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8国际油价“跌跌不休” 或将长期保持低位

2018-12-29 02:12:55 信息来源:财经十一人 发布者:isen点击量:

2018年10月3日至11月23日的50天时间里,国际石油价格跌去了近三分之一,抹去了年内全部涨幅,再次说明国际石油市场的无常、无情和市场力量的强大!

2014年下半年暴跌以来的国际石油市场仍没有达到再平衡,2018年上半年的油价上涨太快,快速下跌是市场的再一次理性回归。2019年或至2020年底,国际石油市场将面临越来越大的供需失衡压力,油价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将受美国页岩油产量和特朗普所左右。

2018年油价上演过山车

2018年1月2日,产地为北海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6.57美元/桶,5月22日,涨到79.57美元/桶,为上半年最高水平。从9月11日起,布伦特油价一路上涨,10月3日涨到86.29美元/桶,创四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1月20日,布伦特油价再次跌回2018年第一个交易日的水平。12月18日收于56.26美元/桶,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价。

1月2日至10月3日,布伦特上涨19.72美元/桶,涨幅为29.62%;截至12月18日,最高与最低价差为30.03美元/桶,跌幅34.8%。12月18日与1月2日相比,布伦特油价下跌了10.31美元/桶。

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另一个标杆油价,产地为美国西得克萨斯州的WTI原油价格大大低于布伦特。截至12月18日,2018年除6月26日、27日两天外,布伦特均高于WTI,一年中一半左右的时间高出5美元/桶以上,价差最大的10月23日为12.18美元/桶。

2018年油价过山车是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结果。2018年国际石油市场有这么几个特征:需求增长乏力,供给大幅增加,突发事件未产生预期效果,高油价引发世界性的反弹。

(一)2018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乏力但供应大大高于需求

2018年四季度,世界石油总需求为1.001亿桶/天,前三个季度分别为9820万桶/天、9850万桶/天和9980万桶/天。按年计算,2018年,世界石油总需求增长1.3%,增加的量为130万桶/天。与2017年世界石油总需求增加152万桶/天、增长1.6%相比,2018年的世界石油总需求无论从增加的量和增长速度,都已下降。

2018年世界石油总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增加49万桶/天,美国增加37万桶/天,印度增加26万桶/天,合计为112万桶/天,占世界石油增加量的86.15%。

2018年8月,世界石油总供给量为1.0103亿桶/天,比2017年增加了357万桶/天,是2018年世界石油总需求增加量130万桶/天的2.75倍。

2018年,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石油产量快速增加。一季度至三季度,美国增产了158万桶/天,俄罗斯增产了31万桶/天,沙特增产了48万桶/天,合计237万桶/天,占同期世界石油增加量240万桶/天的98.75%。2018年10月,美国、俄罗斯、沙特合计增产393万桶/天,高于同期世界石油增量357万桶/天。

11月,美国原油产量为1170万桶/天,沙特为1130万桶/天;12月,俄罗斯为1142万桶/天,三国原油产量均创历史性的高位。

(二)快速上涨的油价从经济到社会都产生了负面效果

1.世界炼油三大指标从三季度末开始下跌

2018年第三季度,世界原油加工量为8070万桶/天,二季度略升到8110万桶/天,三季度大增到8310万桶/天,10月份为8130万桶/天。按季度对比,2018年三季度加工量最高,10月份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世界炼厂开工率和炼油毛利都在持续下跌。如,2018年1月,美国炼厂开工率为91.7%,8月上升到97.21%,10月下跌到89.14%。2018年1月,美国炼厂毛利为10.3美元/桶,5月份为18.5美元/桶,11月为15.75美元/桶,比5月份下降了2.75美元/桶。

2.经合组织国家石油库存已超过五年平均值

2018年10月,经合组织国家企业的石油库存为28.83亿桶,超过了五年平均值2200万桶。2018年三季度,经合组织国家企业石油库存增加的数量,是三年来最大的季度增加值。

