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摩托车败走越南:战胜日本 却输给自己

2018-08-30 20:09:26 信息来源:正解局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

  中国摩托车企业在越南“战场”,对日本企业先赢后输。今天,这个教训恐怕也还没完全吸取。

  客观地说,“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还算不得十分风光。甚至,连在生产力落后的非洲,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制造”代表着低价劣质。

  这个后果却主要是因中国企业造成的。

  今天,我们就看一个例子:越南摩托车市场(全球第4大摩托车市场)。

  在那儿,中国企业是如何丢掉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的?

  越南被叫作“摩托车上的国度”。

  因为,越南基础设施不够善,道路比较窄,曲曲弯弯的小街很多,乡村道路更是坎坷不平。加上,属于热带,一年四季骑摩托车也不用担心冻成狗。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越南人普遍收入还比较低,前段时间一个调查数据,越南普通人月薪也就550万多越盾,差不多是1600人民币出头。所以,买小汽车太贵,摩托车正够用(不论是出于钱,还是实际使用)。

  由此,在越南,摩托车十分流行。孩子16岁后就几乎人手一辆摩托车,在很多地方摩托车也是新婚夫妻必不可少的嫁妆。

  现在,越南是世界上摩托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拥有4500万辆摩托车,也就是说包括妇孺在内,每2个人就有一辆摩托车(目前越南人口9200多万)。

  所以,在越南大大小小城市,从早到晚,一直是摩托车“突突突”的轰鸣。

  但很遗憾的是,现在在越南城市,甚至乡村,你很少能发现中国品牌的摩托车。

  同时,略显尴尬的是,越南摩托车目之所及基本都是日本品牌。

  越南是目前仅次于中国、印度、印尼的世界第4大摩托车市场,最近1年共销售摩托车约328万辆,市场可谓庞大。

  普通民用摩托车,又不是芯片。早在1993年,中国摩托车产量就超越日本居于世界第1。“中国制造”在越南摩托车市场的重大缺席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

  但把时间往前推,事情却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其实,老早占领越南摩托车市场的就是日本企业。有数据显示,1998年时,越南摩托车市场日本企业占据了98%。

  但是,随着中国摩托车生产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自然有便利条件。

  1999年左右开始,中国摩托车企业开始大举“杀入”越南市场。

  中国企业最拿手的就是“价格战”。

  当时,中国摩托车比韩国摩托车低 700美元,比日本摩托车低 1200 —1500 美元。如此巨大的价格优势,让中国企业迅速成为越南摩托车市场的“霸主”。

  比如,当时100毫升的弯梁车,日本车售价2100美元,重庆力帆的批发价只要700美元,代理商零售也就1200、1300美元。

  那时,在越南,随处看到的都是中国轻骑、力帆、嘉陵、宗申、隆鑫牌摩托车。尽管,越南人还没忘记战场上的伤痛,但丝毫不影响他们骑上中国生产的摩托车飞驰在大街小巷、城市乡间。

  短短3年,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份额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猛涨到80%。2002年,仅重庆摩托车整车出口越南就达3.2亿美元。

  中国摩托车企业战胜了日本同行。

  但好景不长。

  因为中国企业“价格战”太猛,不仅打击了日本企业,也打掉了越南政府含辛茹苦呵护的“民族企业”。

  所以,越南迅速祭出两招:摩托车整车关税翻番,进口进行配额限制。

  但这却难不倒中国企业。

  国内企业开始在越南建立生产线,从国内进口零件,再在越南组装。

  但中国企业之间疯狂的价格战,却没有停下来。仅重庆就曾有20家企业在越南建设摩托车厂。

  随着“价格战”越打越猛,零售价一路下跌,最低时价格仅为170多美元,比中国卖得还便宜。最惨时,每辆车只有30元人民币利润(最初利润能有300美元)。

  当时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向媒体说,由于恶性价格战,中国摩托车的价格已经可以用秤称其重量算出来,大体是1公斤4美元,其中还包括运输和保险费用。

  新华每日电讯感慨:自相残杀,中国摩托越南卖废铁价。

  而更致命的是,价格战背后的短视行为。

  为了赚快钱,所以,中国摩托车卖得便宜,却不注重售后服务,一些企业甚至在越南都没什么售后网点布局。

  还有就是,偷工减料,选择质量差的零部件。

  尽管中国摩托车价格只有日本摩托车的1/3—1/4,但越南人发现,中国产的摩托车寿命也只有日本的1/3—1/4。

  日本摩托车常常能用10来年,可中国摩托车三两年就报废了,油耗还更高,用几个月就要去修,还发生了好几起摩托车架断裂的事故。

  就这样,中国摩托车的招牌,被中国企业自己砸了。

  时至今日,尽管中国摩托车消失了,但在越南网络上关于中国摩托车的负面评价却没有消失。

  同时,日本厂家也推出Wave Alpha等廉价车型,只相当于原来售价的1/2。

  很快越南人发现,买日本货更划算。

  久而久之,越南人买摩托车就更加青睐日系品牌,甚至,如果骑中国品牌摩托车还会被认为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

  经销商,也不再推荐、销售中国品牌摩托车。

  其实,日本摩托车仍然大量采购、采购中国产零配件,但日本摩托却在越南人心中是高品质、体面的象征。

  越南消费者抛弃了中国品牌摩托车。2年前,在越南,仅剩下力帆和宗申两家企业涉及摩托车贸易和制造。

  在越南摩托车市场,目前中国品牌份额早已不足5%,而日本品牌回升到80%以上。

  在越南摩托车市场,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较量十几年,得而复失。

  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短视。

  为赚取短期利润,不惜血战,压缩成本,降低品质,最终导致中国摩托车企业在越南满盘皆输,将潜力无限的市场拱手相让。

  见微知著,案例让人痛心。

  推而广之,戒掉急功近利,恐怕才可能成就“中国制造”品质,也才能赢得“中国制造”未来。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是由海内外资深媒体人和财经从业者共同打造的财经自媒体。局长专注原创,正说时势,解码财经,洞悉全局,为你提供最新鲜的资讯解读和最权威的投资建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