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彻底改变垃圾贸易 西媒:垃圾出口国应抛弃传统观念

2018-04-13 22:18:5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西媒称,在签署遏制全球变暖的巴黎协定,并在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之后,在工业化国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中国称要彻底改变塑料垃圾贸易。

  据西班牙环球网站4月11日报道,根据欧盟委员会2012年公布的数据,长期高效的垃圾处理可以在2020年前为欧盟节省720亿欧元(1欧元约合7.75元人民币),为垃圾处理部门增加420亿欧元的收入,并创造超过40万个就业岗位。但尽管垃圾处理为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创造了机会,西方国家却决定将这一业务外包给第三国,这是为什么呢?又有什么目的?

  根据联合国报告,当前的回收工厂在自动分离垃圾以供再利用方面存在困难,因此通常都是将垃圾压缩成包装并发送到其他国家,让工人手工对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在回收工厂进行处理。因此可以确定,有效的垃圾处理成本高昂是促使工业化国家将垃圾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那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要进口这些垃圾呢?

  报道称,这些垃圾对于很多贫困和被社会排斥人员而言意义重大。“我们所有的生计都靠垃圾”,中国山东省一个小村庄的村民郑敏(音)说,“有人甚至通过垃圾回收赚了大钱,成立了大公司”。事实上根据非政府组织观察,最近几十年,垃圾回收在发展中国家繁荣发展,并非因为它有助于环保,而是它对于没有收入的家庭而言是一种生存方式。

  报道称,中国是全球塑料垃圾的主要接收国。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门的数据,中国在2016年进口了737万吨塑料垃圾,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德国。然而现在中国当局开始制止这种垃圾贸易,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最近几十年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让大约8亿人脱贫,仅在最近几年,贫困率就明显下降,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中产阶级人口不断壮大,家庭消费增多,这也意味着更多垃圾的产生而不再需要进口。从2009年以来中国产生的垃圾不断增多,在2016年达到2.03亿吨。

  另一方面,污染成为中国政府面对的重大问题。不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面临污染问题,小地方,尤其是那些从事塑料垃圾处理的小地方,在空气、水资源和土壤方面的污染数据更让人触目惊心。污染也是促使中国在抵抗气候变化的全球战斗中改变战略的主要原因,促使中国签署并力推巴黎协定的执行。

  报道称,上述两方面原因促使中国在2017年7月向世贸组织递交通告文件,宣布中国2017年年底前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包括塑料垃圾,并关停一些污染严重的垃圾处理工厂。中国的这项措施将对全球垃圾处理产生重大影响,西方主要垃圾出口国必须寻找其他国家来出口它们的垃圾,因为西方国家国内并未做好处理本国大量垃圾的准备。例如美国的一些垃圾工厂已经停止接收塑料垃圾,因为不能向中国出口导致塑料垃圾过剩无法处理,美国当局建议市民将塑料垃圾扔到家庭垃圾中。英国环境部门官员承认,他们没有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做好应急准备,这或许会导致垃圾堆积并给市民健康带来危害。预计西班牙和墨西哥等向中国出口垃圾的国家也将受到相似影响。

  目前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度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提供了一个替代方案。印度的经济发展不如中国迅速,而且此前是世界第二大垃圾进口国,在中国宣布禁止进口塑料垃圾之后,美国出口到印度、印尼和越南的垃圾数量有所增长。

  但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良好,可以预见它们迟早将采取与中国相似的措施。因此工业化国家需抛弃让发展中国家及其劳动力处理垃圾的传统观念,而发展中国家亦需像中国一样更加高效和果断地投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改变消费习惯,坚持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只有这样,工业化世界才能为有其他主角加入的新发展做好准备。(编译/王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