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原油价格迷局 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2018-06-02 22:51:39 信息来源:港股那点事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油价格迷局 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0评论2018-06-02 21:03:15 来源:港股那点事 作者:陈村青年C 抢反弹首选这8只股!

  事先说明:国际油价这玩意儿实在太高深,对于我等普通屁民,探讨它价格波动的原因在内行人看来往往就是小儿辩日盲人摸象,徒增笑料而已。不过这一次,我还是打算冒着找抽的风险,来聊一聊我对油价目前形势的看法,其中必有不对的地方,望打脸的时候请手下留情。

  近期油价这玩意儿,大涨大跌的决定因素就在于产油国之间难测的表态变化。

  上月末,美国原油期货价格主力合约出现6连跌,从此前最高每桶72.9美元跌至最低的66.7美元,跌幅逾8%,一举抹去了4月中旬以来的所有涨幅。

  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此前众多媒体还在高呼原油再次进入高油价时代,每桶100美元指日可待,谁知上周刷出的几根大阴线,又让大家的节操碎了一地。

  上周的大跌源于沙特能源部长和俄罗斯能源部长的共同表态,目前原油市场供求局面已经改善,不过由于委内瑞拉产量下降,当前的减产幅度实际比最初的高出100万桶,因此如果所有国家同意,石油供应可能会从第三季度开始适度增加,幅度可能在100万桶,不过这要放在6月会议上讨论。另外,普京大帝更是直接表示,俄罗斯和OPEC并没有打算坚持现有的减产措施,也对油价不停上涨不感兴趣,60美元的油价完全适合俄罗斯。

  不过,上周欧佩克又发表意见称有意维持减产行动,直至2018年底,油价这才强势反弹了2个多点。

  总体看,对目前的油价的态势,欧佩克和俄罗斯都明显出现了举棋不定的态度,这是什么原因?

  1

  局势复杂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前国际原油市场的局势。当前国际原油市场出现了几个大的变化:

  1,减产引发国际油价3年创新高。2016年1月,国际油价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引发全球恐慌。下半年起,市场传出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组织准备协议减产原油,油价开启上涨模式,11月底,协议正式达成,油价当日狂升13%,从此奠定上涨趋势。在减产协议的有效执行下,ICE原油期货指数逐渐上升至上周最高点80.5美元,WTI原油指数涨至72.9美元。

  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2,中东局势恶劣,个别产油国产能空前倒退。近几年来,中东部分国家持续陷入恶战斗争,尤其是委内瑞拉完全陷入动乱,原油产量大幅下降,减产执行率超过600%。同时,在美国大加干预的影响下,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动荡不止,伊朗陷入再制裁危机,石油工业大幅瘫痪,造成了原油生产大幅度受限。中东紧张的局势也是造成近两年油价持续攀升的直接原因。

  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3,美国坐收渔翁之利,持续吞噬市场份额。近年来,美国的原油产量增速极快,从2017年的80万桶/日飙升至2018年的170万桶/日,并且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由于OPEC及俄罗斯的协议减产,美国反而通过增产及扩大出口,从市场上抢走了大量原本属于OPEC及俄罗斯的份额。

  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4,替代能源引发未来供求变化的担忧。今年以来,全球对环保可持续的新能源资源及使用表示了更迫切的要求,多国也相继出台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个别国家最早于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其中,连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印度,也宣布了2030年将全面禁售燃油车,中国虽然还在商讨和制定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但中国是新能源汽车推荐最积极投入最大的国家,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能源车,目前已宣布海南也在2030年全岛禁售燃油车。

  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据悉,全球各大机构对至204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规模的预测在1亿至6亿辆之间,未来每5辆汽车之中至少有1辆新能源汽车。这对原油来说,必然是一个非常不妙的潜在利空,意味着未来的原油市场需求将会被明显压缩。而对于原油生产大国甚至高度依赖石油经济的产油国来说,更是一个可怕的结局。

  原油市场出现的以上几个大变化,对于各产油国来说,无疑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首先,如果将OPEC和非OPEC(例如俄罗斯)的非美石油输出国作为一方阵营,美国作为另一方阵营的话,非美阵营现在的心情恐怕纠结无比吧,己方不断克己减产还牺牲了几个友军才使油价攀升上来,但实际上却是自身的市场份额被持续削减。

  而另一方面,美方不但没减产反而通过大幅增产大获渔翁之利,随着原油及页岩油的井喷式增产,美国几乎从最大原油进口国之一快要变成净出口大国了。可以说这波油价上涨美国所得的利益,几乎是通过非美阵营的份额牺牲换来的。

  因此,在这种形势之下,非美阵营的协议减产决心发生动摇,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早已有部分成员国在传偷偷增产石油了,其中包括偷吃动作节制的俄罗斯。3月份,俄罗斯减产协议执行率为93.4%,该国3月份原油产量环比上浮2万桶/日至1097万桶/日。俄罗斯虽然还在减产协议框架中且增量不大,但这是因为俄罗斯在做战术调整,通过部分成熟的油田进入维护期减少生产,来掩盖大量新建设项目的产能扩张。一旦宣布增产,此前进入维护期的成熟油田可以立马大量产出,从而整体提高俄罗斯的原油产量。

  2

  份额大战

  石油不仅是工业的血液,流动的金币,也是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甚至是对石油高依赖性的出口国及消耗国的命门。美国也是油气资源最发达的主要国家之一,但它志不在于安分搞自产和谐社会,it always want to get more!

