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谨防贸易战阴影下的战略误判

2018-03-28 17:26:11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丁安华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传统老调重弹

回顾美国建国后的贸易政策演变,在“贸易战”言论正盛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关注中美之间密集的贸易政策对弈的同时,或许低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渊源。

自由贸易替代重商主义作为主流的经济思潮,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诞生在英国崛起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出口国时期,这一历史背景不是巧合。在整个19世纪,美国是一个顽固信奉保护主义的国家,特别是在制造业集中的北方州份,例如纺织业集中的马萨诸塞州和制铁业集中的宾夕法尼亚,他们面对来自欧洲大陆的产品竞争。北方的制造商因为高关税保护而获益,而南方的农业部门则要为贸易保护政策买单。南北战争之后,北方意识形态占据上风进一步强化了保护主义思潮。事实上,在1913年开始征收所得税之前,关税都是联邦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美国长期的贸易保护和孤立主义政策,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上世纪中叶才逐渐式微,其原因并不是美国人突然开始醒悟,而是由于美国已经开始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工业出口国,商业利益驱动他们接过起源于英国的自由贸易旗帜,在全世界推销美国产品。战后,美国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系,敦促它国开放市场。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以及后来的世贸组织(WTO),构成了本轮全球化的制度基石。战后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也使得美国自身的实际关税水平显著下降(图1)。

图 1: 二战结束后美国关税税率显著下降 资料来源:美国政府、招银国际研究

不过,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特别是德国)崛起,在全球市场上与美国产品开始竞争。1971年美国出现历史上首次贸易赤字,自此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在美国死灰复燃,几十年从未间断。从卡特开始,每一任总统都曾采取形式不一的保护主义措施,而针对钢铁业征收保护性关税更是经常被使用。

近些年美国提出所谓的“公平贸易”并非新鲜事,它只是悠远历史的回音。1830年代美国保护主义制度的鼻祖亨利·克兰(Henry Clay)就曾倡导“贸易应当是公平、平等而且互惠的”,今天的特朗普对他称赞有加。可见,不论是积极推行自由贸易还是强调公平与互惠,美国主流的对外贸易态度取决于不同时期的贸易条件和产业优势。几百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舞台,只是随着时代发展换了表达方式而已。贸易保护主义常搭着民粹主义的顺风车出现,而特朗普主政恰恰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所等待的复苏时机。从历史看,美国具有悠久而顽固的保护主义传统,这点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忽视的。

在中美贸易关系上,美国对华贸易的主流民意可能出现逆转

反思特朗普之前对钢铁和铝制品加收关税的计划,从最初声称全球性无差别关税,到逐步扩大豁免国范围,特朗普正在通过强硬态度和灵活策略在贸易谈判中争夺更大利益。在此过程中,民意支持是关键考虑因素。如果真如特朗普最初声称的那样,提高进口关税对那些钢铁和铝制品进口依赖较高的州份而言是很不利的,而这些州大部分都是共和党的票仓(图2)。就以这点来看,特朗普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就不太难理解了。

图 2: 全面提高钢与铝的进口关税对共和党票仓影响更大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招银国际研究

从太阳能板和洗衣机,到钢铁和铝制品,再到直接针对中国6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政策目标逐渐聚焦于中国,这里边有他对美国主流民意的盘算,目的当然是为了赢得选举。过去三十多年,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全面而快速的崛起,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体制的东方大国正在挑战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可能彻底改变了全球商业和地缘政治格局。对此,美国人深感威胁和沮丧:一方面,美国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战略竞争者,中国对美国利益的威胁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另一方面,美国认为中国正在偏离西方自由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市场化改革的进展令人沮丧。美国持续的、庞大的对华贸易赤字,更是刺痛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的神经(图3)。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是决定中美竞争格局的关键时期,而中国也毫不掩饰其伟大复兴的雄心。

图3: 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上升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招银国际研究

美国主流民意认为,即使不是完全失败,美国现有的对华政策至少是不成功的。所以,中美贸易问题就成了特朗普操纵中期选举的一个话题。事实上,特朗普的“贸易”加“移民”政策是他赢得总统大位的民意基础,尽管是一个极端分化的民意。他显然打算故技重施。

贸易报复不可能取胜,坚持开放才是明智应对之策

如果我们同意美国具有顽固的保护主义传统,那么就应该坦然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不可能回到过去,这是中美力量竞争变化的历史必然,这个结构性原因与特朗普是否当政并无直接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不要设想特朗普下台之后保护主义就会烟消云散。

既然美国的保护主义兴起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正因为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就不可感情用事。媒体广泛渲染贸易报复,民众集体亢奋,声称贸易战中国必赢。这种观点没有任何理论依据,因为贸易战谁都是输家。重要的是,“以牙还牙”式的贸易报复措施,本身与市场开放相悖,还可能导致对外封闭的民族主义情绪上升,后患无穷。

事实上,中国的对外开放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中国的贸易开放程度虽然已有巨大的进步,但从加权平均实际关税水平来看,仍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存在一定的差距(图4)。

图4: 主要贸易体实际关税税率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银国际研究(注释:加权平均应用关税率是每个贸易国对应的产品进口份额的有效税率加权平均值,按照联合国统计司的商品贸易数据计算进口权重)

对外贸易的不平衡,在中美之间更加明显。我国的关税加权平均税率在过去二十余年下降迅速,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从2001年的14.11%削减到2002年的7.56%。但是,从2009年以来中国的实际关税税率下降几乎停滞,近几年甚至略有反弹。我们的整体关税水平与美国相比,还处于比较高的位置。美国从2000年起一直都保持在2%以下的水平。尽管两国的贸易结构和产业发展阶段不同,但不能否认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持续降低关税仍有空间。

图 5: 中美关税(加权平均)税率变化趋势和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银国际研究

图 6: 中美关税税率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银国际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