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扩容“一带一路”朋友圈

2019-04-28 20:55:11 信息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英国诗人约翰·邓恩这样描绘古代丝绸之路,“没有人能如岛屿,独立于世;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

近400年后,这一份对通商互联互通的愿景,依然适用。

“一带一路”倡议架设了一条交流的“桥”和“路”。倡议提出近六年,其框架下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也随之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有126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合作文件。扩容“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在政府以及企业层面的合作中,合作双方更看重并强调相互携手的长期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又一个新朋友来了。

瑞士联邦主席兼财政部长的于利·毛雷尔(Ueli Maurer)在4月23日率瑞士金融和经济代表团来到中国,访问上海、北京两地。

于利·毛雷尔来华,带来“大消息”。

按照瑞士联邦4月10日的决策,中瑞两国在毛雷尔访问期间就“一带一路”倡议签署有关在第三方市场上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1

瑞士加盟意义不小

瑞士国土面积小,但与中国的往来,常有大作为。

瑞士有多个与中国的“首次”:瑞士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亦是首批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之一。

中立、发达,这两大“关键词”为瑞士这个新朋友的加入赋予更深层含义。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陆钢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此次瑞士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不小的象征意义,“瑞士是欧洲的发达国家,且是一个中立国家,瑞士的加入破除了外界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是地缘政治博弈的猜测,印证‘一带一路’倡议是纯粹的经济合作。此外,瑞士是金融强国,资金雄厚,长期秉持谨慎的风格,瑞士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投资显示出对这一倡议的认可,这对于全球资本市场具有指标意义,也显示出足够的支持力度。”

就在于利·毛雷尔签下这份合作谅解备忘录之前,另一个国家的“加盟”也曾引发一轮轰动。

据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 ,3月23日,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同意大利副总理兼劳动和工业部长迪马约,在双方领导人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中意政府间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也成为首个签署这一协议的“七国集团”(G7)国家。

2

吸引力来自于市场

“一带一路”还将迎来更多朋友。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总理默克尔似乎对欧洲进一步与中国合作的前景持开放态度。

参考消息网援引德国之声的报道称,默克尔3月底宣布,德国打算在2020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举办一次包括所有欧盟成员国的中欧峰会。她希望届时欧盟也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开始扮演积极的角色。默克尔表示,虽然这个项目中的相互关系问题还有待解决,但是这也显示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相互依赖。

法国也正在努力提高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3月2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会谈,表达出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愿望。两国元首随后还共同见证了双方多个政府与企业间合作协议的签署,其中,价值300亿美元的300架法国空客大单更是震动了法国和世界。

马克龙在去年访问中国时就曾公开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区域的和平稳定。法国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与中国加强对话、合作共享。

4月25日,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到访北京,他代表英国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哈蒙德来华之前,英国方面称,全球贸易对未来繁荣发展至关重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助于创造就业、助力企业发展、促进贸易出口,并吸引对英的海外投资。

《每日电讯报》3月31日刊登评论称,英国也应该学习意大利自主行事,而不是寻求与欧盟统一行动。

据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意大利经济发展部的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称,意大利作为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很有新闻性,而且他知道还有两个G7国家要加入“一带一路”,但他“不能说出来”。

杰拉奇的话留下了悬念,也反映出“一带一路”愈发强烈的吸引力。

陆钢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六年来,朋友越来越多,其吸引力在于两个字:市场。

陆钢表示,除了欧美老牌市场,新兴市场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但新兴市场尚不成规模,并不是产品的终端销售环节。“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网络式整合新兴市场,打破隔阂,形成一个大市场,实现人员、信息、技术的自由流通。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大市场,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沿线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带动发达国家获得规模效应。未来可期的是,整合形成的新兴大市场可望成为继欧美市场之后的第三大市场,并与欧美市场相互补充,相互受益。

3

第三方市场合作成趋势

朋友来了,如何一起携手走得更好、更远?

陆钢介绍称,“一带一路”是倡议,还未形成机制,目前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形式有签订合作协议,也有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形式,这为双边合作提供行动指南,尚不具备约束性,或存在变数,但是一个好的开头。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开始向“更深更实”全面升级,到目前,“第三方市场合作”成为了一个重要趋势。

媒体见面会上,毛雷尔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此次中瑞两国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与之前中国同意大利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有所不同,中瑞之间的谅解备忘录涉及调节中瑞企业在如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第三方国家市场如何进行合作,主要涉及合作规范。

毛雷尔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瑞士方面重视投资的可持续性,特别关注开发中的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瑞士驻华使馆也表示,中瑞签署这一备忘录的目的在于加强两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第三方市场的贸易、投资和项目金融上的合作;双边合作将基于合作的基本准则,并遵守国际标准和沿线相关国家的立法。“作为中瑞创新战略伙伴的一部分,中瑞两国在第三方市场的贸易和金融双边合作也需进一步加强”。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2015年6月,《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概念。这一模式,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实现1+1+1>;;;3的效果。

今年3月5日,“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陆钢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推行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是一种中国和发达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解决方式。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发达国家的参与,没有发达国家,“大合唱”唱不好。

目前,这一模式已经为很多发达国家所青睐。中国先后与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日本等国家签署了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相关文件,还与一些国家设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如欧洲投资开发银行、法国有关金融机构等。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其网站上发布的题为《合作共赢无边界 共建“一带一路”》的报告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第三方市场合作有着广阔前景。

3月29日,“‘一带一路’倡议德国联邦协会”(BVDSI)成立仪式上,协会发言人冯·海尔多夫(Hans von Helldorff)表示,德国企业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平台,与中方共同进入第三国的市场。

4月25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首届企业家大会上,新加坡工商联合会主席、新加坡太平船务集团执行主席张松声表示,新加坡企业在东南亚、南亚有较长时间的经商经验,熟悉当地情况。如果中新两国企业能够携手到第三国发展,中国企业可以少走点冤枉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新加坡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开拓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新加坡设立亚太乃至各级总部,积极联合新加坡企业“走出去”。

目前,第三方市场合作尚没有太多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但此前,中国商务部长钟山针对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出的三点建议或许可以做一借鉴,其中包括探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优先区域和重点领域;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引导企业到东道国开展贸易投资合作;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和培训机制,通过组织洽谈会、交易会和联合出展,为两国企业合作牵线搭桥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