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净抛售3.9万亿日元

2018-09-03 22:42:22 信息来源:国际金融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据日本交易所集团(Japan Exchange Group Inc)最新披露的数据,今年以来,外国人净抛售了3.9万亿日元(合347亿美元)日本股票。这是自1987年华尔街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市场崩盘以来最大的年度抛售。

  这一数据披露大大超出市场预计,因为今年年初至今,日本股市利好消息不断,一派鲜花着锦的景象。1月,东证股价指数(TOPIX)和日经225指数(NI225)攀升至20多年来最高点。8月,日本股市市值超过6万亿美元,成为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有市场分析指出,由于日本央行连续多年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以及大多数上市公司今年都公布了强劲的盈利增长数据,日本股市成为今年亚洲表现较好的市场之一。

  不过,投资者用脚投票可能是个预警,未来日本股市还面临更大压力。强势美元引发的新兴市场危机、全球避险情绪加重致日元升值、日本央行政策的微调都是日本股市需面对的挑战。

  六年增长或止步

  日本股市在1989年以前可谓顺风顺水,一路上涨至接近四万点。但从1989年开始一蹶不振,经历了漫长的下跌,分别于2003年4月和2009年初两次触底。自2012年安倍晋三第二次当选日本首相后,日本贯彻“安倍经济学”,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让日本经济提速,并刺激股市连续多年大涨,日经225指数如今已突破22000点。

  今年以来,由于贸易环境恶化引起的避险情绪加重,美元走强导致资本回流美元资产,亚洲和新兴市场股指在“失血”的背景下表现极为疲软,除了印度股市保持10%以上涨势,其他国家股市多数呈现下跌态势。

  日本股市则表现相对稳定,目前日经225指数较年初上涨0.2%左右,甚至与除去美国外的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也略胜一筹。

  日本股市平稳抗跌的背后是日本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不断改善,大多数上市公司财报呈现超出预期的盈利增长态势。同时,日本经济逐渐回温,第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9%,好于市场预期,摆脱了经济萎缩的风险。

  此外,自2013年黑田东彦担任日本央行行长以来,将购买ETF作为振兴经济的工具。在2016年,日本央行就成为日本蓝筹股的主要持仓者,据《日本经济新闻》估算,日本央行通过购买ETF可能已经成为超过1400家上市公司的前10大股东了。

  日本蓝筹股的身后都是“国家队”的身影,这引来市场争论。支持者认为央行出手提振了投资者信心,而这正是当前市场急需的东西。批评人士认为,央行日益增长的股市影响力可能扭曲估值,不利于改善公司治理。

  避险升温

  尽管日本股市在亚洲和新兴市场的股指中表现相对稳定,但据日本交易所集团(Japan Exchange Group,Inc.)截至8月17日的数据,今年外国投资者净抛售了3.9万亿日元(合347亿美元)的日本股票。

  从对全球贸易摩擦的担忧到明年消费税上调的影响,日本股市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冲击,海外投资者纷纷逃离。

  日元走强也是股市下行的主要风险之一。资料显示,十几年来当日元升值时,外国投资者往往会抛售日本股票,两者呈现负相关。嘉盛集团中文分析师黄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是出口大国,当日元升值时将降低对日本相关企业的业绩预期,引发投资者抛售日本股票。另外外国投资者在日元升值情形下抛出股票并换成本币,汇率上会更有竞争力,甚至汇率变动也会构成盈利的重要部分。”

  目前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111日元,离今年年初的水平不远,但中间也出现了几轮逆势上涨行情。例如,截至3月份,由于今年早些时候全球股市暴跌,美元兑日元汇率已升至104.56。自7月中旬以来土耳其危机持续发酵,阿根廷、南非、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货币普跌时,日元却因避险货币需求提振,再次走出上涨行情。股市也受到了日元上涨的影响,根据东京和名古屋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数据,海外投资者在截至8月17日的三周内净卖出4470亿日元股票,净卖出量达到自1982年交易所开始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位。

  黄俊认为日元逆势上涨成为避险货币是多个因素造成,“首先是日本拥有庞大的、全球第二规模的外汇储备,并且经济结构完善、货币自由流通。其次日元长期处于低利率。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多数经济体都存在着降息的可能,而日元汇率‘降无可降’,日元受降息影响的概率很低。另外受套息交易影响,市场往往倾向于贷出日元,买入其他货币。当遇到市场风吹草动时,为了规避风险会选择卖出其他货币,买入日元还款,造成日元的升值。

  野村证券认为,目前美元前景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计到2018年底,美元兑日元将跌至104左右的水平。

  兴业证券(4.46 -1.55%,诊股)表示,基于特朗普弱美元倾向、美元指数相对欧美利差升值超调,以及欧元区基本面边际好转等因素,美元料走低。另外,基于对美债实际收益率的测算,美债名义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而下行风险更大,日债收益率则可能在日本央行逐渐扩大波动区间之下小幅抬升,美日利差收窄利好日元升值。

  黄俊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日本内需不振,外需才是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如果退出宽松,无疑会造成日元升值压力,从而重创日本外需、股市、经济。”

  政策微调

  黄俊表示,目前日本政治格局稳定,暂无更换领导人风险,“安倍经济学”延续的概率较大,但是由于日本央行的宽松政策已经执行很长时间,现在也面临金融机构收入恶化,央行资产负债表暴增等负面影响,日本央行在未来可能会对既往货币政策做出一定的微调。

  此前日本央行已经在债券市场进行了“秘密紧缩”。在过去的一年里,日本央行一直在逐渐逐步减少购买政府债券。根据日本央行的声明,债券购买名义上继续维持在每年80万亿日元的水平,但过去一年来日本央行不断缩减短债的购买规模,随后长债购买规模也出现减少,实际的购债规模已经降至了46.5万亿日元,比目标少了接近一半。

  股票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举措,近年来,每当日本东证指数下跌超过0.2%,日本央行便会介入买入ETF,防止可能出现的崩盘。

  在7月31日的政策决定中,日本央行表示“可能根据市场情况增加或者减少股票的购买量”。

  自从上次会议后,日本央行仅在8月10和13日买入了ETF,当时东证指数分别下跌了0.6%和1.7%。而其他下跌超过0.2%的日子里,央行都没有介入市场。

  NLI研究所首席股票策略师Shingo Ide表示这是一个红色警报。

  日本央行上半年已经购买了3.5万亿日元的股票,超过了其全年6万亿日元目标的一半,这意味着下半年的购买必然会减少。同时自2013年以来,日本央行已经购买了近20万亿日元的日本股票,是迄今为止日本股市最大的买家。

  现在的风险在于,在“爆买”这么多年后,一旦出现抛盘而央行依然不介入,或者日本央行逐渐减少购买,投资者可能会恐慌性大量清算,加速崩盘。

  金融博客ZeroHedge认为虽然减少市场干预不太可能对通胀产生实际影响,但对股市支持的大幅减少可能会减少对日股的支撑,引发股市大规模抛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