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法院违法变卖、丢失查封财物遭投诉 被执行人损失或百亿申诉无门

2021-11-07 21:48:16 信息来源:艾森网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中国社会新闻社艾森网讯(www.isen.xin首席记者李卫东 记者李勇)北京报道。近日,本社收到广西兴安县恒达矿冶责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达公司”)法定代表人廖开贵求助信。据其反映,其公司于1995年合法有偿取得兴安县钨矿承包经营和采矿权,投资建设矿区并正常生产。其后1996年3月,兴安县经委、地矿局、钨矿厂又与恒达公司、银剑矿业公司共同签署开发华江钨矿的协议,约定恒达公司开采A层,银剑公司开采B层,原钨矿厂退出;两公司各补偿钨矿厂50万元取得采矿权,各公司可在划定范围内将矿开采完。至1998年上半年,其公司相继投入矿区基础建设(包括架设高压电力、给排水设施、建设厂房、车间、仓库、职工宿舍,购置采矿机械设备、开建矿山窿道和支付工人工资等)已达1500万元。当时公司在矿工人已近200人,年产钨矿10多万吨,年产矿值500余万元。1999年上半年,正在矿山生产步入正轨之时,兴安法院在执行恒达公司欠银行、乌矿、亲友借款共约500万元债务纠纷案,限10天还清500万债务。10天一到,法院就强行将正在生产的矿山断电、断水,封闭窿道、查封机械设备、车间、仓库、办公室、职工宿舍、土地,还查封矿产品20万吨、搜走财务账册和现金10万元,强迫矿山停产。其本人被法院接连拘留两次(共1年),后又被以“拒执罪”连续判刑两次共4年。在其先行被拘留后的次月,法院成立非法财产变卖委员会,将其公司矿山的全部财产以475万元低价变卖给银剑公司老板。另有被法院查封的20万吨钨矿成品(价值数百万元)、3..66亩土地和价值近百万元零配件不翼而飞,不列入变卖,藏量6万顿的采矿权被转送银剑公司。致使其本人和公司遭受近百亿经济损失。

廖开贵还反映,兴安法院违法查封其正常生产矿山,不但瞬间催毁了一个正常生产的中型企业,而且直接导致近200名工人失业。致其财产和采矿权遭受严重侵害,经济损失重大。并导致其母亲被惊吓致死、妻子离婚、其本人精神遭受严重损害。

其认为,兴安法院“杀鸡取卵式”的执行,对正常生产的矿山断水断电,强迫矿山停产。制造白色恐怖、致使200工人失业,人心惶惶、社会动乱、影响恶劣。有悖我国立法宗旨,违宪违法。


 

 

廖开贵向记者指出,兴安法院在执行、变卖其矿山和财产过程中,存在多项违法情形。其指出的主要问题为:1)法院在借故、利用司法公权力先行将其拘押期间,进行财产变卖,剥夺知情权和参与权。2)将依法由执行法院自行变卖的执行行为,违法成立恒达公司财产变卖委员会,并以该委员会名义变卖财产,于法无据,构成变卖主体违法。3)副院长唐敬忠滥用职权、一手操控,冒充恒达公司代表人在财产确认书和移交清单上签名。4)用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变卖确认书替代法定的《执行裁定书》或《民事裁定书》确认变卖财产权属,违反法律规定,该《变卖确认书》不具有法律效力。5)存在官商勾结、暗箱操控情形。将其公司依法取得的钨矿(藏量6万多吨价值近100亿元)的采矿权和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矿山(包括土地、房屋、机械设备、基础设施等财产),被以475万元的低价违法变卖和转送。6)其被拘押地、服刑地法院是知情的,并非下落不明,不属于无法直接送达的情况。案件法律文书、变卖确认书依法应当直接送达其本人收,但法院却采用公告送达方式,属于程序违法。7)变卖确认书对成交价款475万元,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在两年零七个月内分四期支付完成)。明显违反最高法院“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成交后,必须即时钱物两清”的规定。8)法院查封其公司在矿山的全部财产,其中包括已采出的价值近数百万元的20万多吨钨矿沙、价值数百万元的3.66亩土地和仓库内价值近百万元的零配件。但评估财产清单和变卖财产交付清单,均无上述三项财物。该三项财产已不知所踪,造成其公司近1500万元损失。9)兴安法院执行卷宗显示,1999年初,该法院部分人员支取共130余万元的记载,涉嫌私分财产变卖款。该卷宗还显示,有银剑公司在变卖款中报销多项的不合理票据。由此,减少其公司财产变卖款抵偿债务的比率。

廖开贵告诉记者,2004年10月重获自由后即走上漫长的申诉和信访路,从中级法院、高级法院到最高法院,从政府信访到向纪委监察机关投诉,历时10年申诉、信访均如泥牛入海。2015年3月下旬,在广西高院执行局大接访中,申诉材料才被接收。不久后,被告知正式立案(案号:(2015)桂执监字63号)。但同年11月23日,广西高院没经开庭听证,则用一纸《通知》驳回其申诉。

廖开贵愤概地说到,为求维权,只得踏上进京之路寻求生机。2016年6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厅,河山、齐世泽、周其华、甘明秀、武延平、李伟民6位中国法律界知名法学家,对案卷宗材料进行了审查论证,一致认为“廖开贵案为跨世纪冤错案”,法院应以再审。6月30日,最高法院接受该六位法学家的论证意见,正式立案审查(案号[2016]最高法执监274号。2017年3月14日,其本人收到([2016]最高法执监字274号)通知书,告知申诉材料转给广西高院处理。四年过后的2020年12月7日,桂林中院才传唤询问,其本人和律师参与。12月10日,广西省高院寄给来一份《信访答复函》,落款处盖上“诉讼服务专用章”,告知不予立案再审。

其认为,这是一份既不负责任、又无法律效力的信访答复函。其本人向最高法院递交的是案件再审申诉书,并非信访信。最高法院发给广西高院的《通知》,是经最高法院正式立案的执监字案号案件。而广西高院竟以《信访答复函》予以敷延、搪塞,不立案审理。无视最高法院和6位知名法学家的个案论证意见,流于形式走过场。是官官相卫,捂盖子。

他最焦虑和担心的是,至今又过去了五年,对于本案的再审事项,广西高院究竟还要拖延到猴年马月?他的冤错案何日才可见曙光,得以重审?

廖开贵对记者说,当下在全国政法系统开展的“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的主题教育整顿。重点整治“顽瘴痼疾”,正本清源。对那些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的司法机关和涉案人员予以警醒。对违反程序、违法裁判、违规执行等审判执行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案件重启再审程序。对一些典型案件背后潜藏着的司法执法不公、不义、不廉等深层次问题予以暴露,对滥用职权与谋取私利交织、违法办案与利益输送交织等腐败问题予以根除,对被“围猎”、涉黑涉恶涉腐败和充当“保护伞”的害群之马予以严惩。希望通过对政法队伍的整顿教育,执法司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

廖开贵还认为,兴安法院对本案财产的查封、变卖,涉案财产数千万元,是一起潜藏着的执法不公、不义、不廉、影响恶劣的重大典型案件。其本人为维权长达15年的申诉、信访,兴安法院、桂林中院、广西高院、最高法院均已知情。然而,“痼疾”之顽、“保护伞”之固、“围场”之广,阻力重重。案件发生后已历时20年之久,兴安法院仍在回避、推搪,广西高院至今仍无再审信息。唯望借全国政法系统教育整顿之东风,对他们有所震撼,引起重视,尽快对本案启动再审程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