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国加息中国跟不跟?央行新行长做了这个动作

2018-03-22 17:15:24 信息来源: 和讯名家发布者:isen点击量:

北京时间今天(3月22日)凌晨,美联储新任主席鲍威尔上演了自己的议息会议“首秀”:加息

  今天早上9点46分,刚刚换了新行长易纲的中国人民银行也有了新动作:“加息”!

 

易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是,美联储的加息和央妈的“加息”不是一回事: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5%~1.75%。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7天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上浮5个基点(BP)至2.55%。

 

逆回购是央行向一级交易商(主要是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是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逆回购是央行向一级交易商(主要是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是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从2016年底到2018年初,美联储总共加息5次,央行逆回购中标利率共上调3次,“麻辣粉”(中期借贷便利,以下简称MLF)价格涨了4次。

  那么,这次央行上调逆回购中标利率,和美联储加息是否有关联呢?央妈为什么不直接上调基准利率呢?

  “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每经小编统计发现,从2016年12月到2018年3月,美联储总共加息5次,央行逆回购中标利率共上调3次。

 

2016年12月15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50%~0.75%。
2017年1月24日:6个月MLF操作利率上调10BP至2.95%、1年期MLF操作利率上调10BP至3.10%。
2017年1月24日:6个月MLF操作利率上调10BP至2.95%、1年期MLF操作利率上调10BP至3.10%。
2017年3月16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75%~1.00%。
房贷必看!美国加息,中国跟不跟?刚刚,央行新行长做了这个动作…
2017年3月16日:

2016年12月15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50%~0.75%。

 

2017年3月16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75%~1.00%。

 

 

  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10BP至2.45%、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10BP至2.60%、28天期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10BP至2.75%。

  6个月MLF操作利率上调10BP至3.05%、1年期MLF操作利率上调10BP至3.20%。

  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调整后,隔夜、七天、1个月利率分别上调20BP、10BP和10BP至3.30%、3.45%和3.8%。

 

2017年6月15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00%~1.25%。
不动!
2017年12月14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25%~1.50%。
2017年12月14日: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5BP至2.50%、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5BP至2.80%;1年期MLF操作利率上调5个基点至3.25%。
2017年12月14日: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5BP至2.50%、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5BP至2.80%;1年期MLF操作利率上调5个基点至3.25%。
2018年3月22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50%~1.75%。
2018年3月22日: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5BP至2.55%。
2018年3月22日: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5BP至2.55%。

2017年6月15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00%~1.25%。

 

不动!

 

2017年12月14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25%~1.50%。

 

2018年3月22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50%~1.75%。

 

 

  今天早盘,A股小幅高开,但央行上调逆回购中标利率后,上证指数、深证成指都翻绿,随后开始下行。截至午间收盘,上涨指数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0.54%,但创业板指在收盘前翻红,上涨0.11%。

 

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下挫。
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下挫。

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下挫。

 

 

此外,10年期国债期货快速上行后,运行平稳。

此外,10年期国债期货快速上行后,运行平稳。

 

 

外汇方面,离岸人民币小幅上扬,在岸人民币小幅下跌。

外汇方面,离岸人民币小幅上扬,在岸人民币小幅下跌。

 

 

房贷必看!美国加息,中国跟不跟?刚刚,央行新行长做了这个动作…
  对于今天央行在美联储加息之后上调逆回购中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向《金融时报》表示:

 

  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去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近期虽有所收窄但仍有不小的利差,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反映了资金供求关系,可进一步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利于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作用,也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约束非理性融资行为,对稳定宏观杠杆率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央妈为何不上调基准利率?

  央行加息,以前是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近年来,加息更多的是指央行“结构性加息”,即央行通过调整逆回购、MLF中标利率和SLF利率等形式来进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今天央行再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明明研究团队认为,在稳增长和去杠杆目标保持不变的背景下,央行持续“量价分离”的政策组合。一方面,放量以维持国内资金面稳定,实现稳增长目标;从价上看,加息引导利率水平为去杠杆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央行上调逆回购利率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美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欧洲、日本也在逐渐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方向比较一致,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趋势相对明显。对于中国来说,顺应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大势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维持相对稳定的中美利差是比较重要的,因此中国货币政策与全球货币政策周期相协调,对于国债市场、外汇市场的稳定可能更有好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次,2018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复苏趋势更加明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情况下,顺势上调公开市场利率更加有必要。

  今天,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也表示: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松紧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相结合,有利于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那么,既然有必要上调公开市场利率,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跟着上调基准利率呢?

  3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易纲表示,

  我们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我们要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跨境资金流动是比较平衡的,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平稳的可兑换,同时也要防范风险。

 

易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易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业内人士认为,央行直接通过货币市场上游的政策利率上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态度,避免市场形成一个“宽松预期”,使得机构行为继续保持审慎。

  这一点,从新行长易纲在今年1月30日的《中国金融》上发表的《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也可见一斑: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也会对我们的政策空间形成一定挤压,增大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同时,国内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提高。但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强化,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债务和杠杆水平还处在高位,资产泡沫“堰塞湖”的警报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乱象仍然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

  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应当更注重经济的发展质量,而非一味地追求增长速度,已不再适宜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不能依靠货币信贷的“大水漫灌”来拉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创造条件。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分析称,

  过去十年,全球都在反思为什么超发货币没有推升通胀,却制造资产价格泡沫,进而增加了金融不稳定。因此,诞生了金融周期理论和宏观审慎框架,货币政策侧重于调节经济周期,以物价稳定为目标,宏观审慎政策侧重于调节金融周期,以金融稳定为目标。

  你也许会说,既然不上调基准利率,对大部分人影响就不大。如果这样想,就错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央行上调逆回购利率,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进而影响到个人和企业的借贷行为,如房贷。3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央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目前房贷利率略微上升,但从稍长的周期来看,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楼市专家杨红旭认为,目前,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攀升至5.43%,相当于基准利率1.11倍。按上述全社会利率水平,以及考虑到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那么,2018年首套房贷利率还会继续攀升。连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超过5%,银行给购房者发放4.9%或以下的房贷利率,变成了亏本买卖。至于二套房贷利率,上浮空间就更大。

  每经编辑 王嘉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