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政府支付养老金"不慷慨"的英国 如何保证民众老有所养

2018-05-27 23:47:36 信息来源:券商中国发布者:isen点击量:

   “英国的国家养老金可以算是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不慷慨’的。”近日到访中国的英国精算师协会主席威尔林(Colin Wilson)接受券商中国记者独家专访时称。

  解决养老金来源这一难题,国际上通行的是靠“三个支柱”:

  第一支柱是法定的国家养老金;

  第二支柱为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的雇主养老金;

  第三支柱为个人缴费的个人养老金。三个支柱在我国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等。

  我国绝大多数居民(据人社部,逾9亿人)有基本养老保险,只有2300万人另有企业年金、更少人有商业养老保险。4月12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发文启动税收递延养老保险试点,业界期待这一政策能够撬动国内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

  这一“撬动”的期待,源自发达国家经验,在抵扣个税的优惠政策下,发达国家的国民养老金往往具备比一支柱更强大的二三支柱。英国,正属于此列。

  威尔林说,英国一支柱的国家养老金只有平均工资的25%,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因此,约一半的英国人还会有职业养老金或个人养老金。他表示,近年来,英国养老金三支柱也各自面临不同压力并出现一些变化或调整。

  英国三支柱应对压力各有调整

  与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只有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不同,英国约50%的居民在一支柱(国家养老金)外,都有二支柱(职业/企业养老金)或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威尔林介绍,在英国,国家养老金(一支柱)一般只为平均工资的25%左右,只够维持基本生活,不能保证生活质量。因此,他趣称,英国的国家养老金可以算是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不“慷慨”的。因此二支柱和三支柱在英国支持着人们的主要养老所需,保证他们老有所养,国家在二三支柱上所给的税收抵扣等政策优惠力度很大。

  与中国近期试点实施的税收递延政策相同,英国的养老金产品在积累期阶段也享受国家给的抵税政策。英国二三支柱下的抵税额度可以达到工资的45%,年度免税额可以达到4万英镑,民众有生之年的免税额可以达到一百零八万英镑。当然,对于年平均工资3万英镑左右的英国人来讲,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如此高的免税额度,最高额度的免税只适用于缴税到45%的富人群体,对于大众来说,免税的额度只有20%-25%。

  一支柱:支付压力大,延后退休年龄

  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英国国家养老金支付及可持续性压力也日益增大,英国正逐渐延后退休年龄以及领取国家养老金的时间。此前,英国的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分别是65岁、60岁退休,现在则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男女统一为65岁退休。到2020年,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6岁,预计到2028年延迟到67岁、2046年延迟到68岁。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最近的寿命研究显示,寿命延长的速度并没有前期预想得那么快,近来还有回落的趋势,因此对于未来的退休年龄,还需观察。

  二支柱:改为默认自动加入,新覆盖约千万人

  英国的二支柱,也就是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的职业养老金,经历的一个变化是领取额度从确定到不确定。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多为DB(Defined Benefit)养老金,也就是确定型养老金,人们在退休前就清楚地知道退休后每年可以拿到多少钱,具体与工资的一定比例以及累计所缴年度有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DB养老金逐渐变成DC(Define Contribution)养老金,也就是缴费确定但领取非保证的养老金,养老金的额度随投资收益不同而浮动。

  另外,英国政府为了促进职业养老金发展,在2012年推出了Automatic Enrolment(简称“AE”,即自动加入政策)的国家政策,使得二支柱覆盖人群明显增大。所谓“自动加入政策”,即雇员在加入一家公司时,即默认自动加入雇主提供的职业养老金计划,除非个人主动明确提出不想加入雇主养老金计划。这一政策利用了人们的“惰性”,并且收效明显,此计划一出,即多吸收了近1000万人加入到二支柱养老金计划。

  三支柱:新增“一次性领取”方式,效果待察

  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威尔林介绍,英国在1925年就推出了针对个人养老金的税优政策,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给予的抵税额度为工资的20%-25%,高收入人群可享受的抵税额度达40%-45%。由于时间久远,很难知晓这一政策推出当时起了多大撬动影响,但从目前看,由于抵税力度较大,三支柱养老金产品吸引很多人购买,特别是高收入人群。近几年,英国针对高收入人群降低了购买个人养老金的抵税额度。

  此外,威尔林补充道,三支柱养老金的另一较大变化是“Freedom &;;;;;;; Choice”改革。2015年,英国对个人养老金领取方式新增了“一次性领取”方式,而在此前,人们只能一次性最多领取25%的个人养老金,剩下的75%则需要转成年金。

  威尔林说,新增这一领取方式,主要是政府为了满足一部分民众的意愿和需求,给他们一次性自由领取所有养老金的权利,但政府却不能保证一次性领取养老金的人都明智且合理安排养老金的用途。因此,英国的业界也有部分声音对此政策持保留态度,他们担忧,民众可能会将养老金一笔取出后很快挥霍掉,进而陷入贫困。

  养老金抵税额要考虑消费文化

  关于英国第三支柱养老金的抵税额度,威尔林表示,英国国内仍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对不同收入群体给予不同抵税额度有失公平,应对所有人设置统一的抵税标准,这样中低收入人群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税收抵扣,富人减少一些抵税额度。不过他个人认为,这一政策建议可能很难被采纳落实。

  他表示,抵税额度的确定是个难题,其与诸多因素相关。以中国和英国对比来看,两国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消费文化。英国人倾向于消费,而中国人储蓄率高,因此,在中国税延政策刚推出时,政府可以较低抵税额度优惠来试验民众的反应,再根据效果逐渐调整。

  目前,我国税延养老险对抵税标准的规定是,工资的6.6%和每月1000元二者当中的较低者。

  政府精算部职能远不止养老金评估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老金及社保的压力增加,呼吁社保和养老引入精算制度或成立专门的精算部门的声音也日益增多。

  对此,威尔林认为,所有的国家都应该成立政府层面的精算部门,因为其不仅能在养老金方面发挥专业职能,同时也能为多个领域的长期预测提供专业意见,这是其他企业或部门无法替代的。

  威尔林目前担任英国政府精算部的副总精算师,他于2009年作为投资与风险部门负责人加入英国政府精算部,目前负责精算相关工作以及政府内部的精算服务和影响的拓展领域。

  他介绍,英国政府精算部成立时间已有99年,该部门成立之初,旨在服务国家养老金的统筹评估,并为政府提供风险方面的建议。如今英国政府精算部在多个社会与工作领域发挥作用,并与多国政府部门合作。

  具体而言,英国政府精算部的职能之一,是对各个领域的长期发展进行预测并给出建议;比如,对社会的健康保险需求、交通情况、教育需求等做预测评估。同时,政府精算部还帮助政府评估长期的财政资金压力和风险,提出财政计划建议。此外,政府精算部也对政策性保险业务进行精算评估,包括农险、医责险等。

  英国政府精算部现共有约180名精算工作人员,其中50-60人是精算学员,70-80人是获得资质认证的精算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