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信明明: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2019-07-26 20:20:2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报告要点

  7月欧央行利率决议维持三大政策利率不变,但却表达了对通胀目标的重视,隐含降息的暗示。考虑到欧元区疲弱的制造业和经济,相对固化的低通胀水平以及全球宽货币政策联动,如果没有一定力度的刺激,欧元区通胀难见明显改善。因此,为了实现其通胀目标,我们预测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7月利率决议维持三大政策利率不变,但隐含了降息的暗示。此次会议继续维持之前的三大政策利率不变,德拉吉称未就降息的规模进行讨论。但决议中还强调:“由于实际和预测的通胀都长期低于目标,理事会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采取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应地,如果中期通胀前景继续达不到其目标,理事会将决心采取行动,使用合适的政策工具,使通胀持续向目标移动”。利率决议暗示如果通胀继续维持弱势,将果断采取更合适的政策工具,大概率是降息。

  德拉吉表态更偏鸽派。德拉吉认为,地缘政治因素、保护主义和新兴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抑制了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胀压力减小,通胀预期指标有所下降。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程度的货币刺激。劳动力成本上升向通胀的传导却比预期中要慢得多,对经济走势和货币市场的分析表明,宽货币对通胀持续向2%的目标收敛至关重要。

  欧元区经济内忧外患,经济承压。2018年以来欧洲内部政局不稳,英国脱欧一波三折、法国经济受“黄马甲”运动重创,意大利深陷债务危机。全球贸易及制造业低迷状态成为欧元区经济下行的主要外部因素。2018年以来欧元区制造业订单减少,产能利用率回落,工业生产下滑,拖累经济走弱。消费、进出口同样不容乐观。消费的变化滞后于制造业,短期内仍然有所支撑,但长期走弱的趋势难以避免,今年以来疲态已现。另外,随着全球经济走弱,蛋糕变小,贸易近乎负和博弈,贸易摩擦四起,各国争相降息转嫁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欧元区通胀本身就有自然回落的趋势。

  经过了长时间的量化宽松,发达经济体普遍存在“低失业+弱通胀”的现象。当前美国、日本、欧元区均面临长期“低失业+弱通胀”问题,短期、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偏离了经验的轨道。在这种环境下,温和的刺激难以起效,不足以让欧元区通胀发生明显变化。如果欧央行不开启更大规模的刺激,通胀目标大概率难以实现。

  债市策略:欧央行的利率决议大致符合市场预期,释放了更加宽松的信号:如果通胀继续维持弱势,将果断采取更合适的政策工具刺激通胀向目标移动。结合当前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考虑全球货币政策联动,我们预计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从经济和通胀的角度看,欧元区经济内忧外患,外部因素有全球经济走弱、局部贸易摩擦、英国脱欧,内部因素有制造业加速走弱,部分成员国国内矛盾激化,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如果没有一定力度的刺激,通胀难见明显改善。从全球博弈的角度而言,经济下行周期的纳什均衡将会是全球降息,如果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也走向降息,全球货币政策联动,欧央行没有不降息的理由,因此我们预测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正文

  利率决议:利率未变,措辞偏鸽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欧央行此次会议将释放宽松信号,9月降息概率更大,本次利率决议大致符合市场预期。德拉吉此前已暗示刺激措施即将来临,市场普遍认为欧央行7月会议将释放更加宽松的信号。但是针对何时降息,市场看法不一,多数人认为9月概率更大,部分认为7月就会降息。但是,随着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以及欧央行7月疲软的PMI初值,市场对欧央行7月的利率决议似乎又有所期待。在本次利率决议中,虽然德拉吉的发言显得比前次更加鸽派,但是并没有超预期的降息出现。

  6、7月份利率决议对比

  7月利率决议维持三大政策利率不变,但隐含了降息的暗示。此次会议继续维持之前的三大政策利率不变,德拉吉称未就降息的规模进行讨论。但决议中还强调:“由于实际和预测的通胀都长期低于目标,理事会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采取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如果中期通胀前景继续达不到其目标,理事会将决心采取行动,随时使用合适的政策工具,使通胀持续向目标移动”。利率决议暗示如果通胀继续维持弱势,将果断采取更进一步的政策工具,大概率是降息。

欧央行是否会跟随美联储降息?

  德拉吉表态更偏鸽派

  德拉吉在北京时间晚8:30重申了欧洲央行的政策声明,而后就经济、通胀、货币以及货币政策与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的协同发表了看法。主要观点如下:

  制造业压力仍大,就业和工资支撑中期经济和通胀回暖,温和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予以支持。德拉吉对于经济的表述相比于6月变化不大,尽管进一步的就业工资增长依旧是经济回暖的支撑力量,但全球增长动力减弱和国际贸易疲软仍对欧元区前景构成压力。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保护主义和新兴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抑制了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胀压力减小,通胀预期指标有所下降。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程度的货币刺激措施,以确保相对平稳的经济条件,支持欧元区的扩张、国内价格压力上升,从而在中期内推动整体通胀水平的提高。德拉吉认为全球贸易对制造业影响很大,但是欧元区的就业和工资仍然向好,财政和货币政策也会温和扩张以保证经济增长。

  核心通胀当前仍低于目标,年底有望再次上升。虽然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和趋紧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向通胀的传导却比预期中要慢得多。预计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强劲的工资增长和经济扩张下,潜在的通胀将会上升。包括即将在9月推出的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 III)在内的货币政策措施将有助于维持适宜的银行贷款环境,帮助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总的来说,对经济走势和货币市场的分析表明,宽货币对通胀持续向2%的目标收敛至关重要。

