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反复表演“一边微笑一边变脸”的荒诞剧
2018-06-02 22:51:12 信息来源:券商中国发布者:isen点击量:
五月份休了一个悠长的年假,再次开车深入美国的大小城镇,浏览山川河流,体味风土人情,努力拼图一个美国自然与人文的概貌。
在美国晃悠的这段时间,收到很多朋友的信息,除了问“为何不写程大爷论市了”之外,就是问“你在美国见到特朗普了吗?”
怎么说呢?算是见到了吧!
只是,我不能确定见到的是特朗普的哪张脸。
读懂特朗普是门技术活,放眼当今世界,能看懂特朗普脸的人,又有几个?
为何特朗普翻脸比翻书还快?
不管看不看得懂,整个世界都一脸懵逼地在看老特的脸色,从金融市场到制造业,无不谈“特”色变。
从白脸到红脸再到黑脸,老特的变脸表演比川剧变脸大师还要“精彩”得多。
这不,刚刚对中国翻完脸后,老特又跟美国最亲密的盟友翻脸了。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上周四宣布6月1日起开征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的钢铝产品25%和10%的惩罚性关税。
老特还嫌跟中国开战不过瘾,又正式开辟以欧洲为主的其他战场。一时间,闹得美国的几大盟友鸡飞狗跳,乌烟瘴气。借用欧盟贸易专员马斯特罗姆的一句话说:“今天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无疑是糟糕透顶的日子。”
老特一变脸,盟友们的脸立马就绿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在商人本色的老特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朋友一旦撕破脸皮,下起手来恐怕比对敌人还要狠。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当天表态,欧盟将对美国的这一决定采取报复行动。
德国总理默克尔愤怒抨击老特的突然“下手”是“单边”和“非法”的,警告这将招致报复升级,到最后伤害到所有人。
老特的北美芳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连发多条微博,指出加拿大将对这些非法而且不起任何正面作用的措施进行挑战,将与加拿大的贸易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这简直是荒谬可笑。将采取报复性措施回应对我方产业的攻击。
老特这回玩得有点大,似乎不准备放过任何一个贸易伙伴,也不怕别人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他到底是虚张声势以敲诈多一点利益,还是准备孤注一掷,通吃朋友与敌人?
没人搞得懂。
但是,既然你要演戏,那全世界都愿意来配合。
于是,墨西哥经济部也制定了同等规模报复举措。日本也考虑对美国加收450亿日元关税。印度此前也向WTO提交过备忘文件,拟对美国价值35亿美元的商品征税。法国财长勒梅尔表示,美方纯粹的贸易保护主义十分愚蠢和危险,欧盟将尽一切必要的手段反击。
在对盟友下手之前,老特就对中国演出了一出“一边微笑一边捅刀”的荒诞戏剧。
几天前还宣布不打贸易战,“中美友好源远流长”之类暖心窝子的话言犹在耳,老特仍急不可耐地将对500亿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
要知道,上一轮华盛顿中美磋商后,美国财长姆努钦可是曾经明确对媒体表示,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很有意义的进展,两国就框架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停打贸易战。那可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股票市场一片欢欣鼓舞。这下难看了,感觉辛辛苦苦这么多天,一举又回到了谈判前。老特这变脸的速度啊,真是比翻书还快。
翻脸快,不讲信用,是会付出代价的。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警告说,在国际关系中,每一次变脸和出尔反尔都是对自己国家信誉的又一次损耗和挥霍。
作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之所在一再变脸,除了文化方面的因素外,还有两个明显的原因:
第一,老特还没有完成从商人角色当总统角色转变。他把在商业场合屡试不爽的谈判术原汁原味地带进了白宫,把国际贸易谈判桌当成是几地产老板之间的牌局。因此,他还在毫无底线地运用心术。
第二,在老特反复不断地宣称“美国优先”的口号之后,理想主义逐渐退场,实用主义甚嚣尘上,要做到“知行合一”,就需要降低道德水平以适应更LOW的行为,已经赤裸裸了,这里只有利益算计,没有什么普世价值。
美国人也看不懂特朗普的脸?
美国在钢铝关税、汽车关税等敏感领域连续敲打欧盟,化友为敌,与邻为壑,很有可能导致欧盟开始警惕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及其“美国优先”政策会给欧盟甚至全世界带来的危害,特朗普继续这样玩下去,美国与盟友之间未来的矛盾或许会进一步加剧。
特朗普走得实在太远了,他的变脸绝活,不仅敌人看不懂,盟友看不懂,甚至连美国的许多精英也看不懂。
值得注意的,就在咱们中方回应的同时,美国的主流媒体也对特朗普的出尔反尔给出了一轮表态。而且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观点竟与我国官方的表态极为相似。
这不,CNN就在特朗普对中国翻脸之后马上刊登了一篇专业分析文章,并且在文章的标题中就明确地写到:特朗普对中国变来变去的策略,很可能会反伤美国自己。
而在这篇文章中,CNN采访的多家美国智库和经贸专家(其中还包括前总统奥巴马和小布什政府时代的贸易代表)都一致认为特朗普在对华贸易上反复无常的做法会损害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令美国难以从中国那里获得想要的结果。
一位奥巴马时代的前贸易谈判代表更直指特朗普的“变脸”与其团队内部的谈判领导权不断在温和派和鹰派势力间摇摆有关,而这种摇摆尤其会令打击中国的谈判乃至让步的积极性。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担忧则更加直接:特朗普对中国这么一闹,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还怎么好意思去中国进行下一轮谈判啊?
