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2019-12-14 19:34: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2月13日晚,央视新闻发布消息,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12月13日晚2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绍中美经贸磋商有关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据央视新闻消息,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5.51 +0.92%,诊股)、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同时,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中方认为,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处理两国经贸关系必须从大局出发,达成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将在经贸、投资、金融市场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本协议总体上符合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以及自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协议相关内容的落实,将有助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更好维护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华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护中方企业在对美经贸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中方企业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化、商业化原则,增加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进口优质、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顺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加强经贸领域的合作,有效管控和解决经贸领域的分歧,促进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本协议有利于增强全球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为正常的经贸和投资活动创造良好环境。

  双方约定,下一步双方将各自尽快完成法律审核、翻译校对等必要的程序,并就正式签署协议的具体安排进行协商。

  协议签署后,希望双方能够遵守协议约定,努力落实好第一阶段协议相关内容,多做有利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和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事情,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

  扩大中美贸易合作不会影响其他贸易伙伴的利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首先要看到,扩大中美贸易合作,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能源、制成品、农产品、医疗、金融等领域扩大自美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进口,能给中国消费者带来购买更便利、价格更实惠、种类更丰富的体验。

  还要看到,扩大中美贸易合作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扩大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在满足国内企业生产需要的同时,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更高水平上进行更有效投资。扩大自美服务进口,也有助于国内服务业企业提升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是美国的重要出口市场,扩大中美贸易合作对美国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大豆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棉花第二大出口目的地。通过页岩油气革命,美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大幅提高,也需要开拓国际能源市场、增加能源产品出口,扩大中美能源领域合作也是美国的现实选择。

  需要强调的是,扩大贸易合作必须基于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美方需要保障供给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满足中国相关监管要求。中美两国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市场空间在这里,只要美国的产品和服务适销对路,能够满足中国老百姓(64.00 -0.03%,诊股)的需求,扩大自美进口也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同时,中国国内市场庞大,对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欢迎各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平等竞争,扩大中美贸易合作不会影响其他贸易伙伴的利益。

  美方已经承诺将取消部分对华拟加征和已加征的关税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取消关税是中方在经贸磋商中的核心关切,双方就此问题达成了一致。随着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美方已经承诺将取消部分对华拟加征和已加征的关税,并且会加大对中国输美产品关税豁免的力度,推动加征关税的趋势,从上升趋势转向下降趋势,这是个承诺,是肯定的。据我了解,今天美方也在举行新闻发布会,估计美方会宣布相关信息。

  至于中方关税的情况,美方现在已经承诺将取消部分对华产品的加征关税,同时会加大对中国输美产品关税豁免的力度。美方的承诺我已经向大家作了介绍,中方希望美方能够切实地履行承诺。同时,中方也将相应考虑不实施原计划在12月15日生效的拟对美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这是双方在第一阶段协议中就关税问题达成的共识。

  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这次中美双方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将是一个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协议,其中《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章节集中体现了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关注。这个协议的实施,首先将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农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因为中国每年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量也很大。

  在谈判过程中,中方始终坚持自身合理诉求,经过反复磋商,美方近期先后公布了允许中国自产熟制禽肉、鲶鱼产品输美的最终规则,中国成为继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国之后有资格向美国出口自产原料熟制禽肉的国家,也是目前全世界有资格向美国出口鲶鱼的三个国家之一。

  此外,美方还同意公布中国的香梨、柑橘、鲜枣输美监管通报程序,允许这些产品向美国出口,并在协议中就尽快解除中国输美水产品自动扣留等作出了积极承诺。这其中有些问题已经谈了十多年了,这次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这些成果将会对我们相关产品的输美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我国农业行业扩大对美国的出口,为我国农民和产业界争取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其次,毫无疑问,实施这个协议,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也会大幅度增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我们整个农产品贸易额达到了2168.1亿美元,其中进口额是1371亿美元,2018年一年就增长了125亿美元。进口额占到全球农产品贸易额的1/10。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强劲的,进口会进一步扩大。

  中美同为农业大国,两国农业的互补性是非常强的,可以说中美是天然的农业合作伙伴,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经贸摩擦之前的正常年份,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一直稳定在一个很高的规模上。比如,2015年至2017年,每年中国从美国平均进口242亿美元农产品。受加征关税影响,2018年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到162.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2.7%。今年1-10月份,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达到10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0.8%。协议的达成和实施,将会解决两国在农产品和食品贸易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将会消除很多分歧,也会为解决两国长期关切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这个协议实施以后,我们大幅度增加自美国农产品进口,毫无疑问,这有利于填补我们国内农产品供求缺口。比如大豆,我们现在一年进口的大豆在9000万吨左右,85%左右要靠进口。今后从美国扩大进口的一些农产品,还是我们当前稳定国内市场急需的产品;比如猪肉、禽肉等,我们最近宣布解除了对美国禽肉输华禁令。毫无疑问,这些产品的进口不会对我们的国内农业产生冲击。

  协议实施以后,我们会从美国进口一部分小麦玉米,也包括大米,实际上这些年以来,我们每年都从美国进口一些小麦和玉米,但是数量严格控制在关税配额范围之内,数量是很有限的。中国自国际市场进口小麦、玉米和大米,主要还是适度调节国内余缺。

  总之,我们会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中美协议《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章节充分贯彻了两国元首在阿根廷和大阪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体现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深化中美农业合作,强化农业在双边关系中的重要支柱作用。

  打击盗版和假冒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美双方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在几个方面达成共识,包括商业秘密保护、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专利有效期延长、地理标志、打击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的盗版和假冒、打击盗版和假冒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打击商标恶意注册,以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执行和程序。

  我想强调的是,双方相向而行所达成的上述共识,符合中方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改革方向,有利于保护创新,有利于国外知识产权更多地进入中国,符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实际上,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是我们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