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应对贸易摩擦 中国底气越来越足

2019-06-24 20:27:3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6月28日至2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在日本大阪举行。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和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无疑将成为此次峰会的一大看点。

  6月18日,中美两国元首通电话,相约在G20大阪峰会期间再次会晤,就两国经贸问题寻求对话。此前的6月17日,为了对拟议中约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开始举行为期一周的公众听证会。对此,反对之声在美国国内和全球一浪高过一浪。

  一手关税施压,一手寻求谈判,美国套路很深,中国沉着应对,底气越来越足,赢得国际舆论普遍点赞。

  “除了中国,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特朗普正如他威胁的那样,对约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那会发生什么情况?”美联社忧心忡忡地发问。

  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6月17日至21日,以及24日至2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7天公众听证会,讨论对拟议中约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问题。此次美国拟加征关税的中国进口商品名单几乎囊括所有消费品。

  “美国企业在听证会上纷纷反对对华关税制裁”,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在6月17日的听证会上,生产扫地机器人(15.51 -1.34%,诊股)的美国iRobot公司担忧地称,如果启动加征关税,该公司的竞争力会下降。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的生产基地回归美国,鞋类制造商指出,由于要花费时间和费用,“回归美国是不现实的”。

  随着听证会日益推进,美国反对对华关税阵营又添新成员。据路透社消息,6月19日,美国戴尔、惠普、微软和英特尔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反对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列入对华征税商品中的提议。

  6月17日,世界贸易咨询公司提交给美国消费技术协会的分析报告显示,一旦加征关税,中国输美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成本也将因此增加21%,售价将提高19%,即平均每台笔记本电脑涨价约120美元,每台平板电脑涨价约50美元,导致整体销量下滑35%。

  根据美国行业组织“贸易合作伙伴”的预测,若美国对约3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将有200万人因此失业,一个四口之家的美国家庭一年损失将升至2000美元。

  美联社援引美国全国零售业联盟的一份报告说,加征关税后,美国消费者一年花在服装上的钱要增加44亿美元,鞋子多增25亿美元,家用电器要增加16亿美元。

  “买美国货替代中国进口?一些美企表示做不到。”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称,最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被本土公司的来信淹没。这些公司请求美国政府放弃新一轮对华加征关税,“因为除了中国,我们别无选择”。

  “中国能凭自己的力量扛过去”

  罗马尼亚前总理罗曼表示,面对美国政府关税施压,中国一直坚持自力更生的态度——中国能凭自己的力量扛过去。

  一直以来,中国反制美国的关税施压有理有节。中国对抗贸易大棒的力量来自哪里?一系列政策、一连串数据,都成为外媒解读中国的密码。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贸易保护主义“逆风”,中国经济成绩单依然可圈可点。

  英国《金融时报》关注到,近期,中国商务部公布了关于中国对外贸易与实际利用外资的最新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保持着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总体规模达到1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36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

  路透社援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6月12日发布的数据称,去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减少13%。相比之下,中国吸引外资总量逆势上涨,增幅接近4%,稳居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中国在以全方位、更大规模、更深刻的开放政策迎击美国的对华贸易战。”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从世界经济史经验来看,只要一个国家本身是开放的,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把这个国家孤立起来。只要中国是开放的,资本的逻辑决定了中国是不可以被孤立的。美国经济之所以强大,原因之一在于美国的消费市场。这一逻辑也适用于中国。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内部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贸易冲突不会减缓中国发展的脚步。”据瑞士《财经报》报道,中美贸易争端最能说明中国经济并不是复制,更多的是创新驱动。中国政府已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标,致力于在多个高科技领域打造中国的全球企业。仅2018年,中国就孵化出97家独角兽公司。

  报道称,2017年中国创新投资(0.02 -5.56%)达4420亿美元,几乎与美国持平。2017年中国受理138万件专利申请。过去10年,中国的专利许可在国外收入增长160%。这让中国越来越被视为具有高创新能力和市场渗透力的亚洲巨龙。

  《约旦时报》报道认为,中国已经在移动市场领先世界,有望到2025年占据全球5G网络的40%。

  俄罗斯公正俄罗斯党主席米罗诺夫表示,中国在贸易摩擦中有更多回旋余地,赢面更大。在与美国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制定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方案。中方表示,随时为谈判敞开大门,这也是实力的体现,而非软弱。

  “没有和平与贸易,就没有赢家”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期间举行会晤,两国将重启贸易磋商。这一消息极大地鼓舞了金融市场,市场寄望两国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偃旗息鼓。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消息传出之后,华尔街股市开盘不久,标准普尔500指数就在科技股和工业股的带领下上涨逾1%。

  “从股市的反弹情况来看,我认为市场表明,谈总比不谈强。”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表示。

  “没有和平与贸易,就没有赢家。”德国《世界报》援引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主任费尔贝梅尔的话说,若美国不释放善意,中美贸易战永远不会结束。长期来看,贸易战让双方付出的代价太大,世界也不会平静。

  呼吁中美理性对话是国际舆论的共同声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警告称,关税或令2020年全球GDP减少5%,损失约4550亿美元。她直言贸易冲突是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威胁”,呼吁G20的第一要务应该是解决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包括取消已有关税和避免新关税。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国的单边施压手段,不但激起世界范围的反对之声,甚至其亲密盟友都看不下去了,支持中国维护多边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据《金融时报》网站6月17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公然蔑视美国要求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的压力,称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双边伙伴”,在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秩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表示,英国可以与中国共同捍卫国际贸易体系,抵御美国保护主义日益抬头构成的威胁。

  美国《大西洋(3.63 -0.55%,诊股)月刊》网站刊文称,在应对中国挑战的问题上,欧洲和美国非但没有走到一起,反而陷入一种破坏性分歧。美欧裂痕在不断扩大。

  “用关税将美国经济实力武器化是一场危险的游戏”,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称,白宫能从使用经济武器中获得多少好处仍有待观察,但现在已经清楚的是,无论是盟友还是对手,都比任何时候更想探寻替代美国主导的体制。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刊文称,如果美国人听任与中国开始“新冷战”,则是大错特错。现在把两国从悬崖边缘拉回,恢复双边关系的正常运转为时未晚。两国关系比任何其他双边关系更能影响21世纪的国际政治。中美两国和平共处既是需要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