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全球央行年会难遏加息风险 冲击新兴市场

2018-08-27 20:17:05 信息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坐落于美国怀俄明州西北部的山野度假胜地杰克逊霍尔小镇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因为8月23日至25日,全球央行年度性会议——杰克逊霍尔会议在此召开,由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领衔的众多全球央行人士将齐聚一堂,不过,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不参加今年的大会,这让年会略显冷清。

  今年适逢2008年金融危机十周年。

  十年前,为将全球经济拉出通缩和衰退的泥沼,多国央行相继执行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

  2010年、2011年、2012年的年会上,美联储主席的发言都预示了会后的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这些政策在年内都得以落地。

  2015年,时任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参加年会,释放美联储将在年底加息的信号。果不其然,2015年12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起航。

  2018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曾预计,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产出增长将达3.9%,这是自2010年至2011年以来最强劲的两年期增长。2018年,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将进一步成为趋势。

  十年年会见证了全球货币政策由紧到松,由松向紧的历程。不过,收紧的节奏和力度仍值得探讨。各国央行给超宽松货币政策时代画上句号的积极程度左右着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美联储加息支持着强美元,但这冲击了新兴市场。

  “在美国,婴儿潮一代正步入退休年龄段,劳动力技术升级和产品生产效率提高,没有计量经济模型或经验法则可以为美国经济带来‘正确’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路径。模型不能覆盖到所有新的变化。” 美国纽约联储前副主席Rae Rosen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未来,‘新’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与之前的正常化有很大不同。”

  美联储加息不减速

  美联储向来是全球央行年会上的主角,北京时间8月24日22:0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讨论经济和货币政策。不过,截至记者发稿,这场讲话还没开始。

  市场预计,鲍威尔年会首秀会提及对美国经济、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看法。

  渣打银行就认为,鲍威尔将再度重申对美经济维持乐观,强调适当渐进式加息。该行还表示,鲍威尔也可能会讨论技术和结构变化正构成通胀压力的证据。

  在鲍威尔的领导下,美联储今年已两次加息,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2018年9月进行年内第三次加息,并倾向于在2018年12月进行第四次加息。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目前美国联邦基金期货交易市场预计,2018年9月,美联储加息至少25个基点的概率为96%。若每次加息25个基点,2018年内美联储共计加息4次的概率为62.8%。

  美联储8月23日公布了在7月31日到8月1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的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高官仍旧相当确信最近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表现至少将在近期内继续下去。只要美国经济增长处在正轨,美联储就准备再次加息。多位与会者认为,如果未来数据继续支持他们目前的经济预期,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撤回宽松政策很可能将在不久之后变得合适。这表明美联储即将加息,符合市场的广泛预期。

  Rae Rosen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美联储今年可能总计加息4次,如果明年继续加息3次,届时每一次加息的幅度可能会略大一些。美联储将会提前充分释放信号,不令市场出现太大波动。”

  进一步加息将与持续扩张的经济活动、强劲的市场环境以及美联储中期目标一致。

  “目前美国失业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同时工资增长幅度非常小,但随着雇主争夺稀缺劳动力,工资涨幅将会显著加大。与此同时,随着进口部件和材料的关税提高,原材料成本将增加,制造商正在提高其产品的价格。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可能保持不变,但单位内数量已经减少——例如金枪鱼罐头价格不变,但之前6盎司的量可能已变成5盎司。” Rae Rosen进一步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几周一直在批评美联储的加息举措。

  特朗普曾公开表示,希望美国维持低利率,美元不要太强势。

  特朗普认为,美联储应在贸易争端中为国家利益出一份力,弱美元有利于在全球贸易中保持美国产品的竞争力。

  美国总统批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言论有干预央行独立性之嫌,向来被视为禁忌。当然,美联储大概率会忽视特朗普的言论。但这带来了另一种担忧,BMO Capital Markets美国利率主管 Ian Lyngen 就在报告中指出,特朗普的言论增加了美联储在 12 月加息的几率,因该行欲避免任何受政策影响的指控。

  不过,美联储加息与否主要视美国经济发展状况而定,特别是美联储已开始忧虑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

  鲍威尔在上月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时表示,美联储认为继续渐进加息是当前最佳政策路径。基于已实现与预期的就业市场与通货膨胀现状,支持美联储坚持这一路径。

