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1.8%到0.5% 德国经济怎么了?

2019-05-21 18:30: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摘要] 5月7日,欧盟委员会在季度经济预测中,将德国201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1%再次下调至0.5%,不到年初增速预期1.8%的1/3,使德国今年经济预期增速在欧盟区排在倒数第二,仅高于意大利0.1%

  昔日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在不断失速甚至熄火,前景堪忧。

  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德国经济频频发出危险信号,贸易顺差出现萎缩。进入今年,工业产出持续疲软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等内外因素令其经济进一步恶化。

  5月7日,欧盟委员会在季度经济预测中,将德国201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1%再次下调至0.5%,不到年初增速预期1.8%的1/3,这使德国今年经济预期增速在欧盟区排在倒数第二,仅高于意大利0.1%。

  经济增速遭腰斩

  作为欧洲的最大经济体,德国一直是经济榜样:它拥有能与美国匹敌的生产力水平,和让英国都羡慕的就业率。

  然而,德意志银行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强劲的周期性复苏实际上掩盖了德国经济增长基础被逐渐削弱的事实,预计到2025年德国经济增速将降至0.75%,不及2016年增速的一半。

  增速“腰斩”似乎比德银预期来得更快。2018年的最后几个月,德国便开始频频发出经济不振的信号,包括GDP的萎缩、信心指数的连续下滑、标杆行业汽车业的产量下跌等。

  今年,工业产出持续疲软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等内外因素进一步拖累德国经济。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1月,德国工业产出连续5个月环比下滑。研究机构Ifo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德国商业景气指数从1月份的99.3下跌至98.5,降幅大于预期,并创2015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而市场研究机构马基特集团的调查也显示,今年3月,德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2012年7月以来最低,且连续3个月低于枯荣线50,反映德国制造业持续收缩。

  英国市场研究机构马基特集团经济学家菲尔 史密斯指出,德国制造业正以金融危机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萎缩。

  被美国和英国拖累

  对于德国经济下滑严重,欧盟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全球制造业增速放缓导致订单数量减少,加上全球商业情绪悲观,重度依赖出口的德国首当其冲。

  在德国的出口业中,支柱产业汽车业贡献了国家约5%的GDP和4%的就业,然而,目前整体汽车工业的疲软无疑成为拖累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首先,自欧盟去年9月开始执行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试规定,加上全球需求疲软,德国汽车业出口量急剧下滑。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美国优先”政策,在此政策背景下,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不断加剧。

  其中,美国与欧盟之间有关贸易问题的斗争难解难分,在贸易谈判目标上的分歧,而如果贸易协定最终无法达成一致,特朗普很有可能落下汽车关税的重锤,而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对美国出口国,高额的汽车关税无疑将对已受到汽车排放测试新规影响的支柱产业的又一次打击,进而让德国经济雪上加霜。

  除了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作为英国最大贸易伙伴,英国脱欧困局持续,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也对德国出口商造成了干扰。

  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数据,德国出口的7.1%流向英国,德国出口汽车的1/5销往英国,目前德国国内75万个就业岗位依赖对英出口。去年,德国对英国出口下降3.5%,在英国“脱欧”公投后的下半年下滑尤为明显。德勤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出现“硬脱欧”,德国对英国的出口可能剧减57%,德国汽车制造商将会损失约20%的销售额,1.8万个工作岗位岌岌可危。

  内部压力增大

  除了外部原因,德国较为严峻的内部经济结构性问题,也是其陷入衰退的原因。

  一直以来,德国经济的立足之本是降低成本、促进出口。作为欧洲出口冠军,德国是全球化、自由贸易和开放边界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17年德国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高达47%,远远高于欧元区的45.4%、高收入国家的31.2%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28.8%的平均水平。

  然而与此同时,德国在增加内需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美国教授马塞尔 弗莱彻认为,目前德国内部经济结构还面临着失业率上涨和财富分配失衡的挑战。虽然很多高技术工人收入可观,但是国内大批没有高技术的人连工作都找不到,有1/5的劳动力都在从事兼职工作,拿着法律规定的最低薪水。目前,底层约30%的劳动力的工资已经低于德国2000年的水平。

  另外,德国的贫富差距也已经是欧洲最高之一。虽然德国GDP和人均GDP都位列世界前茅,而且德国百姓会拿出10%的收入进行储蓄,但是现实是,多数德国人买不起房,而且都是将钱存在利率为零的银行账户内。德国有一半的人口收入过低,甚至无法建立储蓄进行投资。

  除此之外,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和税费成本高以及公共机构效率低下等诟病也在制约着德国经济发展。

  尽管德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只是阶段性的,衰退可能性也很小,明年经济增速预计将回升至1%以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在应对短期下行风险的同时,更着力提升经济的长期竞争力。

  去年9月,德国政府出台《高科技战略2025》,旨在促进科研和创新,目标到2025年将科研支出占GDP的比例提高到3.5%。今年2月,德国政府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旨在有针对性地扶持重点工业领域,计划到2030年将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提高至25%,以确保德国工业在欧洲乃至全球的竞争力。

  曾经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飞冲天的德国,似乎已瞄准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欲再次争得主导权,以获得生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