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李河君:绝境中活过来就是成功

2018-02-11 16:00:48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2月11日电 在人类历史上,总有一些逆人群而行的先知先觉者、离经叛道者,或者领先于世的拓荒者,躲不开被嘲笑、背负“疯子”或“骗子”之类骂名的宿命。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

李河君就是其中之一。好在他并不“孤独”。

科学界,如哥白尼、布鲁诺者,举世皆知;思想界或哲学界,如苏格拉第、尼采者,也举世皆知。近来,有人盘点民国时期,称那时思想活跃,故“疯子”也多产,如章太炎、辜鸿铭等学界名士,都曾被叫作“章疯子”、“辜疯子”云云;在中外企业界,同样也未能幸免,那些遭受众人嘲骂、奚落的知名商家,很令人唏嘘不已。

比如英国钢铁大王威尔金森。他在产业革命时期,于一片质疑声中建造了第一艘铁船,被人骂为“铁疯子”。他写信给朋友说:“它符合我的一切期望,并且说服了那些不相信的人,这些人的数目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

又如“80后”扎克伯格。他在2017年回到母校哈佛大学为应届毕业生发表题为《创建一个所有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的演讲中,结合自身经历,不无感慨地说,“理想主义是好事,但你要做好被误解的准备。

又如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不知多少次被嘲讽和谩骂,Space X 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一度离揭不开锅只有一步之遥。时至今日,当人们看到人类最大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更不应该忽略马斯克在这个过程所经历的困难,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轨,一些卓尔不群的民营企业家,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先锋姿态出面,语出惊人,“事”出惊人,一开始都处于“弱”势,都不免与抱残守缺的冥顽不化的群体发生“遭遇战”。

比如,马云就被嘲笑过——早先,很多人说他是个“口出狂言”的“疯子”、“满嘴大话”的“骗子”或“马忽悠”。在与全球网络巨鳄eBay过招中,还获得另一别称“狂人”;

李河君呢?

2016年7月2日,在令人期待的“汉能移动能源战略暨全太阳能汽车发布会”上,李河君以幽默的口吻说,“当年做金安桥水电站,全中国都笑话我们;后来做薄膜太阳能,全世界都笑话我们”。此前,他也曾回顾过,“汉能在20多年成长过程当中,一直是在质疑声中成长,从做金安桥到做薄膜,所有人都反对,但是,如果我知道这个事是正确的话,我就会努力去做,不管别人怎么看”。

这就是李河君的企业家精神:豁达、坚定,认准的事必须一干到底,决不屈服于任何困难,决不放弃向最后的胜利冲刺。他在创造汉能“两个传奇”中,“疯子”、“骗子”等嘲骂声始终相随,第一波似已大体告终,第二波还未消停……

明朝思想家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一句格言,很是气贯长虹。他说:“非盘根错节,何以别攻木之利器;非贯石饮羽,何以明射虎之精诚;非颠沛横逆,何以验操守之坚定”。遭受嘲骂是一种“颠沛横逆”,濒临绝境则是另一种“颠沛横逆”。

李河君在创造汉能“两个传奇”中,也恰恰经历了两次“濒临绝境”。

1994年,李河君下海创业几年赚了七、八千万元人民币之后,始入水电行业;2002年,则转战云南金沙江。当时,没有任何一家民营企业做过百万级千瓦的水电站,但他敢冒风险,一口气签下了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中的6座百万级千瓦水电站建设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约1400万千瓦、总投资高达750亿,最后几经博弈只保住了其中的金安桥水电站项目。

接着,便是漫长的八年征程。期间,李河君顶住了潮水般的质疑,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偏见和偏激行为,顶住了大坝截流时洪水肆虐的严峻考验,顶住了海拔超过两千米高原作业的艰难,顶住了命悬一线的资金拮据……

李河君曾回忆说,“为了应对高峰时每天1000万元的投入,汉能把前些年建设的效益好的优质电站一个一个地出售,这些项目都凝聚了汉能人的心血,其中最可惜的是青海尼那水电站——汉能在2003年以12亿元收购,当时已并网发电……”

在最困难的时候,李河君拿出了那股子决战到底的拼劲、狠劲:一面把汉能多年积攒下来的风险准备金全部投了进去,一面动员全体员工使出千方百计,吞下千辛万苦,不吝千言万语,四处借钱,多方凑款,连亲朋好友的钱、自家积蓄的存款……都纷纷向金安桥汇聚,终于突破了资金瓶颈,躲过了一劫,经受住了第一次“濒临绝境”,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一座全球最大的比葛洲坝还大10%的民营水电站,就这样历时10个年头、8个整年以及投资超过200亿而“非常形象”地屹立于金沙江上。那江水滔滔,可是劫后余生的咏叹?还是决胜斗志的豪唱、企业家精神的欢歌?

