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豪捐210亿美元 印度比尔盖茨的慈善人生

2019-03-26 23:51:22 信息来源:时代周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摘要] 3月13日,普莱姆基向自己的基金会捐出公司34%的股份(价值75美元),用以支持印度的教育事业,这一举动也使其基金会捐赠总额达到约210亿美元。

时代周报记者 谢洋

印度第二大富豪、73岁的阿齐姆·普莱姆基依旧保持着多年来的工作习惯,早上4点半起床,7点钟从家里步行250米,走进Wipro总部的大门—这家位于“印度硅谷”、占地5公顷的IT公司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之一。

创始人普莱姆基,也在今年3月份以226亿美元财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36位。相比起“印度比尔·盖茨”的外号,这位生活简朴的老人在慈善界的名声可能更加响亮。3月13日,普莱姆基向自己的基金会捐出公司34%的股份(价值75美元),用以支持印度的教育事业,这一举动也使其基金会捐赠总额达到约210亿美元,冠居亚洲之首—基金会首席执行官Anurag Behar表示:“我们每赚取1美元的利润,就会将其中的67%直接用于印度各地的弱势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当大洋彼岸的股神和微软之父共同推出“捐赠宣言”行动时,普莱姆基是第一位响应并加入的印度人,“我们这些有幸拥有财富的人,应该为比我们不幸得多的大多数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时代的弄潮儿

1966年,21岁的普莱姆基被迫从斯坦福大学回到印度,他不仅要处理父亲的后事,也要面对这家生产食用油、价值200万美元的“西印度植物产品有限公司”。

这位刚走出校门的机械专业辍学者似乎有独特的商业天赋。对于并不景气的家族工厂,普莱姆基开始着手改造,招聘了一批工商管理硕士,同时也扩大了原有的经营范围,做起了香皂生意,并与印度斯坦利弗香皂公司展开了竞争。

十年后,他虽然掘取了第一桶金,但并不满足—恰巧,全球科技浪潮的兴起与印度的工业化政策给了步入而立之年的普莱姆基一个契机。

彼时的印度政府对FDI(外商直接投资)保持着谨慎的态度。1977年3月,印度政府的工业政策声明指出:“与外国合作的项目中大部分所有权应掌握在印度手里,印度政府能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受此影响,曾以低廉价格的大众电子产品占据印度市场的IBM全面撤出印度,留下了大面积的行业真空。

野心勃勃的普莱姆基很快注意到了这块诱人的蛋糕,普莱姆基以十分低廉的价格收购了辛辛那提的微处理机公司后,于1979年将公司正式更名为Wipro,“那时候没人看好IT业,”他回忆道,“传统企业对即将到来的变革毫无感觉”。由优质的售后服务与技术开发开始,Wipro率先在1981年卖出了首台印度的成品计算机。

当比尔·盖茨成为时代传奇时,这位微软之父只是冷静地指着东方说:“不出两年,将有另一个IT业巨子获得世人崇敬的目光,而他必定来自印度班加罗尔。”—2002年前后,Wipro的软件开发业务已经占到公司总利润的85%,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5%。

某种意义上来说,普莱姆基身上的理工科气质和家庭教育也在影响着他的生活态度,这有别于另一位高调奢华的印度富豪穆克什·安巴尼—当后者站在摩天豪宅的屋顶眺望夜空时,普莱姆基正坐着三轮摩托车从机场回家,并时刻提醒员工记得关上办公室的灯。

吝啬鬼变圣诞老人

随着全球资本流向的转变与印度经济政策的逐步开放,普莱姆基对于科技行业的发展路径也有自己的判断。2006年10月,他在斯坦福商学院的演讲上一度吐露心声,“全球化的合作,以及大规模的海外采购,包括Wipro正在致力打造全球范围‘IT解决方案’领域,都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普莱姆基感慨:“在过去的几年里,Wipro每年都有13%―14%的员工会离开印度,到美国去寻求机会。但是现在这个趋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人们更多地选择在印度发展,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多年来,Wipro也在通过全球并购进行规模扩张。2015年,公司以9500万美元收购了丹麦的设计公司Designit,斥资1.3亿美元收购了新泽西州的投资顾问服务商Viteos集团;2016年则以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总部在美国佛罗里达的保险技术和管理服务提供商HealthPlan Services。

通过这一系列海外并购,Wipro的意图十分清晰。就像那年完成家族企业的改造一样,普莱姆基希望通过科技产业的资源整合,将资本触手伸进全新的领域,进而步入更宽广的国际舞台。

Wipro的一位技术主管曾这样评价普莱姆基:“是他把狄更斯笔下那个令人憎恶的老吝啬鬼—斯克鲁奇变成了可敬的圣诞老人。”而在接班人的选择和考核上,虽然年逾古稀,“吝啬”的普莱姆基却没有放松标准。

普莱姆基的大儿子Rishad Premji自2015年5月1日正式加入董事局以来,虽然主导了多桩大型并购案,但也只是担任集团首席战略官,并同时监督Wipro的1亿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的运行,普莱姆基更是多次宣称不会任命其为公司总经理。

此外,也由于普莱姆基的慈善捐赠等安排,包括他两个儿子在内的整个普莱姆基家族,从财务角度上来算 ,最多只能获得7%的股份收益。分析指出,他们从资产中获得的收入将大大低于其家族目前所获得的收入,也将更符合该行业其他业务发起人的收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