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特稿:汇聚梦想与力量 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

2018-04-07 18:28:4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特稿:汇聚梦想与力量 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孙萍 陆佳飞

  海阔帆舞,天高风暖。5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呼吁亚洲国家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3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详细阐述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描绘亚洲新未来蓝图。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即将开幕。顺应亚洲发展大势,汇聚亚洲发展力量。中国与亚洲各国共奏命运交响曲,命运共同体逐渐成为“亚洲共识”。

  共享理念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绵延万里的澜沧江-湄公河见证了中国与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发起和建立新型次区域合作平台、共建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图景。

  短短两年间,澜湄合作机制成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先行版。“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澜湄格局,“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年年上台阶”的澜湄速度,“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都体现了6国深化利益融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信念与追求,也彰显中国作为区域合作引领者、地区和平发展守望者的大国担当。

  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与周边国家深化友好合作,积极参与亚洲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合作百花齐放、形成合力,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基础。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中哈命运共同体、中老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亚洲落地生根,不同层次的命运共同体交相辉映。

  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认为,中国提出亚洲命运共同体,为亚洲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提供了思想保障与理论基础。亚洲命运共同体根植于中国的“和”文化,符合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深受亚洲国家的认同与支持,亚洲国家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牵动力,亚洲也面临增长动能与融合动力不足等挑战。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继续为亚洲和世界提供增长动力,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深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如巴基斯坦真纳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萨勒曼·阿里·贝塔尼所言,构建命运共同体,有助于增进亚洲国家间的信任,有助于加强相互合作和人文交流。

  共筑梦想

  跨越万水千山,共筑梦想空间。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越南龙江工业园、老挝赛色塔工业开发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中国与亚洲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以实际行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亚洲是“一带一路”的首倡地区。5年前,中方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首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受到亚洲国家热烈响应。2016年1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运营,迄今已向多个亚洲国家的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其中包括巴基斯坦的高速公路项目、印度班加罗尔地铁项目、缅甸的能源项目、印度尼西亚的贫民窟改造项目、阿曼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等。

  “一带一路”在亚洲地区的建设,改变了不少国家的基础设施面貌,打造出海陆联通版图,拉动了当地的投资和产业发展。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认为,亚洲命运共同体以推动经贸和经济发展为主线。亚洲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很落后,“一带一路”、亚投行可以帮助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银河。“一带一路”汇聚亚洲各国民众梦想,对接各国发展战略。

  柬埔寨首相洪森说,“一带一路”倡议很好地契合了柬埔寨国家发展规划。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表示,孟加拉国愿在实现“金色孟加拉”梦想过程中加强同中方合作。

  苏尔约诺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整合亚洲国家的资源,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实现亚洲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一带一路”建设重视民心相通,这也有利于亚洲国家增进互信和了解,减少民族、宗教和文化冲突,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打下基础。

  共绘蓝图

  唇齿相依,休戚与共。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安全必不可少。当前,亚洲面对传统和非传统、内部和外部安全挑战,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域外国家插手地区安全事务,围绕地缘政治的大国博弈加剧。亚洲国家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意愿呼唤新的亚洲安全观。

  在2014年的亚信上海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在2016年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具有亚洲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

  苏尔约诺认为,西方安全观追求绝对安全,将自己安全置于别人的安全之上;而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追求的是共同安全,只有大家都感觉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菲律宾《旗帜报》专栏作家罗德·卡普南认为,中国奉行“共赢”,致力于同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其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中方也是这么做的,包括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发起“一带一路”倡议等。

  构建普遍安全的亚洲安全体系需要增进国家之间的互信,而增进互信则离不开亚洲大家庭内部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让亚洲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让地区发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举行“亚洲文明对话会”。围绕“多彩文明与亚洲新活力”主题,中国、巴基斯坦、伊朗、新加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展开对话。

  中国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中国才能更好。中国与亚洲国家已经携手踏上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征程,共绘新亚洲的美好画卷。(参与记者:梁辉、季伟、刘彤、张大成、袁梦晨、董成文、王羽、章建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