  强势的美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影响原油市场的话语权的机会,而出口市场份额就是话语权,谁份额多谁说话就牛逼。

  所以,美国一直把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为己任,专门盯着油储全球最多的中东地区国家不放,稍有动乱,就放话要制裁甚至出兵去调(干)和(扰),或者看到哪方强了就打一下,哪方要是弱了就给钱给武器强化一下。结局是中东越来越乱,动荡不止,多数原产油国的生产被严重耽搁,在这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做得真的很到位。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政府一直纠缠在伊核问题、伊拉克反恐、科威特和叙利亚斗争等问题持续不定的原因,它们都是油储很好产油成本又超低并且都是比较好下手的小国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利用中东产油国陷入动乱无暇顾及石油工业的机会,自己的石油工业越来越完善,开采技术也越来高。很快美国的原油产量就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从2012年到2015年,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了400万桶。2017年1月特朗普上任,在OPEC和俄罗斯宣布减产的背景下,美国原油产量在这两年内跳升逾27%,至纪录新高的1073万桶/日,仅次于俄罗斯的1100万桶/日,位列全球第二。

  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页岩油开发技术的不断升级,美国的页岩油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从2011年至今,日产量自从不到100万桶飙升至560万桶,增长了5倍多。

  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2015年12月,美国正式宣布放禁止了40年之久的石油出口禁令,成为美国从能源净输入国转变为能源输出国的里程碑式事件。禁令的解除,是在美国能源计划实施框架下实施,也正是为了让其国内油气厂商能名正言顺地加入市场份额抢夺大战。

  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至2015年,美国已经从中东产油国手上抢夺了近10个点的市场份额。可惜找不到近3年数据,但可以想象这一个数值必然已经非常可观。

  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3

  囚徒困境

  很明显,目前在产油国之中,非美阵营与美国已经处于“囚徒困境”。

  在前期,两个阵营因为一致利益诉求而共同默契推高了油价。但随着美国越来越得寸进尺的份额抢夺,这种默契被打破。共同推高油价的操作变得不大可能。

  在目前全球需求平稳的情况下,欧佩克和俄罗斯如果继续执行减产,那么美国继续大幅扩产的话油价上不去,但份额就会被美国夺走。如果不在执行减产或者增产,那么原油价格必将大幅下跌,大家一样都会受到利益损害。因此,非美阵营与美国已经陷入了谁减产谁更加亏的囚徒困境。

  目前的局面,对美国明显有利,因为增产的是美国。同时,特朗普还在其中增大这种优势,一是继续保持干扰中东局势让对方产油受阻,二是通过中美贸易战要挟中国大幅度采购其原油,直接抢夺对手的市场份额。

  而对于非美阵营,面对美国这种赤裸裸的手段,只能表示很受伤。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继续忍气吞声承受当前油价之下份额被抢夺,还是通过开放原油供给来夺回市场,左右都是难受的选择。

  4

  利润之恶

  可以说,造成目前油价大幅波动的根源是因为现在的油价与各产油国的成本线之间已经出现了足够大的利润差,利润是一切竞争之恶源。

  从网上扒来的一个数据:根据Rystad能源公司的UCube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显示,科威特每桶原油成本为8.5美元,沙特阿拉伯为9.9美元,俄罗斯、委内瑞拉原油成本在20美元附近,美国常规原油成本为36美元/桶左右,巴西原油成本为49美元/桶左右。从生产成本来看,中东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成本最低。

  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这仅仅是生产成本,如果加上各种销售、融资、运输、人工等成本外,最终成本线会高出不少。据说大部分国家的平衡线在30-60美元/桶,根据各国的产量、政策各有所别。比如美国页岩油厂商的边际成本大概在45-60美元之间,OPEC的更低,在40美元之下。

  但如今还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油价,对于绝大多数的产油国来说,无疑都是意味着巨大的利润。在大笔利润可赚的情况下,谁都很难按耐得住。

  目前的格局是“成本低的国家限产,抬高原油价格,成本高的美国反而不限产、抢占市场”。因为美国从没有按规矩出牌的打算,反正它是要在成本线之上尽量抢占市场,争夺话语权。

  在这种情下,就如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一样,过大的利润差迟早都要回归到合理区间,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大部分国家的平衡线。而达成这个结局的,很可能就是通过增产来完成,要么是欧佩克和俄罗斯,要么同时与美国一起,或者其他潜在产油国大举冒头。

  不过,值得再次敲黑板提示的是,随着能源新技术的不断完善,原油的替代能源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可以看到在不远的将来,电能、天然气、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抢夺原油原有市场份额将成为趋势,新能源汽车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能源舞台不可能仅有原油唱独角戏,其价值一点会被稀释,至于价格,也逃不掉与替代能源竞争而下跌的命运。

  5

  结语

  近2年的油价上行由于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大产油国的一致利益诉求,才涨如此得顺利。不过,虽然对于高油价彼此都乐于见到,但如果这是需要一方牺牲市场份额与另一方来达成的高价,这种状态是不可能持续的。

  现在国际油价的话语权,早已不是OPEC一家独大,份额的争夺不会休止。美国与诸多减产协议国之间将始终处于寡头对立状态,同时协议国里的各大产油国之间也不会一直站在统一战线。

  而产油最终成本线与市场价之间的利润差,则是一切竞争的根源,只要美国乃至其他非OPEC国家的油气开发商开发原油有还足够利润,就不会停止增加产量。因此在未来原油的替代能源潜在威胁逐渐明显的背景下,原油市场的份额之争也还将持续下去,导致的将是油价难以上行,只能在合理区间徘徊。

  普京大帝说60美元的油价最合适俄罗斯,或许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