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盼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2021-11-09 08:29:55 信息来源:法治日报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原标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盼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扎实推进法治为民|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司法行政队伍前进的不竭动力。


  一年来,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解民忧”、法治宣传“释民惑”、法律援助“惠民生”、公共法律服务“暖民心”等一系列法治为民举措,切实打通全面依法治国落地落实最后一公里。

 

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法治为民,普法先行。


  在城市,法治文化广场(公园)、法治文化场所示范点时常可见,让法雨润入生活。“八五”普法开局以来,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司法所所长谭秀云每年化解大量矛盾纠纷。在辖区内,她带领同事创建了普法文化街、法治公园,整合法律资源,打造精品公共法律服务室,把法治理念和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只有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自己的事,将心比心,才能做到心心相印。”谭秀云说。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司法所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平均每年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矛盾纠纷661万件,直接参与调解疑难复杂纠纷180万件,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在乡村,各地各部门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普法工作,持续推动法律知识直达基层、直通群众、更接地气。

  “法律明白人”是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扎根基层,人熟、地熟、事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已在江西推广。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江西省已累计遴选培养对象596.6万人,其中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87.1万人,实现每10户就有一名“法律明白人”骨干,“法律明白人”户数占农户总户数的50%以上。


  “培养工程实施3年来,农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基本形成。”江西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陈欢欢说。


  在边疆,法律援助律师奔赴雪域高原,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共向中西部地区15个省(区、市)400多个县(区)派出法律援助志愿者1200余人/次,志愿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万余件,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1.8万多起,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合法经济利益19亿余元,700万人直接受益,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明年1月1日起,法律援助法将正式施行,保障法律援助服务不断降低门槛,扩大辐射覆盖面,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更便利地享受到更有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

 

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您好,这里是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请问您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


  热线服务、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把为民初心落实到法治实践方方面面。


  一组组数据,让法治建设获得感更加具体实在:


  56.6万多个、20万名,这是全国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数量和村(居)法律顾问人数;


  2942家公证机构,13620名公证员,每年办理公证案件1300多万件……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负责人施汉生说:“近些年来,我们大力推动预约办证、节假日轮值、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只要是在严格办证、遵守公证程序规则的前提下,我们都尽量压缩办证时限。对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事实清楚、材料充分的,我们做到当日出证。目前我们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让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等公证事项通过一张单子就能解决问题。”


  为了进一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10月12日起,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全国8个省区市开展为期1周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了解各地法治政府建设、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等情况。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


  中央依法治国办第七督察组组长严之尧表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就是要通过督促各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法治为民的宗旨,把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行政是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浙江省已梳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各类制度规定11851件,其中省级1451件、市级3102件、县级7298件。经清理,涉及“烦企扰民”相关规定的文件共237件,其中拟废止103件、拟修订43件、已废止76件、已修订15件。这是一份针对“烦企扰民”“问题文件”的“治疗报告”,也是各地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缩影。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着眼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着力实现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不忘初心还要践行初心,不管是行政复议的接待、办案,还是工作指导、制度构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始终是我坚定的信念。”北京市司法局从事行政复议工作近20年的复议应诉综合处处长庞雷说,为了办好案件,他和同事们认真梳理案情,严把每个案件的事实关,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不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一刀切”执法,以及执法、司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更好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此外,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快推进,执法司法权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司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利、增进人民福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谋划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法治建设成果。

 

 

图片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晨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韩玉婷 朱婵婵 丁兆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