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济学家到底是干什么的?

2017-02-04 22:25: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哈福德:凯恩斯曾经感叹:期待有那么一天,经济学家能够成为“像牙医那样谦卑、能干的人”。

更新于2017年2月2日 05:48 英国《金融时报》 蒂姆•哈福德
长大以后,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经济学家?在今年伊始的几周时间里,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令人尴尬。
英国央行(BoE)首席经济学家安德鲁•霍尔丹(Andrew Haldane)因将经济学家比作天气预报员而登上新闻头条。唉,这不是一个恭维经济学家的对比:霍尔丹提到了1987年10月迈克尔•菲什(Michael Fish)在英国电视台黄金时间做出的声名狼藉的预测,他不假思索让观众放心,不会有什么飓风,因此“不必担忧”。之后,一场暴风雨导致英国18人、法国4人死亡。
但如果经济学家真的像天气预报员,那么教训是,他们应该继续努力预测。气象学家的工作不好干,但他们干得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每天50万次天气测量和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模拟。或许经济预测也应该效仿这种方法。就目前而言,许多严肃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傻子和骗子才会进行经济预测,真正的经济学家的工作完全不同。
那么经济学家的工作到底是什么?经济思想史家贝亚特丽斯•谢里耶(Beatrice Cherrier)指出,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寻找一种理想的比喻。在19世纪,经济学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伦理学,还有一部分是人文科学。后来,经济学家喜欢自比为物理学家,借用了物理学的行话、方法论和数学。随着原子分裂后物理学成为一门令人敬畏的学科,经济学家必定也想要寻求同样质量的洞见,更别提声望和资金了。
经济学是否真的因借鉴物理学观念而变得更强依然存在争议。一些评论人士称,经济学家应该拥抱心理学观念。其他人干脆说,经济学家借用了不适当的物理学理论,而如果他们使用更现代的技术工具,他们就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还有一种观点是,经济学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实践型学科。按照这个逻辑,最著名的提议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随口说的一句话:期待有那么一天,经济学家将是“像牙医那样的谦卑、能干的人”。
对我来说,谦卑和能干听起来还不错,而且从其他方面来说牙科似乎也是个不错的榜样。牙医不会预测今后十年里你可能有多少龋齿问题;他们告诉你要用牙线,而且别喝碳酸饮料。牙医知道,他们的工作不是预测,而是预防或解决问题。
但英国皇家文艺学会(RSA)的项目总监托尼•格里纳姆(Tony Greenham)最近宣称,凯恩斯完全错了。他说,牙医建立在客观科学基础之上,但经济学不是:经济分析应该包含打破思想流派,在随后必须投票做出选择的公众面前辩论观点。格里纳姆当然有一定道理。经济学永远不会成为硬科学,因此始终存在辩论的空间。大多数经济决策会产生赢家和输家,每一方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
然而,如果牙科提供了一种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循证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不确定格里纳姆建议经济学家不要采用这种方法是否明智——除非真的没有任何希望。
数位领先经济学家都说,经济学应该更贴近实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尔•罗斯(Al Roth)表示,经济学家应该像工程师一样。罗斯设计了让学生与学校、以及肾脏捐献者与接受者相匹配的体系。他的观点是,在设计此类体系的时候,仅勾画出框架还不够——对物理学家或经济理论家而言做到这样或许就够了——还需要把细节填充完整。

与此同时,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最近在芝加哥发表了享有盛名的“埃利演讲”(Ely Lecture)。迪弗洛虽然过于年轻而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在经济学界很受看重。她认为,经济学家应该像管道工那样工作,或者至少“我们中应该有一些人花部分时间做部分那样的工作”。
对迪弗洛来说,管道工的工作比工程还要实际:管道工不仅必须安装系统,而且还必须随时观察,在出现明显泄露和堵塞的时候进行修补和疏通。在理论上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可能在实践中微不足道,反之亦然。
因此或许我应该是气象学家、牙医、工程师或者是管道工——或者像其他人建议的那样,应该是心理学家、流行病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或者数据科学家?当然,关于经济学美妙又讨厌的事情是,当我们努力理解身边令人目眩的经济互动的时候,所有这些方法(以及其他方法)都能提供一些启发。难怪经济学如此有趣,又如此难做好。
在我考虑所有这些职业建议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比尔•菲利普斯(Bill Phillips)。菲利普斯1914年出生于新西兰一个农民家庭。他通过函授学习了工程学,挖过金矿,捕过鳄鱼,还是战争英雄。他研究了社会学,但后来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当了经济学教授。他撰写了或许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最广的宏观经济论文,文章描述了“菲利普斯曲线”。他学了多种语言,后来又痴迷上复杂的动态系统和中国经济。他还创建了首个展现英国经济的计算机模型。那是一台液压计算机——一个利用管道工程设计的平衡系统。
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