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疯狂挖角特斯拉 工资翻倍给期权

2018-08-26 20:11:4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突破万亿美元市值以后,财大气粗的苹果正在疯狂的挖角特斯拉,或只为一件事——造车。

  促使苹果造车事件浮出水面的,还是今年7月份华裔工程师张晓浪窃密一事。

  美国当地时间7月10日,苹果公司前华裔员工张晓浪因窃取苹果公司商业机密被捕一事引爆网络。美国加州北区法院对张晓浪的诉讼文件直接指出,张晓浪窃取的,就是苹果无人驾驶研发项目Project Titan(泰坦计划)的敏感数据。

  窃密事件的曝光,直接把苹果研究自动驾驶项目的多项进展推到了公众面前。比如,目前共有5000名员工在为苹果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工作。

  疯狂挖角,特斯拉直呼:我们薪酬连苹果百分之一都不到

  8月24日,媒体援引特斯拉员工的爆料称,从2017年年末至今,苹果已经从特斯拉招募了许多员工,这其中,涵盖了制造、安全、软件、供应链等领域的专家。而LinkedIn的数据则显示,苹果至少已经从特斯拉挖走了46名员工,这其中,工程专家有8人。

  不仅如此,在招人方面,苹果对特斯拉的关注度极高,媒体报道显示,苹果从特斯拉招到的员工还包括Autopilot、QA、传动系统、机械设计、固件等领域的工程师。特斯拉员工对于苹果似乎也非常有好感,有员工甚至直接从特斯拉跳槽去了苹果。

  此前,曾经主管特斯拉Model 3的研发工作的Doug Field已经从特斯拉离职回归苹果,事实上,Doug Field 在5年前曾被特斯拉从苹果挖走,如今再次回归,在商界来讲颇具戏剧化,当然,也侧面凸显了苹果在造车方面的决心。

  苹果在人才储备方面下足了功夫。有消息显示,苹果招募特斯拉的员工,技术人员和软件制造工程师能够获得的薪酬几乎是特斯拉的1.5倍,此外,有跳槽到苹果的工程爆料称,员工在苹果还可以得到期权。

  面对苹果的挖角,特斯拉发言人曾无奈表示:“希望这些人一帆风顺。在特斯拉工作不容易。我们的薪酬连苹果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它们能够承担更高的工资。”

  获得造车新专利,直接提示乘客行车方向

  在专利技术方面,苹果近期也有新动向。

  据中国日报网报道,苹果最近获得的这项新专利可以直接提示乘客出行方向,在功能上类似谷歌地图。通过这样一套系统,可以让无人驾驶的汽车告知乘客行驶路线。

  此前,苹果还曝光了一些其他专利。

  今年4月,有消息显示,苹果针对车辆前梁设计获取一项专利,这项专利在此前前梁设计的基础上,提供另一个方向延伸的结构构件,能够使前梁在形变时向不同方向吸收冲击力,提高车辆安全性。苹果专利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个凹槽,使得梁在被压缩之后能够容纳在这个凹槽中,从而不会进入驾驶室。

  另一项重要专利则是在挡风玻璃的设计方面,Patently Apple上的最新专利显示,苹果已经在欧洲申请了一项增强现实动力挡风玻璃系统的专利,这项系统被称为平视显示器(Heads-Up Display)。

  简单来看,这项专利的设计是为了把汽车前档玻璃设计成类似手机屏幕,在屏幕上,乘客可以叠加导航信息或者视频通话的界面。

  当然,这一设计专利不会影响挡风玻璃的内容,对于正常开车行驶也不会造成遮挡影响,因为信息的显示方式是透明的。

  除此之外,这项专利涉及到的AR挡风玻璃可以支持不同车辆的乘客彼此之间实现FaceTime呼叫。苹果对此描述为“实现车辆乘员与远程用户(包括单独车辆的乘客)之间的视觉通信”。

  建立“App Store+硬件”闭环生态

  分析师郭明琪最新的报告中,对苹果自动驾驶技术的掌握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

  郭明琪称,苹果技术优势领先,其掌握的AR技术将重新定义汽车,并实现与其他同行产品的差异化。

  在郭明琪的报告中也提到,随着苹果进入汽车金融市场,苹果服务业务规模将显著增长,和当前消费电子领域的对手、汽车领域的潜在对手相比,苹果能够在软硬件、服务的整合上做得更好。

  当然,苹果造车的技术优势还不仅仅于此。

  据了解,苹果构建已经建立了“App Store+硬件”的闭环生态,在这个生态中,苹果自己的智能驾驶项目能够在当前生态基础上实现延伸。

  据车云网报道,苹果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布局中,组建了多个技术团队,不同团队负责不同的技术内容。其中,一个无人驾驶模拟测试小组已经开发出了使用虚拟现实测试无人驾驶软件的模拟器,另一只由24人组成的业务团队,则在加拿大负责研发基础操作系统。此外,苹果还被曝光设立了专门团队致力于研究抬头显示和无人驾功能软件。

  除了技术,苹果还在其他方面为自动驾驶领域现行布局,比如——域名。

  据车云网公布的消息显示,早在2015年,苹果就注册了三个汽车相关的域名,分别为:apple.car,apple.cars和apple.auto。目前还没有信息证明,这三个域名和苹果自动驾驶项目相关。可以想见的是,苹果提前申请下这些域名,应该是为造车业务做足准备的表现。

  郭明錤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苹果的未来仰仗三大领域:一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服务业务,二是AR增强现实头盔,预计2020年左右发布,三就是传闻太久的Apple Car苹果汽车,大概在2023-2025年能实现。

  最新发布的财报中显示,苹果服务部门带来的收入占苹果收入的重头部分, Apple Music、iCloud和Apple Care的综合收入同比增长了31%,达到创纪录的95.5亿美元。

  从2015年“泰坦计划”曝光到今天,苹果造车业务也经历了不少波折,苹果是否真的自己造车,还是只进行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目前众说纷纭。

  此前,苹果曾试图与宝马和奔驰合作,但由于两家车企拒绝将数据和设计的控制权交给苹果,这个合作计划无疾而终。2016年10月,有媒体报道,苹果无奈宣布放弃泰坦计划,进而向无人驾驶技术转型,专注无人驾驶技术系统的研发。

  未来,苹果如何在收入层面上进行破局,造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也许会成为其下一个增长点。

  不过,未来苹果汽车如果真的面世,是否能够再造一个iPhone一样的传奇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