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最烧钱大选尘埃落定 莫迪2.0时代来临

2019-05-28 20:32: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摘要] 经济学人》曾将其比喻为“一只笨重的大象跋涉在史诗般的旅途中”——参选政党超过450个,投票站共计100万个,需要动用工作人员至少1000万人。

  历时39天,耗资70亿美元,全世界用时最长,花钱最多的一场大选—印度议会人民院的大选,在莫迪总理长达15个小时的冥想、精修中落下了帷幕。

  5月23日,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的统计,莫迪率领的人民党(BJP)在五年一度的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赢得542个议席中的288个议席,单独确保了过半数议席,加上合作政党的议席数,总计达到339席。

  另一方面,竞争者甘地(Rahul Gandhi)领导的国大党及其合作政党的议席总数仅为88席,“印度人民已经决定莫迪将成为下一任总理,”甘地说,“祝他一切顺利,希望他能照顾好国家的利益。”

  五年前的大选曾被赋予决定印度未来十年航向的意义,此次胜利则让稳定延续成为可能。在这五年间,印度曾被视作外国资本与冒险家的乐园,莫迪本人也因改革铁腕而毁誉参半,但这片坐拥超过13亿人口的印度次大陆始终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这是印度的胜利。”获胜后的莫迪感慨道。

  强人莫迪的改革路

  印度大选被称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民主政治工程。

  《经济学人》曾将其比喻为“一只笨重的大象跋涉在史诗般的旅途中”—参选政党超过450个,投票站共计100万个,需要动用工作人员至少1000万人,选民人数之多,超过了欧洲和澳大利亚的人口总和。

  去年,为了补上选举资金的缺口,政府推出选举债券,并允许企业与个人向政党捐款不必公开身份。最终债券捐款接近1.5亿美元,但据BBC报道,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向人民党。

  根据新德里传媒研究中心(CMS)估算,相比5年前,印度2019年大选的开销将增长40%。如按70亿美元平摊到9亿选民身上计算,每位选民都将为大选付出约8美元的代价。而印度的现状是,60%的选民每天开销仅为3美元。

  相比较整个大选开销的增加,莫迪五年间的改革又给印度带来了多少实质性改变?

  五年前,草根出身的莫迪与人民党带着“彻底改革”的承诺而来。此前在他执政古吉拉特邦的13年间,该邦的GDP年平均增速高达10%,这亦是莫迪信心的来源:“单是我曾经执政的古吉拉特邦的经济规模,就应当和韩国相提并论。

  上台以后,这位野心勃勃的领导人便以一场“印度制造”为口号的工业革命向世界展现了他的改革决心。

  莫迪改革背后,也指向印度庞大的人口红利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彼时他为国民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场景:每年将创造出1000万个工作岗位。围绕着激发经济活力和商品经济的逻辑,五年间莫迪大约提出了30项改革计划,希望为沉疴固疾的印度注入一针肾上腺素。

  “如今这个国家分裂成了爱莫迪和恨莫迪的两个群体,像我这样的中间派人士,并没有第三种选择。”印度作家Gurcharan Das感慨道。

  莫迪“强人政治”式的风格犹如一把双刃剑。

  2016年11月8日,莫迪毫无征兆地通过电视宣布了“废钞令”:给予民众50天的期限,在期限内把面值为500卢比和1000卢比的纸币交给银行,换取新纸币,过了最后期限,民众持有的旧纸币将成为废纸。

  这一计划除了莫迪少数心腹,甚至连总理内阁都未曾知晓。“废钞令”的推出令所有依赖现金的经济几近瘫痪。此外,印度银行亦遭遇了严重的现金短缺,ATM机的现金也用完了,成千上万的民众每天无法工作,徒劳地在没有现金的银行门口排队,一些民众因为压力过大而自杀,还有人在银行排队等候时死于心脏病。

  但按照莫迪的设想,这一壮士断腕般的改革将彻底解决流通中的伪钞与洗钱的历史难题。

  2017年7月1日,莫迪又推出了税改案GST,试图建立全国统一的商品服务税,改变各邦之间税率差异的问题;叠加开放外资投资限制、降低外资投资门槛、提高外资投资比例上限等举措,莫迪一度被誉为“国际资本之友”。

  “印度是地表最开放的经济体!”投资机构Invest India总经理巴格拉在去年曾感叹,“过去48个月,印度得到2500亿美元的FDI(外商直接投资),这个数字大约是过去17年来的总额。”

  据印度政府统计,在经济动荡的2018年里,印度仍以7.3%的GDP增速位于全球各大经济体之首。在莫迪的带领下,“印度奇迹”似乎重见天日,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暗涌与幻灭

  IMF前首席经济学家Raghuram Rajan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他不知道目前印度的统计数据是什么,也无法弄清楚印度经济真正的增长率是多少:“我知道印度联邦的一位部长说过,我们怎么能以7%的速度增长示人?”

  此外,一份泄露给媒体的政府就业报告显示,印度2017年的失业率达到了6.1%,创下1972年来的最高纪录—彼时正值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不久,印度还受到了全球原油市场冲击的影响。

  上述报告数据显示,印度引以为傲的人口红利或将是个谎言:15―29岁年龄段人口失业率尤其高。在城市,这个年龄段中有18.7%的男性和27.2%的女性在寻找工作;农村的数据则分别为17.4%和13.6%。

  而从国际资本的视角来看,开放政策也有所转向。以今年2月1日印度最新生效的外商直接投资规定为例,电商平台不得出售他们持有股份的企业所生产的商品,也不能提供返现、打折和进行独家销售,而这些正是印度电商一直以来成功的关键要素。

  据印度产业及国内贸易推广部数据,自2016年FDI达到创纪录的464亿美元后,2017年已下降至400亿美元,2018年全年再滑落至380亿美元。

  India Ratings首席经济学家辛哈指出,投资人原本预期政府会松绑部分制造业领域的土地收购及劳动法规,但这些承诺从未实现。

  Technopak顾问公司董事长辛格尔则表示,投资人对印度的看法普遍没有两三年前乐观,“许多产业的限制太多了”。在此背景下,“印度制造”与外来资本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未来博弈的焦点。

  另外,虽然票数上大获全胜,但莫迪所在的人民党去年年底在五个地方邦的选举中,遭遇了惨败,其中有三个被视作重要票仓的邦更被国大党攻陷,一度让今年大选的前景未明。

  在经济政策上,莫迪承诺将在五年内拨款约1.44万亿美元用于基建,也将向贫困的农民及农业方面提供3000亿美元的资助—彭博社指出,正是这些承诺以及减税计划,引起了选民的共鸣,才让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获得了多数席位。

  但对于莫迪和印度而言,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