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令和”时代 安倍经济学还能走多远?

2019-04-10 00:00:09 信息来源:时代周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摘要] “如梅花朵朵嫣然盛开,向人们报告寒冬后春天的来临,每一个日本人都可以绽放自己明日的希望之花。”

那是天平二年(730)在太宰府的一场宴会上,觥筹交错之间,日本诗人大伴旅人瞥见了庭中盛放的梅花—“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只不过,这位名噪一时的政治家不会预料到,十数个世纪后,取自他诗中的“令和”二字,竟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如梅花朵朵嫣然盛开,向人们报告寒冬后春天的来临,每一个日本人都可以绽放自己明日的希望之花。”首相安倍晋三解释道,但毁誉参半的安倍经济学能否挽回日本失落的30年,仍时刻牵动着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心弦。

自4月1日新年号宣布后,数千名上班族在第二天不约而同地走上东京街头,希望抢到一份纪念新时代命名的报纸专刊,在媒体的镜头下,他们脸上的喜悦与焦急均一览无余。或许,已成为历史的“平成”对于日本来说,既是过往,也是序章。

平成梦魇

纽约时代广场,一块写有“TOSHIBA”(东芝)字样的广告牌已经屹立了十余年之久,但却在今年元旦悄然易主—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广告费用,东芝只能无奈撤出了这个世界金融圣地。

30年恍若轮回,在20世纪80年代那轮日企资本输出狂潮中,巨头们喊着“买下美国”的口号并肩出海。如果说1853年的黑船敲开了日本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时隔130多年后,索尼以34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三菱公司则斥资8.46亿美元买下纽约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多数股份等举动,则是把亚洲经济力量的旗帜插上了北美大陆。

彼时,日本的制造业和金融业均让世界为之侧目—不仅从美国手中抢过了世界汽车产量排行的桂冠,更是占据了后者20%的半导体器件、30%以上的汽车以及50%以上的机床市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控制了加利福尼亚州银行业资产的25%以上及其未清偿贷款的30%,在美国拥有的不动产超过欧共体的总和,购买了30%―40%的美国财政部债券,占有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

1989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日经股指收于38915.87点,创下历史新高。那一年,在东京,56岁的明仁皇太子即位,是为“平成”元年。

大名鼎鼎的“平成一代”自此诞生,而高楼坍塌的速度也令人咂舌。

从股市到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暴终究席卷了整个金融业,1991年至2000年,日本破产的金融机构高达200家,在此期间,保险公司日产生命、北海道拓殖银行、四大券商之一山一证券相继倒下,日经指数随即一蹶不振,于新世纪开启时跌破了四位数。

时间来到2016年8月8日,明仁通过NHK的直播屏幕表达了自己希望生前退位的意愿。此时,距离东山再起的安倍晋三射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及结构性经济改革这“三支利箭”已过去4年之久,但来自国内外的批评声音认为,“安倍经济学”自推出以来,不仅在提振日本经济方面乏善可陈,还造成中产阶级沦陷、贫富差距扩大等广遭诟病的社会问题。同时,日本债务风险等如同一股暗流,随时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冲击。

镜头前,彼时82岁的国家元首依旧温和内敛,但似乎也预示着平成时代的垂垂老矣。

令和愿景

去年9月10日,在俄罗斯举办的东方经济论坛上,原本约定会面的普京姗姗来迟,而在漫长等待中,安倍只是笔直地站着,环抱着双手,脸上不见一丝焦虑。

十天后,安倍晋三以553票拿下了自民党总裁选举,成功实现第三次连任,任期将延续到2021年9月。大选获胜后,安倍晋三依旧是往常隐忍的做派,并未向外界透露出他的悲喜,仅有一句:“我将倾尽全力完成任务。”

日媒将日本未来十年称之为“十年黄金期”,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便是关键。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日本已经创造出非常成功的创业社区,日本的资本巨头同样拥有杰出的创新能力,“日本正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

事实上,日本在过去一年中的海外并购异常凶猛。日本并购咨询公司Recof报告显示,2018年日本出境并购的数量达到了777笔,总规模超过了19万亿日元(约合1900亿美元),各种并购的总体规模和交易数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大公司在欧美市场的攻城略地,其投资结构和逻辑也悄然发生转变。路孚特(前汤森路透金融与风险部门)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海外并购标的行业分布中,医疗健康占比第一,金额达到了45%;位列第二的是高科技,占比为13%;接下来是能源、金融、材料和工业等,房地产占比仅为0.9%。

此外,对于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依旧严峻,日本厚生劳动省雇佣政策研究会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40年日本人口将从1.2671亿(2017年)下降至1.1亿,高龄化率(65岁以上)将由27.7%上涨至35%。

但安倍晋三已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案。早在2016年接受采访时,安倍晋三便作出表态:“日本人口老龄化并不是负担,反而会激励通过机器人(19.28 -0.82%,诊股)、无线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创新提高生产率。”

去年安倍同样表示,未来将打造终身劳动(制度),尽快建立起能广泛接受可用外籍人才的机制;计划改善薪酬体系、将雇用年龄提高至65岁以上,同时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解决高龄者医疗、养老金等相关问题。

2019年是日本12年一度的统一地方选举和参院选举双双举行的年份,被称为“亥年选举”。

对于安倍晋三来说,包括日本国内消费低迷、社会老龄化在内的其他问题仍然存在,对他及安倍经济学构成了重大挑战。

此刻,他的政治对手正在磨刀霍霍,在野党国民民主党的玉木雄一郎近期表示:“这是安倍经济学终结的开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