  欧元区经济走弱,前景堪忧

  欧元区内忧外患,前景堪忧

  2018年以来欧洲政局不稳,欧元区经济内忧外患。“黄马甲”运动给法国经济带来重创,民众对收入的不满也日益显现;意大利历届政府为讨好选民,盲目扩大政府预算为选民增加福利,超过了可持续的财政政策的承受能力,如今深陷债务危机,面临欧盟罚款。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同步性却在增强,全球贸易及制造业低迷状态成为欧元区经济下行的主要外部因素。

  英国硬脱欧风险上升,欧元区经济面临冲击。欧元区与英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英国硬脱欧,将给欧元区经济带来重创。英国脱欧进程一波三折,各党派之间、英国与欧盟之间意见并不统一。在距离脱欧最后期限不足100天,英国新任首相约翰逊上任组阁,他表示要在10月31日之前带领英国脱欧,“没有如果,没有但是”。新首相的上任无疑增加了英国硬脱欧的风险,为欧洲经济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欧元区经济承压,制造业明显下行

  GDP走弱趋势明显,制造业、非制造业景气分化。从欧元区整体以及主要国家经济运行情况来看,2018年以来经济出现明显的走弱,GDP进入下行区间,从2017年四季度的高点回落:欧元区实际GDP同比增速从2.7%回落至2019年一季度的1%,德国从2.2%回落至0.6%,法国从3%回落至0.8%。从结构上来看,制造业快速走弱拖累欧元区经济,而服务业景气虽然有所下滑,但是相比之下回落不多,市场对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信心也出现分化。从历史上看,制造业作为经济的拐点意义十分明显,往往先于非制造业走弱,非制造业随后也会跟随制造业出现趋势性下行。

欧央行是否会跟随美联储降息?

欧央行是否会跟随美联储降息?

  制造业订单减少,产能利用率回落,工业生产下滑。欧元区制造业生产指数当前仍保持相对稳定,但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制造业订单和生产均出现快速的下滑,其走弱幅度大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产能利用率方面,欧元区总体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小幅走弱,由去年9月84%的高点下降1.4个百分点到今年6月82.6%。德国方面则不那么乐观,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从去年9月88%的高点回落2.6个百分点至85.4%。尽管如此,德国财长肖尔茨对德国经济仍然保持信心,认为当前并未处在危机当中,不会讨论减税,政府在公共投资方面并不缺乏资金;德国的银行在减少风险上已经取得了进展,明年经济增速将会有所改善。

欧央行是否会跟随美联储降息?

  消费和贸易不容乐观

  消费短期仍有支撑,但长期将跟随经济走弱。经济下行期的转折点往往先反映在制造业。消费与居民收入关系较为密切,并不会紧随制造业变化,只有当制造业的景气不断下滑,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或降薪,失业率上升时,居民收入端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感受,消费才会显著受到抑制。因此消费的变化滞后于制造业,短期内仍然有所支撑,但长期走弱的趋势难以避免。自2018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开始趋弱,时至今日,消费也已经出现了走弱的苗头,选取房价和零售两个变量来看,房价增速年初出现转折,今年以来零售销售增速的中枢也有所下移。

  贸易不确定性是欧元区经济的重要威胁之一。欧元区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较高,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40%。尽管二者在GDP的核算中大致相互抵消,但出口和进口对应不同产业和商品,外贸的走弱将对欧元区经济施加结构性的影响,让经济中原本的分工变得相对不平衡,从而引发经济整体走弱,而当前贸易格局并不乐观。一方面,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经济蛋糕变小,全球贸易近乎负和博弈,导致贸易保护抬头,局部贸易争端有所激化。另一方面,各国央行也是争相降息,为本国出口创造有利条件,向其他国家转嫁需求。尽管德拉吉反对竞争性货币贬值,但是全球降息最终会形成纳什均衡。本次欧央行保持耐心或许还是在等待美联储的动作。如果美联储7月降息,全球央行联动,欧央行没有理由继续维持利率不变。

欧央行是否会跟随美联储降息?

  低失业率+弱通胀

  “低失业率+弱通胀”是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共同特征。长时间的量化宽松刺激过后,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面临失业率下降+通胀长期疲软的局面,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元区,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短期、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偏离了经验的轨道,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失业率和通胀之间的关系。

  具体到欧元区而言,历史上长期居高不下的欧元区失业率在2013年以后出现了长期下行趋势,尽管当前经济不容乐观,但就业并未受到影响,失业率已经降至7.5%,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低位。在低失业率下,工资温和上涨,2019年一季度每小时劳工成本同比上涨2.4%,增速处于温和上升区间。通胀却显得相对萎靡,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附近上下波动。尽管欧央行在前瞻性指引中一直强调2%通胀目标,并且在2018年以前维持着QE操作,但实际的通胀与目标仍然相去甚远。

欧央行是否会跟随美联储降息?

  债市策略

  欧央行的利率决议大致符合市场预期,释放了更加宽松的信号:如果通胀继续维持弱势,将果断采取更合适的政策工具刺激通胀向目标移动。结合当前欧元区的经济和通胀情况,考虑全球货币政策联动,我们预计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从经济和通胀的角度看,欧元区经济内忧外患,外部因素有全球经济走弱、局部贸易摩擦、英国脱欧,内部因素有制造业加速走弱,部分成员国国内矛盾激化,虽然消费、就业和工资仍保持相对健康,但大概率难以维持。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如果没有一定力度的刺激,通胀难见明显改善。从全球博弈的角度看,经济下行周期的纳什均衡将会是全球降息,如果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也走向降息,全球货币政策联动,欧央行没有不降息的理由,因此我们预测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