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春节节俭风尚标志消费观念转型升级

2018-02-26 17:15:28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春节节俭风尚标志消费观念转型升级

作者:钟超

【光明时评】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260亿元,同比增长10.2%。与餐饮零售市场火爆相伴的是,“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缓解。媒体调查发现,春节年夜饭价格亲民,各地餐馆酒店中,8人以下的小桌年夜饭多了起来,许多人将吃剩的饭菜“打包”,将喝剩的酒“拼瓶”带走,节俭、朴素、务实、精简之风扑面。

 
 

 

春节是华夏儿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夜饭也是一年中最讲究、最丰盛的宴席。但讲究不是铺张,丰盛不能浪费。一个时期里,中国人在餐桌上“未富先豪”的现象令人痛心。有关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一度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的口粮。特别是在春节假期的餐桌上,讲排场、好面子、重攀比的消费心理催生了“天价年夜饭”。很多人选择昂贵的餐饮服务,仅仅是用来彰显自身的丰裕财富,从而获得一种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快感。可想而知,这种情形下浪费将无可避免。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以及社会政治生态的焕然一新,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普及。就像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一样,作为消费主体的个人也在经历一场心灵上的“转型升级”,人们开始更多地去反思商品充斥的物化世界,重新打量曾经被忽视的健康、自由、亲情的价值。在越来越多的人眼中,“年夜饭”不再用来炫耀显摆,春节回归亲人团聚的原初内涵,节俭风尚成了春节的“流行款”。

涤除玄览,返璞归真。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适应不用物质符号表达身份价值,这是时代的进步。节俭不是吝啬,而是一种绿色生活理念,是一种追求物尽其用的生活方式,是物质十分丰富、社会足够文明所培育的自我约束。极简主义盛行的北欧,恰恰也是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社会福利保障最充分的地域。在狗年春节,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选择个性化的过节方式,全家人一起看电影、逛庙会、泡温泉,都能成为寒冬里独特的温情回忆。

春节期间,一篇题为《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流行,它谈论的就是物质充裕与幸福体验之间的关系。在今日之中国,倡导节俭风尚既包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美德熏陶,更包括“少则得,多则惑”的善意提醒。或许,从“厉行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的观念变迁,就是一个人从“物的依赖”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进阶之路。

(作者:钟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