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全国公安机关忠诚履职保平安护稳定惠民生

2022-01-10 09:14:10 信息来源:法制日报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听说电子驾驶证与纸质驾驶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且全国通用,2021年6月1日试点开通当天,陈先生一早便赶到天津市交管局车管所车务大厅,在值班民警帮助下,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提交了电子驾驶证申请。


  过去一年,全国有8000余万人申领了电子驾驶证,交管改革“红利”在群众驾车出行、路面执法、保险理赔、汽车租赁等场景应用中不断释放。


  2021年8月5日,家住湖南岳阳的汪女士打开门,看到大汗淋漓的民警,一脸诧异。“你被骗了,不要转账!”民警立即制止了她在手机上给电信诈骗分子的转账操作。


  过去一年,3265亿元涉案资金被公安机关紧急拦截,2337万名群众免遭电信诈骗,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再加一道坚固的“安全锁”。


  ……


  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主责主业,树立底线思维,积极主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圆满完成各项保卫任务,不断深化各项警务改革,重拳出击涤荡黑恶,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熠熠警徽辉映万家灯火。

 

37万余起电诈案件成功破获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不断翻新,黑灰产业链条盘根错节,已成为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活动。


  全国公安机关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2021年1月至11月,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7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4.9万余名,其中6月至11月期间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同比下降。


  针对大量银行卡、电话卡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情况,各地深入开展“断卡”行动,截至2021年11月,已累计打掉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3.9万个,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42万名,查处金融机构和通信企业内部人员5000余名,极大打击了“两卡”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针对组织招募人员赴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挖“金主”、打“蛇头”,迅速开展落地核查和收网抓捕,共打掉3人以上结伙非法出境团伙10600余个,破获刑事案件5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690余名,全力挤压犯罪团伙生存空间。


  以变应变、以新应新。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紧盯“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类违法犯罪活动新形势新特点,保持对“盗抢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深入推进落实打击犯罪新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盗窃、抢夺、诈骗和销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活动。2021年1月至10月与2017年同期相比,抢夺案件发案数下降89.8%,抢劫案件发案数下降75.5%,盗窃案件发案数下降53.3%,盗抢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破案率明显提高。


  保护知识产权,助力高质量发展。


  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安排,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昆仑2021”专项行动,依法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破获刑事案件1.8万起,受理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移送涉嫌侵权假冒犯罪案件4700余起,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12%和24%。严打侵犯著作权犯罪,连续破获盗版《你好,李焕英》《长津湖》等优秀院线电影案件560余起。

 

  严厉打击拐卖儿童,让每个家庭团圆幸福。


  过去一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成功侦破一批重大拐卖儿童积案,找回一大批历年失踪被拐儿童,专项行动取得重大战果——截至2021年12月,共侦破拐卖儿童积案350余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890名,开展认亲活动2900余场,累计找回10932名历年失踪被拐儿童。


  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坚持以群众期盼为导向,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进一步提升了打击犯罪能力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日均50万警力巡逻守护平安

 

  2021年,公安部以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为牵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突破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全面落实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关键举措。


  其间,全国共建成街面警务站1.6万个,日均投入50万警力开展巡逻防控,有力震慑打击了街面现行违法犯罪。推动建设智慧安防小区10万余个,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9.8%。


  依托全国3650余个公安检查站、治安卡口、电子卡口,公安机关构建起环国边境、环区域、环省市“治安防控圈”,共抓获在逃人员9700余人,加强枪爆物品安全监管,组织153个城市集中销毁非法枪爆物品。2021年1月至10月,全国涉爆案件同比下降19.1%。


  过去一年来,全国公安机关聚焦保障人民安宁,创新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结合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全国公安机关采取及时有力措施,全面加强大型活动和旅游景区安保工作,圆满完成近3万场大型活动和1.3万余家A级旅游景区及周边治安管理、矛盾调处和应急救援等安保任务,保障了30亿余人次观众和游客安全。


  在严厉打击涉校犯罪、严密防范校园安全风险方面,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全力提升校园安全防护水平,为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保驾护航。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全国52万所中小学幼儿园整体安全稳定,确保了全国2.5亿名学生人身安全。


  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及治安岗亭25万个、“护学岗”17万个,不断优化上下学重点时段、校园周边重要路段“高峰勤务”机制,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全国民航公安机关聚焦空防安全,坚持打防并举,全面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和机场社会面防控,切实维护机场公共秩序、保障民航正常生产运输,开展“平安民航”“平安航班”等系列平安建设专项行动,累计查处违规携带或托运禁运物品、伪造航空客票等案事件1.16万余起。


  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强化治安问题源头治理,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查处霸座占座、高铁吸烟、倒卖车票等治安案件15.3万余起,查获网上在逃人员1.3万余名,查缴毒品810余公斤,有力维护了铁路治安秩序。


  2021年,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扎实开展以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查问题、治乱点为主要内容的“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一年来,全国公安派出所民警、辅警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抗洪抢险、风险防范、服务群众等工作任务,排查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整治消除安全隐患291.5万余处,切实履行了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的职责任务。

 

2700余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成

  

     全国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累计建成集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700余个,完成率达91.3%;持续推进执法资格考试工作,全国在职民警共有190万人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6万人取得高级执法资格……


  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力,突出法治教育培训,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全国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工作实践需要,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全面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出台执法指引和操作规程,为依法处置各类案事件提供法制服务保障。


  同时,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监督管理,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公安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深化受立案制度改革、健全法制审核机制、严禁插手经济纠纷等24项改革任务。大力整治顽瘴痼疾,集中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降格处理,以刑事手段违规插手经济纠纷,违规“查、扣、冻”等执法突出问题。


  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也与之齐头并进。


  2021年,公安机关聚焦提供优质服务,深化“放管服”“互联网+行政管理服务”等改革,不断在创新惠民便民措施、优化服务举措上下功夫、出实招——


  在近年来持续推出57项交管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推出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惠及群众2亿余人次,减少群众企业办事费用20余亿元。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镇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各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老旧小区周边的道路资源,划定了4.3万条允许夜间、周末、假期停车路段,为320余万辆机动车提供了停车便利。


  过去一年,高频户政业务“多地跑”“折返跑”成为历史。全国公安机关大力推进户政服务改革,全国范围已实现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大中专录取学生户口迁移等5项户口迁移和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截至2021年12月20日,全国共办理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业务21万余笔,办理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业务14万余笔,累计为群众节约经费约3亿元。


  如火的实践处处开花,如风的行动彰显担当。


  展望前路,全国公安机关将一如既往地践行为民宗旨,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图片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渠洋 张博 丁兆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