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韩国出台新政策 剑指中国这个行业!网友却没怒怼

2018-02-04 18:30:4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过去几年,各大电视台涌现出一大批以真人秀为主的综艺节目。形式新颖、笑点不断,观众们看得不亦乐乎。

  慢慢地,有人发现,国内很多综艺节目,都能在韩国找到原版。于是,国内综艺节目就被贴上了“山寨”的标签。

  虽然有不少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越来越尊重版权,并支付版权费,但依然有人设法取巧。

  在中国综艺节目多次被质疑“抄袭”后,最近,韩国终于“放大招”了。

  韩国立法,保护知识产权

  2月1日,《环球时报》援引韩国YTN电视台报道称,由韩国国民之党议员李东燮提出的《文化内容产业针型阀修订案》和《音乐产业振兴法修订案》1月30日在国会获得通过。

  报道称,国外电视台频繁抄袭韩国综艺节目,对此韩国制作方却几乎束手无策。该法案的出台是为保护韩国电视节目和音乐产品等的知识产权,并“点名”是对中国“山寨综艺”的“狠招”。

  韩国出台新政策,剑指中国这个行业!但这次网友却没怒怼

  YTN电视台称,相关法案将从今年7月30日开始实行。届时,为杜绝国外继续抄袭韩国文化产品,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可依据该法律,向外交部等其他中央行政机关提出协助要求,进行跨部门协同合作。李东燮表示,“中国正在(文化产品和音乐知财产权上)积累经验,追赶着韩国”,希望通过这次的法案,以多部门协作方式解决问题。

  据了解,这次法案是韩国近期一系列实施的文化产品保护措施之一。韩国《体育京乡》此前报道称,李东燮还曾提出过《游戏产业振兴法修订案》,已从2017年6月开始实施,而该法案也剑指中国,旨在防止来自中国黑客辅助软件袭击韩国游戏市场。

  多个爆款综艺被韩媒点名“抄袭”

  2012年底,湖南卫视买入韩国MBC电视台《我是歌手》的版权,这款音乐综艺很快成为了国产音乐综艺的一张王牌。此后浙江卫视和湖南卫视又分别从韩国购入《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等节目的制作版权,都大获成功,每次高达几千万的版权费用也让韩国电视台尝到甜头。

  韩国出台新政策,剑指中国这个行业!但这次网友却没怒怼

  被质疑“借鉴”的中国综艺表(图片来源:李东燮议员室)

  但从2016年开始,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明确限制了引进境外版权模式的数量,韩国质疑中国综艺抄袭因此开始大量出现。

  韩国出台新政策,剑指中国这个行业!但这次网友却没怒怼

  MBC在节目中公开指责上海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抄袭《无限挑战》。湖南卫视另一档星素搭配类音乐节目《我想和你唱》则涉嫌抄袭SBS的《Fantastic Duo》,其中的节目创意、舞美造型以及部分素人的人设都被质疑与韩版完全相同。最具代表性的质疑还有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厅》,两款综艺被质疑“借鉴”了韩国知名制作人罗英石打造的韩国人气综艺《三时三餐》和《尹食堂》。

  另外,据《参考消息》报道,爱奇艺于今年年初推出、现仍在网上热播的《偶像练习生》,日前被M.net电视台发声明公开“怒怼”,认为其抄袭了该电视台的综艺节《Produce101》。

  韩国出台新政策,剑指中国这个行业!但这次网友却没怒怼

  ▲M.net电视台声明截图

  针对韩国媒体指名道姓的“责问”,爱奇艺方面尚未做出任何回应。

  面对法案通过和韩国方面的批评,中国网友不但没有护短,反而纷纷表示支持和反省:

  韩国出台新政策,剑指中国这个行业!但这次网友却没怒怼

  韩国出台新政策,剑指中国这个行业!但这次网友却没怒怼

  韩国出台新政策,剑指中国这个行业!但这次网友却没怒怼

  光明网:希望中国电视产业从业者能知耻后勇

  

  

  对于韩国这次立法,2月1日,《光明网》-时评频道发布评论员文章称,电视节目的制作投资巨大,需要有相对成熟的模式保障收视率。但中国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良性的产业链条能够支持电视节目对成功模式的探索。前期的点子、调研、模拟,乃至制作节目中需要的道具制作,都处于缺位或落后的状态。

  

  韩国出台新政策,剑指中国这个行业!但这次网友却没怒怼

  韩国因为与我国文化上的相似性,以及在娱乐产业的领先发展,成为我国电视人的重点学习对象。九十年代,我们的电视节目也曾有过不少“借鉴”“山寨”,但还是努力地进行了一些本土化改造,而现在的一些节目,除了没有用韩国明星、韩语,可以说是全盘照搬。

  一份智力成果所付出的艰辛不分国界,这样轻易就被拿走,韩国的制作方的无奈、愤怒可想而知。有从事法律专业的网友留言,从业之后才真正感到知识产权维权的难度之大,更何况是这种跨国的行为。

  综艺节目发展至今天,硬件已经不是制作的重点难点。而我们的制作人却在对“爆款”的畸形追逐中,浮皮潦草地去模仿一些舞美、背景、玩的游戏、唱的歌曲,让节目最终变成明星卖人设、展现虚假生活的舞台,失去了它最动人的真意。

  光明网评论文章称,《文化内容产业针型阀修订案》和《音乐产业振兴法修订案》生效之后,今后的抄袭事件不再是“躺平任嘲”就可以蒙混过关,而是可能会成为外交事件。试想,到时候中国综艺节目的抄袭行为屡屡被韩国外交部门提起抗议,无论如何都并显得不那么“好看”。希望中国的电视产业从业者能知耻后勇,真正把功夫花在节目原创上,而不是四处模仿、炒作明星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