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本月料维持观望
2016-03-04 14:33:07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3月15日至16日,美联储将召开最新一次的货币政策例会。作为本次会议前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周三出炉的褐皮书整体偏“鸽派”。该褐皮书在肯定1月初至2月下旬美国大部分区域经济活动保持扩张态势的同时,也关注到不同地区间和不同行业间呈现的差异化趋势。与此同时,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对本国能源行业的拖累还在加深,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如此,美元走强和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对出口的打击也不容忽视。由于此份褐皮书言辞谨慎,且对经济下行风险着墨颇多,市场普遍认为3月加息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在美联储去年12月果断开启加息周期之后,不少分析就预测美联储这条加息之路不会平坦。果不其然,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下行和市场波动,美联储也犹豫了。在上月中旬公布的1月会议纪要中,美联储不惜用14次“不确定”、12次“下行风险”或是“下行”,表达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当时就有分析认为,3月份加息的门槛正在变高。大半个月过去了,最新褐皮书仍散发着浓浓的“鸽派”气息,这或许意味着3月份美联储“出手”的概率进一步降低。 作为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的重量级刊物,褐皮书通过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阶段性的摸底调查,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提供权威的参考依据。最新一期的褐皮书除了肯定经济继续扩张、劳动力市场改善之外,却将重点投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化表现上。褐皮书显示,里士满、旧金山、克利夫兰等7个地区的经济实现温和或微弱增长,圣路易斯和波士顿地区经济表现不一,纽约和达拉斯地区经济活动持平,而堪萨斯城地区经济出现微弱下滑。从行业看来,大多数辖区消费者开支增加,房地产市场活跃,但受美元汇价上升和全球经济前景转弱影响,多数地区的制造业复苏动力不足,能源行业更因国际能源价格持续偏低面临不景气。褐皮书还特别指出,美联储决策者可能不会在本月会议上再次升息,因为他们将继续评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市场紧张状况和通胀预期下降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褐皮书出炉的当天,素有“小非农”之称的美国ADP就业数据竟意外向好,2月份新增就业人数重返20万人上方,显示美国市场持续转暖,这无疑对于即将于本周五发布的2月份非农就业报告增添了利好。只不过与褐皮书相比,“小非农”对加息预期的提升作用明显不够。目前市场上,预计美联储3月份将“按兵不动”的仍是大多数。这部分观点认为,美联储去年底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就业数据,但实际上就业数据是滞后指标,其他例如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个人消费和收入、零售业和生产领域的众多领先和同步数据均表明,虽然今年前两个月美国经济数据有所好转,但仍处于相对低位。近来,虽然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反弹,带动美国国内物价回升,但当前通胀指标离美联储制定的目标值仍有明显差距,更何况在外部风险上升的当下,仓促启动加息可能会放大经济下行风险。 根据高盛研究团队的最新预测,美联储加息可能要等到6月份,并且近来投资者的关注点已经发生转移,从何时加息转移到一旦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会否实施负利率上面来,这反映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花旗银行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斯蒂芬·魏廷(Steven Wieting)也认为,美国经济目前仍较为疲弱,市场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忧虑仍未消退。在其看来,美国经济目前面临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数据的预期是合理的,市场的忧虑也是有必要的。即便美国经济数据持续改善,美联储也不一定会在3月份会议上选择加息,因为美联储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与上述观点恰好相反,德意志银行纽约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斯洛克(Torsten Slok)在周二的报告中写道:“美联储若正视近期的数据,他们就应该在下一次的会议上提高利率。”该报告称,制造业活动、工厂就业岗位、消费者支出以及通胀都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