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 直播平台求生之路
2018-12-22 04:58:0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王翔鹏 实习记者和金全) 2018年对于直播行业来说是血腥搏杀和重新洗牌的一年。投资风口消失、行业资金紧缺、流量变现压力,直播平台面临着上市和倒闭的命运抉择。
无钱可“烧” 直播平台断掉了生命线
全民直播平台,在11月突然关闭PC和移动端,一个获得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涵盖游戏、娱乐、户外等多领域泛娱乐内容、签约顶级战队OMG、小智、小漠、帝师、UZI、灵药、诺夏、7号、秋日等知名主播的直播平台轰然倒塌。不到一个月,网易薄荷发布公告称,将于12月31日0时起全面停止网易薄荷的运营,关闭服务器。几乎在同一时间,土豆泥直播宣布暂停直播服务的公告。短短时间内,众多直播平台没能看到2019年。
“带宽,无休无止的主播拼抢,画质升级竞争,到处都要花钱,你不投资就会在抢夺用户的战争中落人一步。”,业内人士表示,“在资本疯狂涌入的2016年到2017年,每一个直播平台都借着烧钱造血,疯狂增长,但直播行业的红利总有尽头。”
根据2017年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增长率由2016年的60.6%下降至28.4%,增速大幅度放缓。随着网民数量饱和,用户增长大规模放缓,流量日趋昂贵,直播红利到顶。各大直播平台开始通过抢夺彼此的存量用户(包括主播和经纪公司),从增量到存量,竞争难度加大。为此,各家平台纷纷提升直播画面质量,推出高清、4K乃至8K画质。据记者了解,就行业平均水平而言,在线人数每达到百万人,直播平台每月仅宽带费用就至少要花掉3000万元左右。宽带成本支出对于直播平台是不得不烧钱的费用。
即使是在赢家通吃的互联网行业,这种没有遏制的烧钱游戏,也必会耗空所有人。从风口驶离,意味着资本市场回归理性,资本不在盲目跟风,烧钱模式变成了累赘。没有了新鲜资金的注入,不管体积大小,支撑不起烧钱成本的公司,今年终于迎来倒闭潮。
内容与变现 一个无法规避的行业问题
直播行业走到现在,烧钱掩盖其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问题的不断掩盖又阻碍着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
“人人都可以直播”显然是个噱头和笑话。直播只需要用户手持身份证照片的验证就可注册直播成为主播。低准入门槛导致直播中充斥着大量劣质内容,给整个行业蒙上一层肮脏的面纱。为了显示直播红火的场面,假人气、假流量、假工资、假送礼、默许开挂、培养水军在主播房间横行。
人气靠游戏,收入靠秀场似乎已成为直播行业的潜规则。借助游戏秀场可以快速提升人气,但是它就像个近道一样,让人越走越懒,导致现在整个直播行业大多以游戏和秀场为主,同质化内容已成为行业“顽疾”。行内人表示,“这就是饮鸩止渴。直播早已不是噱头,再也不是新鲜的玩意,但能留下忠实用户的内容只剩下游戏和秀场时,恶循循环就此产生。”
直播平台的利润主要来源就是礼物分成、广告分成。仅靠广告分成是无法覆盖直播的运营成本,各大直播平台挖空心思瞄准礼物分成。例如某直播平台年度十大主播比拼,经常传出让人不可思议的百万、千万的打赏时,也会传出一些主播经济公司虚假打赏欺骗路人的言语。这种不通过生产优质内容,靠坑蒙拐骗挖空心思要礼物的竭泽而渔行为,不知能够维持直播行业多久。
2019年或将决定直播行业最终胜者
2018年即将过去,直播平台依然在变现的路上蹒跚前行。根据《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5亿,较去年末微增294万,用户使用率为53%,较2017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游戏、真人秀、演唱会用户使用率均呈下降趋势。报告认为,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大部分原因是短视频应用分流了部分网络直播用户。但是即使如此,旧有市场资源仍未完全开发,直播平台空有庞大用户,却对盈利手段无能为力。上市似乎成为直播行业的重中之重。
虽然传言不断,斗鱼直到年底也没有走向上市的一步,其最大竞争对手虎牙却率先上市。5月11日,虎牙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将“游戏直播第一股”名号纳入囊中,而不是此前市场认为的斗鱼平台。
12月6日,多家媒体报道,斗鱼直播紧急裁员70多人,据了解,这次裁员涉及深圳分公司的整个海外市场团队。在年初获得腾讯独家的6.3亿美元融资,市场预计估值在250-300亿元之间,斗鱼也与同行一样将触手渗入海外,表示将走国际化道路。外界认为,斗鱼此次裁撤是海外布局国际化受阻。
现如今,传统直播平台的麻烦尚未解决,更大的巨头却已入场,并带来新的盈利手段。腾讯旗下的企鹅电竞,阿里布局的淘宝天猫电商直播既带来挑战也带来了生机。
2019年的直播行业也许依然布满荆棘,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远离了很多人,但是经过资源整合的头部化与集中化,残留下来的直播平台已经积聚好了力量总结好了经验,准备深耕这块仍然布满商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