3.油价高涨-经济下滑-社会动荡传递链接开始发力

今年5月,在今年第一轮油价上涨过程中,印度油价连日飙升,5月21日更创下新高。有评论认为,高油价导致的进口费用大增、卢比贬值,有可能压垮印度经济。

今年5月和8月,世界上部分国家出现了货币危机,其中最有代表和影响的是阿根廷和土耳其,前者比索急剧贬值,后者里拉大幅暴跌,这些都与当时急剧上涨的油价有直接关系。

从11月17日开始,大量法国民众走上巴黎街头进行抗议,引发了社会动荡,被称为“50年以来最大的暴乱”。法国柴油价格过去一年中上涨了23%,目前为1.51欧元/升,为18年来最高。黄马甲运动的导火索,是法国政府计划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对汽柴油分别征收3.9%和7.6%的碳税。

(三)对伊朗制裁预期的逆转成为压垮油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中止伊朗核协议。6月26日、7月2日,美国称希望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削减至零。很多机构认为,伊朗石油完全被禁止出口,油价有可能上涨到100美元/桶。

2018年6月,伊朗出口的原油和凝析油为270万桶/日,9月下降到190万桶/日。在特朗普一再要求下,6月23日第4届欧佩克-非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停止减产,自7月1日起各产油国可自行决定石油产量。

11月5日,美国宣布对伊朗石油出口禁令正式生效,但中国、印度、希腊、日本、土耳其、中国台湾、意大利与韩国获得180天的豁免,得以继续进口伊朗石油。

这样,预期的11月4日之后供应短缺没有出现,市场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继10月18日布伦特跌破80美元/桶之后,11月13日、20日、23日和12月18日出现了四次大跌。

明后年油价将持续下行

2019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有限,供给严重过剩,庞大库存有待消化,特朗普将继续施压油价,沙特和俄罗斯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将支持特朗普的油价政策,油价2019年和2020年将持续走低。

(一)2019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有限

国际能源署预计,2019年世界石油需求增加140万桶/天,为1.006亿桶/天,按年增长1.4%,低于2017年的1.6%。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一是亚太增加80万桶/天,占2019年世界增量的57.14%;二是北美增加20万桶/天,占2019年的14.29%。

欧佩克预计,2019年世界石油需求增加仅为129万桶/天,增长率为1.31%,总需求为1.0008亿桶/天。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印度增长最快,为4.04%;中国第二,为2.67%;非洲地区为2.45%;前苏联地区为1.87%;美国为1.15%。

2018年底美股连续大跌和中美等国的贸易摩擦,给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蒙上阴影,有可能进一步影响世界石油需求增长。

(二)2019年世界石油供应充足且将持续增长

国际能源署和市场人士估计,目前欧佩克的剩余石油生产能力为200万桶-310万桶/天左右。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将由2018年的1090万桶/天,增长到1210万桶/天,增加120万桶/天;石油产量将增加170万桶/天。仅此一项,就可冲抵欧佩克与非欧佩克的减产。

2019年,巴西石油产量将增加20万桶/天,达到350万桶/天。目前,从北极到拉美、非洲沿海等地区,大量新油田不断被发现,并迅速投入生产。欧佩克预计,2019年非欧佩克的石油供给将比2018年增加216万桶/天。

(三)庞大的石油库存为2019年石油价格设置了防护栏

2018年9月,经合组织国家企业和政府拥有的全部石油库存为44.407亿桶,可供消费92天,可满足进口需要190天。规模庞大的库存,是应对突发事件冲击的防护栏,一定程度上可消除油价长时间暴涨。

(四)争夺市场份额将成为石油生产国2019年的重头戏

第五届欧佩克-非欧佩克会议决定减产120万桶/天,油价短期产生了一定的反弹,但12月10日下跌近3%,12月18日布伦特和WTI分别再跌6%和8%,主要原因是减产规模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140万桶-180万桶/天,无法减轻供需压力,无法帮助消化庞大库存。

俄罗斯对减产提高油价一直就不是很热心,减产23万桶/天大大低于市场的预期,且2019年1月才会部分执行,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普京一直反对油价过高。

5月25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普京表示,60美元/桶的油价是平衡的价格。7月16日,在赫尔辛基与特朗普举行首脑会谈后,普京公开表示,俄罗斯将与美国共同监管世界油气市场,不希望看到油价过高。11月28日,普京表示,俄方对60美元的油价感到满意,是公平且很好的。