《华尔街日报》还表示他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一名美国白宫内部人士就告诉该报说,特朗普的突然变卦确实陡然增加了谈判突发变故的风险。
另外,美国的《财富》杂志网站也表达了类似于CNN的观点,称特朗普的变卦令其团队中原本还能与中方做工作的几个人都陷入了中方的信任危机,比如财政部长姆努钦和商务部长罗斯,因为这俩人与中方此前达成的协议目前看来都已经被特朗普给毁得差不多了。
该网站的专家评论员还表示,即便特朗普总统自己接下来又想和中方谈判,中国人还能信任这个一会说“中国在杀死美国”,一会儿又说“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很好”的家伙吗?
“如果我们美国想向中国传达我们的诉求,我们至少发出的声音得前后一致和统一啊,而不是反而让中国感到极度困惑的啊”,这位美国专家表示。
包括美国彭博社以及美国知名网络时政杂志“POLITICO”(宣称这一说法来自美国白宫一名内部人士)跑出来给特朗普的变脸行为洗地,称他并不是又和中国翻脸了,只是在谈判前想做做样子,好显得自己在谈判中很强硬,而不是已经软下去了。
一位来自美国知名智库卡托研究所的专家谈及特朗普突然又要拿关税搞中国时尖锐地说,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上展现出的这种“精神分裂症式”的态度,是对全球经济的祸害。
特朗普的变脸绝活是怎样炼成的?
没有踏足美国土地之前,我们印象中的美国都是从电影、电视和网络中看到的那个抽象的美国。
如果是跟着旅行团去美国,我们印象中的美国就是团友眼中的美国。
成天呆在校园里的留学生眼中的美国与宁静乡村小镇居民眼中的美国比较相似,但与喧嚣拥挤的大都市白领眼中的美国却大相径庭的。
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美国,就是盲人摸象故事中的那头“大象”的不同部位。
跟美国人接触多了,你会感叹TA的热心与礼仪,要知道,演戏是美国人的必修课。
我相信美国人从小就受到表演方面的训练。
对于训练有素的人来说,外在表现与内在真实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依程大爷看来,能做到表里如一的人,要么是圣人,要么是傻子,普通人基本地戴着面具的,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是也。
本色演出难成影帝,只有演技高超的人才可以把自我与角色分得清清楚楚,入戏出戏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从这个角度来说,总统相当于一部大片的头号主角。
当然,老特的出色演技也不是天上掉馅饼,同样经历了不断地学习、交流与提升。
经济学家纳瓦罗和奥特瑞2011年出版了一本政经类书籍《致命中国》副标题是号召全球对付中国龙。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谈中国如何利用贸易优惠对美国以及全球造成威胁。
特朗普特意为依据这本书拍成的纪录片写了这样的推荐语:《致命中国》说得很对,这部重要的纪录片用充分的事实、数据和洞察力,描述了我们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问题。我强烈推荐给大家观看。
纳瓦罗在《致命中国》的结尾特别强调,作为一个中国通,他热爱中国文化,跟很多中国人是好朋友。
天!又是朋友!
最了解特朗普的人竟然是薛之谦?
凭借出色的演技,老特把世界人民耍得团团转,比好莱坞影帝还要厉害。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老特一再无节操地玩弄这套把戏,确实让人无法理解。
尽管被耍的是我们,但是,还是有一些脑残建议我们反省,说什么中国人在任何时候都应当保持温和、恭敬、谦和、友善、包容、大度,做事应该中规中矩,遵纪守法。尊重普世价值原则。
对不起,特朗普都开始建立“美国价值”了,去哪儿找普世价值?
说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世界上最了解特朗普的人竟然是中国歌手薛之谦。
证据是,他早就为老特写下了一首名为《演员》的歌曲。
其实,《演员》这首歌的歌词,完整看来信息量是非常大的。
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递进的情绪请省略
你又不是个演员
别设计那些情节
没意见我只想看看你怎么圆
你难过的太表面 像没天赋的演员
观众一眼能看见
一开头就讲述了全世界人民反感被老特套路,总是感觉老特不仅在设计套路,而且还在演戏的复杂心情。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
在逼一个最爱你的人即兴表演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收起了底线
顺应时代的改变看那些拙劣的表演
可你曾经那么爱我干嘛演出细节
我该变成什么样子才能延缓厌倦
原来当爱放下防备后的这些那些
才是考验
没意见你想怎样我都随便
这一段写的就是老特的盟友们已经看出了老特准备对自己翻脸的端倪,指责他没有底线,把套路用到朋友头上。一气之下,也打算撕破脸皮,进行反击。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
像情感节目里的嘉宾任人挑选
如果还能看出我有爱你的那面
请剪掉那些情节让我看上去体面
这一段反击情绪有所缓和,说明大家对老特的回心转意还是继续抱有幻想,作为一个随时可能变脸的人,也不排除明天他从黑脸又变回红脸,让一片狼藉的国际贸易秩序回到正常轨道。
不愧是薛之谦的歌词,句句都是寓言。
一个人心里有多虚伪,脸上就能有多真诚。
关于见了特朗普这个问题,直到我都回国了,还有朋友继续追问,你是在哪儿见过特朗普的?
是在白宫还是国会山?
我负责任地告诉他:在电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