  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Robert Kaplan)在发言中强调了美联储的独立性,不会受总统特朗普影响,将继续按计划加息。

  卡普兰此前表示,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以及通胀达标的情况下,未来9至12个月内,美联储应该继续加息。卡普兰曾在达拉斯联储出版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直到短期利率抵达“中性”水准,具体为利率在2.5%至2.75%之间,“中性”指既不会刺激经济也不会令经济踩刹车,美联储才可能停止加息,思考接下来采取的行动。

  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有带动效应,不少经济体紧追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

  英国央行8月初将基准利率上调至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加拿大央行也在7月宣布再度加息,这是该行2017年中以来第四次加息。虽然欧洲经济表现平平,但欧洲央行6月表示,若经济数据合适,从今年9月至12月底,其每月净资产购买速度将减半至150亿欧元,年底前将终止购债计划。

  冲击新兴市场

  美联储货币政策支撑了美元走强,但强势美元却对新兴市场产生冲击。

  6月3日,印度央行行长Urjit Patel在英国《金融时报》撰写公开信,呼吁美联储放慢缩表步伐,称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面临严重压力,应付不来了!随后,印尼央行行长Perry Warjiyo也呼吁美联储放缓缩表。他认为,美国应该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对他国影响,倘若新兴市场国家崩溃,危机终将蔓延至美国。

  不过,美联储并没有回应新兴经济体央行的诉求。

  强势美元导致新兴市场成为直接受害者,新兴市场资产受损,大量以美元计价债务的国家偿贷压力变得更沉重,财政稳定性受到挑战。

  土耳其里拉就是最新的案例。自2018年初至8月,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暴跌。

  Pi Economics投资分析师Tim Lee早在七年前就预测土耳其金融危机,他当时就留意到,土耳其银行普遍借入美元,向成长迅速的土耳其企业发放贷款。此外,土耳其经济增长愈来愈仰赖外资融资。在主要新兴市场中,土耳其对这类外币债务的倚赖最深。如今里拉币值缩水,便直接拉高土耳其企业偿还美元计价债务的成本。

  土耳其里拉危机与其他经济体本币贬值都让市场对危机蔓延至整个新兴市场的担忧急剧上升,一些分析认为,美元上涨和美联储加息已经将新兴经济体推入“熊市”阵地。

  美联储加息确实降低了部分新兴资产的吸引力。目前,投资者对美元和美元资产依然保持着高度兴趣,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美元净多单刷新冲上一年新高。

  不过,新兴市场仍有缓和的余地,暂无实质性、系统性危机。

  Tim Lee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土耳其是金融市场错误定价的极端例子,其他新兴市场的情况并不像土耳其那么糟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John Ross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土耳其货币危机只是该国错误政策下出现的问题,这是土耳其的特定问题。而新兴经济体如印度等国的增长继续远超发达经济体,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John Ross认为,美国利率上升对已经开放资本账户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将是一大问题。

  当然,就像印度和印尼两国央行行长警示的,新兴市场风险上升到一定程度也将影响至美国。

  John Ross指出,美元汇率的上涨将损害美国经济,使其经济竞争力下降,并加剧对赤字方面的压力。

  先机环球投资公司(Old Mutual Global Investors)固定收益部门主管纳许也认为,美国经济形势会促使美联储持续加息,但最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阻力。

  纳许说,一旦新兴市场的痛苦变得特别严重,这种痛苦自然会传导回美国,改变美联储管理货币政策的方式;目前无法指责鲍威尔的紧缩货币政策,但最终他可能因加息冲击而感到困扰。

  Tim Lee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向外国借款过多且本币脆弱的新兴经济体需要警惕,如巴西、印度、印尼等。我们看到这些国家面临更多压力,这将产生蔓延效应。这也意味着全球对信贷的需求将开始减弱,继而导致美国利率下降,但这可能会导致美元上涨,因为土耳其、巴西、印度、印尼等国必须换汇美元,偿还借款,而这将冲击美国股市。”

  美国银行策略师Barnaby Martin也警告称,货币政策紧缩和利率上升不仅会遏制全球经济增长,且可能导致资金流入风险资产的速度放缓。

  目前,更多加息还在路上,且没有减速的迹象,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全球央行的加息速度已经明显上升。实际上,当前的加息速度几乎与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雷曼兄弟倒闭前相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