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欧盟入列“去美元化” 外汇储备多元化

2018-09-17 21:35:28 信息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9月12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向欧洲议会发表年度《盟情咨文》,主题为“欧洲主权时刻”。

  这也是容克任内最后一次发表《盟情咨文》,抓住这一机会,容克提出了一个愿景,欧盟应该团结在一起,共同提升欧元的国际地位,让欧元变成一种可以与美元相抗衡的全球储备货币。

  “欧元才20岁,虽然遭遇非议,但已历经风霜,现在是全世界使用范围第二广泛的货币,60个国家以不同方式把本国货币与欧元挂钩。但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单一货币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发挥作用。”容克表示。此前,德国外长海科·马斯(Heiko Maas)和法国财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也都表示过此类意愿。

  容克的表述被外界评价为欧元开启去美元进程。其实,欧盟只是“去美元化”队列的新人,俄罗斯、土耳其早已位列其中。

  支付体系独立入手

  容克指出,在今年年底前,欧盟委员会将就提升欧元国际地位拿出具体建议,必须强化“经济和货币联盟”使欧洲和欧元更强大。容克的五年主席任期将于明年结束。

  在容克看来,在当前国际结算和支付体系中,还有很多可笑和荒唐之处。

  如欧洲80%的能源进口都要以美元支付,但是大部分都来自俄罗斯和海湾国家,只有2%的能源来自美国。再如欧洲公司购买欧洲的飞机需要支付美元。

  容克进一步表示,“我们必须改变这一切,我们必须采取更多措施,让我们的单一货币在国际上发挥最大作用,欧元必须成为更完整的新欧洲的门面及工具。”

  “去美元化”行动已经开始,8月,就有消息透露,德法正酝酿打造一套欧洲自己的全新支付系统,彭博社报道指出,英国也参与了商讨,新支付系统要脱离的正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SWIFT)支付体系。

  此举被誉为“迄今为止,对欧盟金融和货币自主权(针对美国)的最强烈呼吁”。

  SWIFT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成立于1973年5月,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SWIFT会员为遍布200多个国家的上万家金融机构,这些机构间每日有数以万亿计的资金转移。虽然SWIFT体系的管理者声称自身在政治上是中立的,但实际上,SWIFT体系被认为由美国控制。鉴于SWIFT系统在国际银行间跨境汇兑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它经常被用来解决各种政治问题。美国曾强制利用SWIFT体系对他国进行制裁,要求SWIFT封锁、限制受制裁国的美元交易。

  德国外长马斯表示,“我们不能让美国伤害欧盟利益,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独立于美国的支付渠道来加强欧洲的自主权,如创建一个欧洲货币基金组织,或者建立一个独立的新SWIFT支付体系。”法国财长也表示,“希望欧洲不是美国的附属。因此现在需要一个独立的金融工具,以避免欧洲成为美国本国法律‘越界’制裁他国的牺牲品,目前尚不存在这样的工具,但各国央行可能会加入进来担任重要角色。”

  然而,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德法开始考虑欧洲独立的结算体系与欧洲的经济发展和货币风险有比较大的关系,但是欧洲考虑这个问题太早,目前更多的是一种舆论的造势,想给对方颜色看看。“尽管欧洲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银行,但是货币政策的执行需19个欧元区成员国协同努力。这些国家间产生的矛盾和分歧会很大,比如希腊和德国,希腊本身内在经济和德国很不同,所以他们在运用欧元的目的和实际产生的效果都会有很大差异。目前整个欧元区经济、政治、财政都没有融合,只是用货币结算来解决货币地位问题,具有挑战性。” 谭雅玲说。

  外汇储备多元化

  “去美元化”也表现在央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行为中。

  9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表示,“美元是有风险的,我们需要多样化的货币支付方式,同时,美国的国家债务也对美元构成风险。”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俄罗斯等多国央行正在加速买入黄金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预防风险。

  俄罗斯自今年4月以来加速外汇储备多元化,平均每月黄金增持量均超过20吨。在增持黄金的同时,俄罗斯还在4月和5月抛售了价值9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远远超过了俄罗斯现有全部黄金储备的价值。

