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机器人拥有智能“心” 应用场景继续扩大

2018-08-24 01:06:36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我们的生活中就再也离不开机器。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以至于到今天我们谈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机器可以说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之中。机器的发展,解放了人类的劳动力,提高了劳动和经济效率,推动了近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时至今日,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深度学习相融合的机器人(16.47 +0.92%,诊股)变得更加聪明,拥有了更加智能的“心”,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几乎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组合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越来越聪明的机器人也开始令人担忧:人类的就业机会是否会被机器人抢夺,是否有一天人类将被机器人所取代,如科幻电影般机器人与人类的大战是否将在不久的将来上演……

  事实上,依托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从目前的情况看,更加智能的机器人为人类经济发展带来的更多的是好处,上述所提及的担忧不免显得有些杞人忧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对于人类工作岗位的替代确实正在发生,机器人的作用不再仅仅是解放劳动力,实施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工具。拥有一颗智能“心”的它们,可以成为老年人和儿童的陪伴,可以做售货员,可以成为“医生”做检查和治疗,可以为人们理财,可以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甚至可以写诗和小说。

  金融业潮流 拥抱人工智能

  当你走进一家银行时,很有可能会在大堂看到一位憨态可掬、声音甜美可爱的小机器人。它不再是一个新奇的摆设,而是可以回答客户提问、解决业务问题的“大堂经理”。当你在决定如何进行理财投资时,帮你提供建议并且制定理财计划的,也很有可能是一个机器人,并且你还会选择相信它的建议。不断更新的程序和算法,正在让智能投顾变得更加聪明可靠。

  事实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愈发广泛,并且正在改变着金融生态系统。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报告称,人工智能正在默默地改变着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后台工作。德勤全球银行和资本市场咨询负责人罗伯·加拉斯基(Rob Galaski)表示,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作用通常被视为通过自动化来提高效率。然而,事实上,通过更具创新性和变革性的应用,可以带来更大的价值。

  不过,报告也强调,银行的客户越来越多地在体验“自我驱动”人工智能金融世界,这可能会带来系统性和安全性的风险。伴随着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范围的扩大,相关风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上述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或将为金融生态系统带来新的挑战,尤其是在监管方面。全球监管机构对客户数据采取不同的监管路径,可能会形成新的监管套利形式。此外,部分人工智能数据库包含了大量的客户信息,这将导致更加网络化的金融系统面临系统性和安全性的挑战。

  机器人应用 多领域开花

  “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组合不仅应用于走在科技前沿的金融业,在其他经济活动中,更加具有智慧的机器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展现出无穷的创造力。全球大型零售商沃尔玛日前宣布,将布局机器人帮助商店完成杂货提货订单。沃尔玛计划与初创公司Alert Innovation合作开发一款自动化系统,帮助员工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在线杂货订单,而员工则可以摆脱这些乏味单调的工作,用更多的时间来做服务和销售。

  另外,据日本经济新闻今年7月份的报道,日本富士通最早在2018年度推出利用机器人实现零售店业务自动化的服务。机器人能一边自主行驶,一边通过摄像头拍摄货架上的商品,并使用人工智能处理图像。与此同时,机器人可将补充库存的时机和所需产品的货架位置通过专用终端通知店员。

  除了在零售业大放异彩外,其他行业和领域也在着重发展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日本汽车厂商本田早在去年就已表示,将把开发新驾驶技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服务作为未来几年公司发展的重点项目。此外,日本千叶工业大学的未来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今年7月份时宣布,开发出了可变形为摩托车的伙伴机器人“CanguRo”。这款机器人平时可以跟在人身后辅助生活,或自主行驶到指定场所去接人。而在人乘坐时,机器人将自动变形为长75厘米的摩托车。

  机器人抢工作 无须过分担忧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确实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替代了人类的部分工作。以至于有人开始担忧,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会造成人类的大量失业,甚至进一步引发社会动荡。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安迪·霍尔丹日前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比以往的三次规模更大,影响更广,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会给英国工人带来大规模失业的风险。

  诚然,这一观点不无道理。在人工被效率更高的机器人和新技术所取代后,原本工作岗位的工人将失去工作。然而,与此同时,效率的提高将更快地推动行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或将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试想,如果没有当初工业革命中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会被推迟多久。

  更重要的是,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技术的发展确实会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从积极的角度看,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弥补部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短缺的劳动力。此外,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在危险环境下进行工作,并且可以解放人类的时间,去做更多具有创造性的研究。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部分服务行业,机器人并不能替代人类在情感沟通方面的工作,它们需要更多时间变得更加富有智慧。对人类而言,与其担忧机器人抢了我们的“饭碗”,不如花更多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技能,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让机器人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而并非取而代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