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十四五”财政答卷:2.1万亿收入筑牢发展基石,八成支出惠及民生

2025-11-01 20:25:55 信息来源:河北新媒体中心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中国社会新闻艾森网讯(首席记者曲德龙 杨思续记者隋忠付河北报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支出超4.8万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24%、27%。”在近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发布会上,省财政厅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勾勒出五年来河北财政综合实力稳步攀升的清晰轨迹。五年来,河北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在重大战略落地、科技创新突破、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财政动能。

                                            

  
战略资金“精准滴灌”,三大领域突破见效

  
       据了解,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在河北的落地实施,财政资金始终扮演“主力军”角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域,河北累计筹措800多亿元用于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地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同时与京津冀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实补偿资金37.6亿元,助力潮白河、永定河等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背后,更是离不开财政的强力支撑。“十四五”期间,河北累计下达省以上各类财政资金超3000亿元,不仅加速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程,更实现疏解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医保、住房公积金待遇“不低于北京同期水平”,为新区建设留住人才、稳住人心。


                                                                  

  
       科技创新领域的财政投入同样“干货满满”。2021至2024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达509亿元,年均增长9.3%。在政策引导下,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从“十三五”末的634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968亿元,2.56万家科技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等政策获得25.6亿元资金支持,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更帮助企业“轻装上阵”搞创新,科技创新“硬实力”持续增强。

                                               

  
生态民生“双轮驱动”,财政温度直抵人心

  
     “投入省以上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50亿元,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排名连续3年‘退后十’;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超80%,较‘十三五’末提升13.8个百分点。”发布会上,一组生态财政数据凸显河北绿色发展成效。五年来,河北坚持“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累计投入28.8亿元省以上资金推进京津冀水源涵养区、雄安新区“山水工程”,让蓝天碧水成为百姓生活的常态。

                                                 

  
       民生领域更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间,河北八成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161亿元省以上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助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超8000亿元教育支出覆盖学前到高等教育全阶段,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城乡低保、居民医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9项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全国排位前移,其中7项进入或保持全国15位以内,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河北设立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过渡期内每年安排70.36亿元,五年累计达351.8亿元,较“十三五”增加近130亿元。财政资金的持续投入,推动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4年22022元,同比增长6.4%,乡村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积极财政“三措并举”,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河北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三个更加”聚焦扩投资、促消费、稳增长。在专项债管理上“更加主动”,推动专项债向主导产业倾斜,创新“债贷组合”融资模式,将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比例从3.8%提升至8.3%,资金撬动效应显著增强。

                                             

  
       在资金拨付效率上“更加高效”。截至目前,中央累计下达河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120多亿元,河北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资金在收到后7日内全部下达项目单位,为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有力拉动投资与消费增长。

                                              

  
       在政策精准度上“更加精准”。围绕助企纾困,河北先后出台稳经济30条、财政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10条等政策,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采购“双盲”评审,通过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市场准入等难点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财政实力的提升,最终要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和惠及百姓的成果。”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河北财政通过“强实力、保重点、惠民生”的组合拳,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未来将继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更有力的财力保障。



图\文信息来源:河北新媒体中心
责编:梁越
校对:王梓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