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评论:为防海南“堵局”就须建跨海大桥?

2018-02-26 17:19:29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为防海南“堵局”就须建跨海大桥?

拿经济舱淡季的打折价格,与一票难求时的头等舱全价比,显然是不公平的,是在调拨情绪。

2018年2月25日凌晨,海口市区再次出现浓雾天气,海口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受大雾天气影响,能见度低,琼州海峡再次全线停航,暂停船舶进出港。海口秀英港、新海港、南港港区内外依然有8000余辆滞留车辆排队等待过海。

此前,就使得游客转向航空,造成了高达上万的机票价格。有媒体称之为天价机票。

 
 

 

“天价”机票其实并不天价

实际上,所谓天价,不过是头等舱的全价票。一万多的是头等舱的原价,都是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核准的,航空公司赚这个钱,是合法合理的。拿经济舱淡季的打折价格,与一票难求时的头等舱全价比,显然是不公平的。

今年春节节后,返程客流激增和雾季影响船舶安全航行,轮渡停航,叠加形成交通压力,使得人们涌向航空。这种突发的、叠加的峰值需求,已经超出了市场机制能力的范围。短期内,市场不可能增加航线、机场,来完全满足这个需求。长期看,市场也无法为这种情况做准备。

至于分散人流、带薪休假,在短时期内还不能实现。在当下,员工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单纯按自己意愿安排假期也就相对困难。从这个意义上,全国一盘棋的长假制度,是通过全国经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停摆,使得单个企业即使不放假,也无法高效运作,甚至无法运行,从而达成企业给员工放假机会成本最小。

不过,从今年春节的情况来看,很多单位的假期都大大超过了法定假期。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休闲意愿增加。这本身是一个符合经济规律的变化。经济学认为: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随着工资水平继续提高,收入的边际效应递减,劳动者就会倾向于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这个时候,劳动者相对于资方的谈判能力会增强。随着休假人流在时间上的分散,中国人的旅行体验会越来越好。

也有文章在劝导旅客不要盲目出游,这也没必要,因为游客滞留事件,并不是长期总量造成的,而是短期突发事件。北京、上海之间航空市场有长期的巨大流量,但市场供给没问题。

某种程度上,海南游客的滞留,恰好是因为淡季时人还不够多。

跨海大桥经济性存疑

琼州海峡的跨海大桥与隧道,多年以来,一直在讨论中,此次游客滞留事件,把这个话题再度推成舆论热点。大型工程涉及国土安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综合考量,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经济性确有存疑之处。

从满足旅游的角度来说,海底隧道或者大桥是可以不建的。因为旅游季节性极强,特别是当下中国长假制度下,更是如此。巨额投资的大桥、隧道在淡季运营效率不足,显然是不经济的。所以,最终还有待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海南改革的力度与深度,大胆突破,才能进一步把海南打造成国际性、常年性的旅游目的地,淡季不淡,修桥修隧道,才能在经济上可行。从这个意义上,不是旅客去多了才造成现在的现象,反而是旅客不够多。

在经济视角之外,游客滞留还有其他层面的问题。既然是市场机制范围之外的事,那么自然需要依靠市场之外的力量。首先是依靠现代技术做事前的防备,把人流、天气情况综合起来,预警、提示游客。当然,更重要的是突发情形下,政府在市场之外积极行事。此次,海南海事局与海口市政府成立临时指挥部,及时对从海南各地不断涌来的客、货车进行分流疏港,甚至与湛江海事局加强协同协作,协调进出港船舶的放行和监管,优先安排客滚船进出港,确保旅客安全过峡。

不过,何时发挥市场之外的力量,这个限度定在哪里,需要讨论。显然,为了出行的游客不堵车,就把财政资金用来修跨海大桥,或者用国家的钱来为游客渡海付费,也是不公平的。

所以,平心而论,并不是所有问题都一定有解决之道,一定应该解决。有些时候,遇上了游客出游遭遇堵车之类的事件,只能是放宽心态,保持素质。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