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A股资金博弈加剧 蓝筹成长谁为主角

2018-05-16 23:22:40 信息来源: 中国证券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欧洲中部时间周一,MSCI发布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A股名单,这也是该指数半年度指数调整的结果。

  此次调整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随着成份股的“敲定”,A股纳入MSCI只欠“临门一脚”。平安证券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伟表示,在我国金融开放提速背景下,未来海外资金将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资金边际变量,MSCI中国指数将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浮标。后市无论是蓝筹股还是成长股都存在结构性机会。

 

  调整结果出炉

  欧洲中部时间周一,MSCI发布了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A股名单,这也是该指数半年度指数调整的结果。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整对A股市场而言至关重要。此次调整涉及MSCI中国A股指数(MSCI China A Onshore Indexes)和MSCI中国股票指数(MSCI China All Shares Indexes)。

  中金公司表示,在此次半年度审议中,MSCI将根据其全球统一的指数方法论,并结合对于A股的特别要求(大盘股、过去12个月期间停牌不超过50天,以及属于沪深港通标的范围内等条件)来确定6月被纳入标的。由于半年度审议涉及因素较多,且过去一段时间市场环境变化较大,因此最终被纳入的标的可能与此前公布的成份股存在一定差异,而这无疑会对此前追踪这一样本的主动和被动性资金的配置行为和资金流向产生明显影响,特别是那些新被纳入和被移出的个股影响更大。

  5月对于资金布局“入摩”题材而言无疑是重要时间窗口。一是从5月1日起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即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元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为境外资金布局提供了便利;二是自5月开始,A股纳入MSCI指数迎来关键节点,“入摩”的一举一动无一例外均成为焦点话题。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认为,MSCI纳入A股对中国资本市场加强国际互联具有重要意义,从短期市场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流动性和市场情绪方面,并基于这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形成影响。首先是流动性方面,在总量上引入增量资金,而结构方面金融板块最受青睐。依据MSCI公布的进度,按短期5%纳入、长期100%纳入测算,短期引入外资逾700亿元,长期逾1.7万亿元。结构上,MSCI潜在纳入成份股中,金融流通市值占比最高,为39%,将分流最多。其次从“事件驱动”效应来看,纳入MSCI后的首周A股或显著跑赢MSCI新兴市场指数。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而言,“入摩”利好不仅将为A股上行提供新动能,也将进一步吸引国际长期资金进入A股市场。随着成份股正式“敲定”,未来市场中相关标的有望迎来增量资金配置,股价将获得资金和情绪的双重支撑。

  短线博弈或加剧

  根据以往经验,在指数调整结果宣布到正式实施这段时间,资金流入流出新纳入和移出标的需要一个过程,股价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值得密切注意。而后市被纳入标的有望成为短期内投资者持续追逐的焦点。

  此外,QFII、沪深港通北向资金提前布局和加仓A股的步伐未曾停歇。数据显示,QFII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增持A股,持仓市值截至一季度末创下两年新高。与此同时,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逐月攀升,并于4月创下单月净流入最高金额。

  北向资金净流入更是“马不停蹄”。截至5月14日,5月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217.24亿元,对近期跌幅较大的白马股也敢于抄底。从近7个交易日的数据来看,北向资金买入金额居前的依次为贵州茅台、五粮液、老板电器、恒瑞医药、伊利股份、大族激光、格力电器、上汽集团、中国国旅、美的集团。

  业内人士认为,根据以往经验,外资抄底价值蓝筹股的胜率较高,北向资金持续抄底意味着3000点有望成为中长期底部区域。而上述资金持续增持A股也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境外资金看好A股长期配置价值。

  中金公司表示,被动型资金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指数的追踪误差,通常会选在最后一天也就是5月31日进行调仓操作;相比之下,主动型资金并不存在这一约束,可以择机选择配置时点。一定程度上,过去一段时间沪深港通渠道北上资金持续强劲流入可能也与A股纳入MSCI时点临近有关。

  中信证券提示投资者,虽然MSCI带来的增量资金对市场正向刺激会非常明显,但市场走势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并非单一因素所能决定。近段时间,对于拟纳入MSCI的样本股,一方面陆股通大举买入,另一方面两融余额逐渐下降。由此推断,在北向资金布局MSCI行情的同时,两融资金借机离场。因此,在选择标的时须防范提前布局资金“大撤退”的可能性。

  蓝筹虽好成长更优

  回顾2月中旬以来的市场,以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价值蓝筹板块整体表现纠结,而以创业板50指数为首的小盘成长板块则相对坚韧。考虑到A股蓝筹此轮调整幅度较大,这些催化因素将使得价值蓝筹重新回到值得配置的区间。

  有观点认为,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境内外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资金边际贡献主力军,价值蓝筹成为重配品种。鉴于此,去年以来A股投资生态与理念转向价值蓝筹的趋势未变,近期与外资选股偏好较为接近的北向资金交易行为似乎也反映出这一特征。

  不过,亦有观点称,虽然MSCI指数中价值股占有相当比例,但随着全球市场中价值、成长界限的日益模糊,以往外资只买价值股的认识会成为“前尘往事”,外资可能不会被动地给价格不菲的少数价值股“抬轿”。相比之下,主动发掘高成长个股可能性更大。不少机构赞同以价值股作为底仓,同时重点关注高成长个股的策略。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近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稳健蓝筹和高成长性并非截然对立,一些大市值蓝筹具有不错的成长性,如阿里巴巴、腾讯、亚马逊、谷歌等。投资的关键是对行业发展、公司业务的成长性进行深入分析,海外资金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更高。”

  从风格切换角度来看,李湛强调,“A股初始纳入MSCI因子只有5%,而且要分6月、9月两次纳入。根据5%的纳入因子计算,预计带来的增量资金在1000亿元左右,这一规模的增量资金不会对A股带来特别大影响。此外,海外资金大都采用”买入持有“策略,交易频率较低,与国内资金高换手的投资特征有较大差异,这种投资理念和交易模式上的差异也决定了海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多是潜移默化地进行,将不会引发或影响A股的风格切换。”

  买蓝筹还是白马?眼下市场并未作答。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随着MSCI纳入A股的步伐加快,会对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优化以及市场制度的完善产生深远影响,与海外资本市场联动性有望增强,价值投资风格将进一步强化。因而,无论是蓝筹还是成长,业绩支撑都是最关键因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