金安桥水电站落成后,李河君没有停下来,也停不下来。不断地“做大做强做优”,已使他永远放弃了自我叫停。他,又用了差不多8年时间,移师深耕薄膜太阳能和移动能源领域。从2009年起,他又几乎把自己10多年在水力发电项目投资后的收益,全部“砸”到薄膜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和装备制造上,累计投入达上百亿美金,率先占领了全球该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制高点。

由于这个“汉能传奇”的人类意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等,显然非头一个“汉能传奇”能够等量齐观。因此,挑战性也一定更大,摆在汉能人面前也一定不会是一马平川。李河君常说,“汉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历练,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其实,此话更道出了另一层意思,“汉能要获得前所未有的成长,也必须经历前所未有的历练”。

2015年5月20日,在香港上市的“汉能薄膜发电”股价持续上涨以及李河君个人财富一度超过王健林、马云而成为新的内地首富后不到两个月,突然遭到恶意做空,短短20分钟,股价断崖式下跌,超过1400亿港元市值顿时蒸发,随之而来的是公司持续超过两年被强制停牌,一时间,各种嘲讽挖苦、各种“见势不妙”铺天盖地而来……

面对又一次“濒临绝境”,李河君决不放弃,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依然坚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他在接踵而至的数百个“新的一天”里,不负苍天,痛定思痛,坚持到绝处逢生,坚持到“上帝伸出援手那一刻”,修炼得更加宽厚、包容、淡定。

他在事发当年9月29日汉能21周年司庆讲话以及2017年“520”事发两周年以“反思与成长”为标题的总结讲话中,毫不回避汉能自身存在的不足、短板和问题,比如“转型太快,管理跟不上”,“风险管控意识不强”、“金融人才短缺”等等,逐一进行反思,并给出了明显经过深思熟虑、统盘筹划的系统变革方案。

熟悉汉能的人,可能都已强烈地感受到,“此汉能非彼汉能”。两年多的停牌,不但没能停下李河君率领汉能人前进的脚步,反而促使他们彻底把重心放到应用产品的开发和市场上来,增加公司的自我造血功能,一步步地朝向战略目标,行走得更加心无旁骛、更加专心致志、更加稳健和快捷了。正是在逆境中,整个汉能的经营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两年多来,李河君带领整个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五大变革”(文化变革、人力资源变革、流程变革、战略管理变革和财经变革),致力构建“十二大核心能力体系”(文化传承、战略、核心技术、人力资源、产品研发、品牌营销、供应链、财经、知识产权和标准、大数据、客户服务、项目管理),以及“八大竞争壁垒”(技术壁垒、标准壁垒、规模壁垒、品牌壁垒、速度壁垒、产品差异化壁垒、低成本壁垒和多环生态圈壁垒);他还提炼了命名为“五大心经” 的汉能核心价值观(使命认同、诚信、客户为核心、持续变革与创新、自我反省),与调整后的“司训十八条”统称为汉能“518文化”;

此外,他在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愿景、商业模式以及实施路径、组织保障、机构设置、人才配备等关键细节的基础上,又向全体员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量身定制了“三强三快”制胜法宝,即“强矩阵、强考核、强激励”和“执行快、学习快、改错快”,进一步强化了队伍建设和决胜能力。

……

李河君已明显集聚了汉能在所在行业、所在领域决定乾坤的力量,真的叫“独见弘美”。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企业家精神的根本指向是敢于为成功和胜算而战。因此,必须有一种英雄气概、必胜气概。企业家如果缺乏英雄气概、必胜气概,不能以豪情奔放的雄图激励自己和他人,用“最后的坚持”去争取“最后的胜利”,那就根本无所谓企业家精神。为了最后的胜利,企业家可以对一切流言蜚语、一切嘲骂和毁谤、一切强加于人的磨难和非难……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从而在直抵胜利、成功目标之途让企业家精神产生溢出效应,沉淀为全社会的宝贵财富——这才是企业家最应致力“生产”的优质资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