  俄罗斯央行7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其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下降,而黄金的占比超过17%。该国黄金储备已经增至近2000吨,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黄金储备增加了500%以上,但仍低于俄罗斯总统普京设立的储备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购买黄金,俄罗斯过去20年来还大幅开采国内黄金矿场,黄金开采量几乎翻了一倍。根据俄罗斯黄金生产商联盟的数据,仅过去十年,该国的生产商就开采了2189吨黄金。

  除了俄罗斯增持黄金,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多个欧洲国家相继提前运回存在美国或英国的黄金。2017年8月,德国更是宣称已提前三年分批次从美英两国金库中收回674吨黄金。2018年5月,土耳其宣称已将220吨存在美联储的黄金运回。

  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Thorsten Polleit表示,对于希望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国家来讲,持有黄金是一个明智之举。“如果俄罗斯决定用黄金来支持卢布,该国可能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真正有力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拓展非美元交易

  越来越多的国际经贸往来逐步采用非美货币结算。

  以曾经风光无限的石油美元为例。1973年美国和沙特签约,要求石油交易只能使用美元。自此之后,全球石油贸易与美元紧密相连,这为其他大宗商品也以美元交易铺平了道路。

  但是随着国际油价暴跌,美联储不断加息推动美元升值,让许多以石油为生的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因此,这些国家希望通过以非美元货币结算的方式加快“去美元化”步伐。

  欧盟也宣布在与伊朗的石油交易中将使用欧元进行结算,同时欧盟与俄罗斯用欧元结算石油与天然气交易的谈判也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除此之外,8月24日俄罗斯财长公开表示称,“我们现在是付诸行动的时候了,我们将抛弃美元,并寻求替代货币。”俄财长还暗示,有可能在石油贸易中正式使用卢布,弃用美元。

  另外,以土耳其为代表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今年发生货币危机后,“去美元化”也成为当务之急。土耳其和俄罗斯已达成一致协议,直接使用本币结算。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我们需要逐步终结美元垄断地位,一劳永逸,彼此使用当地和国家货币。”埃尔多安认为,与美元挂钩的全球贸易体系原本是为简化国际贸易,但现在已演变成一项重大问题。

  “去美元化”过程后,不同国家之间以本国或双边货币支付的需求正在增加。

  印尼、马来西亚与泰国此前宣布在三国贸易结算中采用非美元货币或者本币化交易。

  此外,区块链技术支持的数字货币逐渐被接受,也为这些国家在其贸易中“去美元化”提供了另一种方式。俄罗斯央行表示,该行考虑发行一种称之为“加密卢布”的官方数字加密货币。委内瑞拉在去年9月宣布将实施新的国际支付机制,创建一篮子货币,弃用美元。同时发行数字加密货币“石油币”,每个石油币都有委内瑞拉的1桶原油作为实物抵押。目前,金砖(BRICS)成员国则在讨论一种金砖国家支持的加密数字货币。

  “去美元化”道路漫长

  虽然“去美元化”名单越拉越长,但目前美元的地位还未被撼动。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目前美元在所有外汇交易中占比高达88%,也是原油、黄金、基本金属、农产品(4.96 -1.98%,诊股)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结算货币,其中超过80%的原油都是以美元计价交易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为62.48%。美元仍然在货币支付和结算体系占据优势。

  橡睿投资投资总监蒋舒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本位货币的出现,然而这个本位货币并不天然是美元,也可以是多种货币。充当本位货币的国家固然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货币国际化的收益,但是也因此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否则就会丧失全球对其的信心。”

  由于对美国政策信心的减弱,去美元进程目前朝着多种货币充当全球本位货币的方向在走,但这个方向并不是要回归金本位。“金本位的消失有其历史的逻辑,绝非政策失误导致,在信用货币体系确立和货币政策职能高度发展的当下,回归金本位不具备条件。”蒋舒强调。

  谭雅玲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美元的霸权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时期的定位。美元定价和报价体系垄断金融资产、商品价格,美元份额在几大板块,如外汇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依然在60%至90%的水平,美元份额的绝对多数表明美元优势地位依然牢固,短期以至中期难以动摇。

  蒋舒表示,“去美元化”虽然已经出现,但是绝非一个短期的过程,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本位币的历史来看,尽管美国经济总量早就超过英国,也还需要经历二战这样的国际局势剧烈变动,才完成了美元对于英镑的超越,目前正在进行的去美元进程会是一个漫长且反复的过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