为确保会议不流产,沙特阿拉伯再次当起了浮动石油生产国,承担大部分的减产责任。

对于欧佩克来说,一是面对美国和其他地区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内部如何平衡好伊朗、伊拉克等国的关系,保证减产的落实;二是面对卡塔尔的退出、沙特解散欧佩克的传闻和美国NOPEC(打击原油生产、出口垄断组织)法案,欧佩克在今后如何生存下去。

预计2019年,世界石油市场对欧佩克的原油需求仅为3140万桶/天左右,市场比重将从2016年的超过34%下降到31%。

(五)特朗普会继续成为油价的守门人

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原油生产国,石油产量超过1600万桶/天,原油产量超过1150万桶/天。11月30日当周,原油和成品油的净出口总量为21.1万桶/日,美国已成为原油和成品油的净出口国,75年来美国首次实现了能源独立。

从年初以来,特朗普一直通过推文打压油价,其内在的逻辑是:一是高油价不利于特朗普的选票和谋求连任。不断高涨的汽油价格,侵蚀了美国大众的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个美国家庭用于其他消费的支出将减少440美元,使全部美国人2018年多花380亿美元,抹去特朗普税改所带来的三分之一好处。二是高油价不利于世界经济。法国50年来最大暴乱的“黄马甲”运动,就是高油价的直接后果。

除了推文,特朗普还有三个控制油价的手段。一是今年7月16日的赫尔辛基会谈,特朗普与普京统一了对油价的看法。虽然美俄关系不时恶化,但只要油价不长时间低于60美元/桶或跌到40美元/桶以下,普京仍将会继续支持特朗普打压油价。

二是2018年10月2日发生的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已成为特朗普钳制沙特的强有力手段,特朗普和美国国会,未来会在不同情景下,要求沙特配合美国的油价政策。没有了阿美公司的上市压力,沙特更有可能配合特朗普。

三是美国部分议员持续推动NOPEC法案。在2011年出版的《渡过难关:让美国重新登顶》一书中,特朗普就认为美国可以用反托拉斯法起诉欧佩克。欧佩克目前的会议上,已避谈油价问题,卡塔尔之所以从2019年1月1日退出欧佩克,主要是害怕此法通过后,会影响其在美国的天然气业务。

近年WTI与布伦特存在较大价差,主要原因是美国石油出口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但2019年上半年大量基础设施将投入运营,美国页岩油可以方便地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因此,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预计WTI与布伦特的价差会不断收窄,并同时也将不断压低以布伦特为标杆的油价。

当前世界石油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现状,在2019年和2020年仍会持续并将更加严重。2020年,特朗普极有可能谋求连任,即使美国已成为石油净出口国,未来两年,为了选票等政治目的,特朗普仍将继续打压油价,将油价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综合以上分析,2019年布伦特均价应为65美元/桶,2020年应为60美元/桶。这两年油价也有可能出现80美元/桶或更高、40美元/桶或更低的可能,但都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

近160年世界石油工业的历史一再证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颠覆世界石油工业的格局,并且市场力量终会迫使长时间偏离的油价回归理性。特朗普之所以能打压油价,普京和沙特之所以会支持特朗普的油价政策,其背后的逻辑也即在此。

美国页岩革命的影响正在持续扩大。一是页岩油气产量的不断增长,使美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二是2017年美国原油探明储量创47年来的纪录,达420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增加123.2万亿立方英尺,创2014年以来的新纪录;三是经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暴跌的磨练,美国很多页岩油生产商的成本已下降到35美元/桶,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四是页岩技术正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扩散。

国际能源署估计,2017年-2020年世界石油消费将增加370万桶/日,同期美国石油产量将增长300万桶/日,巴西将增加70万桶/日。美国、巴西、加拿大和挪威等产量的增加,将使世界石油市场到2020年充足供应,至少在2021年或2022年前,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不会持续增加。

美国页岩革命的直接结果,就是至少未来五年时间里,布伦特原油均价将维持在60美元/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