大难题便是“一地两检”,本来这在国际上多有先例,不同国家之间也常运用;而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区,实行“一地两检”本应毫无争议。而且,这最能体现高铁香港段互联互通的意义和作用,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够提高效率。

郑天祥指出,“在香港高铁站实施‘一地两检’,即香港和内地执法人员都在香港站办公,同步完成出关和入关手续,完全可行的。”他建议,“一地两检”可划出相对封闭的固定区域,内地执法人员出入该区域要符合香港海关等检查规定,不可随意出入;但在该区域经香港政府授权,内地执法人员是跟港方人员共管的。若内地客通关时犯法,内地执法人员可按内地法律处理;而港人或外国人犯法时,则由香港执法人员按香港法律处理。

 

 

图:粤“十三五”将新建七机场。图为广州白云机场/资料图片

“十三五”粤15机场组群撼港

据新鲜出炉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显示,广东在既有的8个机场基础上,到2030年规划新增运输机场达7个,包括云浮、汕尾、阳江、河源、韶关、怀集、连州等地。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形成以广、深为枢纽机场,其他机场为支线机场的分工明确的机场群。专家称,这机场群基本覆盖广东全部21个地级市,香港机场的客货源腹地或进一步被分流。

港客货腹地或进一步分流

随着珠三角加速转型升级,更多的货物趋向高技术、高增值,特别是快递、跨境电商冒起,航空运输需求大增。除了广州外,目前深圳也在规划第二机场。有专家建议在深圳东部的坪石新区开建第二机场,定位全货机机场。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认为,目前内地仍未有专门的全货机机场,但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确实有这样的需求。“除了深圳外,广州也是考虑之一。”

对于“十三五”纲要规划广东新增7个机场,郑天祥认为,今后广东全部21个地级市都要建设机场,多数为小型机场或商务机场。因为广东是内地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GDP可与韩国媲美,有条件也有需求增加建设机场。“但要一步一步实施,如部分山区市可以2到3个城市先共用1个机场;之后随着客货量增加,逐步全面铺开”。他说,这样覆盖全粤的机场群,也必然对香港产生较大冲击,特别是广州、深圳机场的挑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