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各国央行政策空间正在缩小

2016-03-25 13:55:31 信息来源: 经济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近日警告说,全球各国央行的政策空间正在缩小,长期的负利率政策充满变数,市场对全球央行的信心首次出现下降。

《经济日报》报道,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发表的季度报告说,如果利率在零以下进一步下降,或者长期处于负值,很难预测个人或金融机构将如何反应。尽管负利率已经影响到银行,但尚未像常规降息那样影响到企业和家庭。

报告说,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对金融部门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受负利率冲击的主要是银行,银行还未将降息的大部分成本转嫁给客户。未来“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运营模式或将受到质疑”。更直接的是,负利率会影响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长期储蓄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从而对其运营模式也带来质疑。报告还指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如零售存款并未受到这一政策影响,瑞士一些抵押贷款利率“反而出现上升”等。

近年来,国际清算银行曾多次警告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以及给央行恢复经济增长造成的负担。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是目前实行负利率政策规模最大的央行,其他还包括瑞士央行、瑞典央行和丹麦央行。报告说,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冒险越久、越深,就越可能产生反作用。国际清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伯里奥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条件极其宽松,但改革进程却缓慢。各国央行已经被拖累太久,能够用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越来越少。

根据报告,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背后有三大诱因,除了央行政策操作空间持续收缩外,还包括危机造成生产力增长放缓,以及全球债务存量持续增长。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债务总额持续攀升。2009年以来,新兴经济体以美元计价的债务已经翻一番,达到了3.3万亿美元。目前全球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0%,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2007年的水平。报告认为,债务大幅增长侵蚀了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因为资源配置到了不合理的领域。如果国际金融危机再次爆发,资源错配的影响会持续,影响继续恶化。最终,生产力增速下降,导致偿还债务更加困难。“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全球流动性缩紧可能给一些国家的稳定带来风险,尤其是那些金融压力较大的国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