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两会代表谈"新四大发明":核心技术支撑中国创造

2018-03-05 18:52:3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核心技术 支撑中国创造(热点速览)

  ——从“新四大发明”说开去

本报记者 欧阳洁 姜 洁 王云娜 侯琳良 王锦涛 李 纵

供给上的创新满足了十几亿人共同的需求,成就了令人震撼的市场。

——范小云委员

“互联网+”正进入新阶段,要求与传统行业、公共领域更深度融合。

——马化腾代表

以人工智能、新零售等业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加速让人们梦想成真。

——姚劲波代表

过去拼数量、拼规模、低成本、微利润,如今拼质量、拼设计、拼技术。

——易建强委员

 

1520239838968.jpg

资料图:高铁。 中新社发 徐崇德 摄

 

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被称作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其背后则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科技创新、中国创造等话题展开热议。

“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催生着创新动能”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极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易建强委员认为,以“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是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重塑中国形象、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生动注脚。这些新技术是科技创新的最新产物,是技术创新和科技改造升级的成果,同时,这些技术的应用实实在在便利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满足了市场需求。

“这表明中国在这4个方面的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委员说,虽然“新四大发明”并非同一层面的事物,但在提高社会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促进了近10年来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认真思考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现代化的逻辑和优势,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从经济学上理解,这4个方面都体现了大规模的需求汇集。供给上的创新满足了十几亿人共同的需求,成就了令人震撼和难以超越的市场。”范小云说,“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确立了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人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得消费成为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形成了有效需求。同时,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催生着创新动能,这是基础体制保障,其中包含了政策法律、科技创新、金融体系、人力资源等多重支持。”

“数字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四大发明”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

“以人工智能、新零售等业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加速将人们梦想中的智能生活变为现实。”58集团首席执行官姚劲波代表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悄然结合,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构成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在此背景下,服务业与互联网深度结合,更充分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大幅提升效率,形成数字经济下的新型服务业态——“互联网+服务”。

“以‘互联网+服务’为代表的新服务业,在促进就业、房产租售、家政、速运等多种服务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姚劲波说,新服务业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在易建强看来,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必然的。这些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绿色、共享等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民对于更高效、更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为新技术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有了满足这些需求的条件,国家也在以资金、政策扶持等手段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出现,不仅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过去拼数量、拼规模、低成本、微利润,如今拼质量、拼设计、拼技术,以创新引领发展。”易建强说。

“过去一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面最广的经济活动。全球主要的科技与互联网公司都站在这个风口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代表说,在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中,中国企业改变了新技术跟随者的角色,转而成为新技术的驱动者和贡献者,与全球合作伙伴协同发展。从共享单车到移动支付,从无人货架到在线学习,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给百姓生活带来惊喜和便捷,也会更广泛、深入地影响各个产业。

“中国创造的基因、机制和动力正在形成”

“当前‘互联网+’正进入新阶段,要求与传统行业、公共领域在知识上、业务上、应用上更深度融合。”马化腾说,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创新科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打破部门和地区壁垒,整合现有的数据平台,分步推进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此外,有规范也要有监管,要加强相关市场机制建设,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包括确定市场的监管主体,防范不规范的企业行为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用户隐私等。

姚劲波表示,未来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将加速融合,带动新服务业变革升级,促进中国快步走上科技强国之路。强化数字经济与新服务业发展,将成为企业、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针对新服务业目前的发展情况,他建议,政府部门可以考虑进一步放开新服务业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推进新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完善人才引留机制,为新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共建共享新服务业大数据系统,重建消费安全秩序等。

“这些年来我们取得了许多突破,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制造要转变为中国智造甚至中国创造,还有一些门槛要过。最根本的,中国创造还需要更多过硬的核心技术,在更多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铸造中国创造的骨架和灵魂。”易建强说,这就要求我们培养优秀的创新团队,提高创新能力,并营造更活跃的创新氛围。

“制造业大国地位的保持,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保证。”范小云说,在继续完善发展壮大中国制造的同时,要以创新引领驱动中国创造,“通过高铁、移动支付等高水平业态,能够看到,中国创造的基因、机制和动力正在形成,这是我们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希望和根本。”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载体。”马化腾说,工业互联网发展带给中国“弯道超车”或者“变道超车”的机会,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体系和经济体系,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新动能。建议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