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农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今年将完成确权

2018-01-26 11:39:20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农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今年将完成确权,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等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今年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分两路全方位推进,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承包关系方面,将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全面完成确权颁证登记等;土地征收等三项改革方面,将逐步扩大试点,加快法律修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等。专家表示,各项土地改革的试点目前仍有很大空间,未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旅游观光、养老度假等新产业新业态都需要用地,2018年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深化阶段的转折年。

多位专家告诉记者,今年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包括两大部分内容,首先是涉及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部分,包括要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平等保护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经营权可以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从落实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根据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实测承包地面积15.2亿亩,已经超过二轮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确权面积达到11.1亿亩,占二轮家庭承包耕地账面面积的82%。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表示,今年全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全面结束,为未来推动“三权”分置,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承包期30年和完善相关制度,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据悉,在完成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今年要加快数据汇交,实现承包地确权登记信息应用平台初步运行。其中包括加快国家级确权登记数据库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模块,强化技术支撑,初步实现信息应用平台的运行,推进农村承包地管理信息化。

今年土改工作的第二大部分是继续深化相关改革试点,包括逐步扩大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三块地”改革试点;加快土地管理法修改;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建设等。

“根据试点延期的部署,今年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三项改革试点将继续实施,各地还有很大的尝试空间,毕竟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养老度假等新产业新业态都需要用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目前我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在流转,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土地流转面积的增长不会太快。农民也需要土地,而加强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才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告诉记者,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人地关系,需要做足做活“三块地”的改革,其中制度供给与创新必不可少。

据悉,为了统筹推进相关改革,今年政府将对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进行完善。首先要推动有条件的试点地区纳入国家确定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自治改革等试点;其次要研究制定规范处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及深化改革需要的确权登记颁证政策,做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房屋的不动产权证书应发尽发;还要优先在试点地区安排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土地整治后的优质耕地应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等。此外,今年“三块地”的试点工作,要按照农民在征地和入市中分享收入大体相当的原则,完善调节金征收制度,还要支持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转税费制度的研究和探索。记者 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