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绵阳:谁在破坏国家重点文物?损毁两弹城!

2021-01-11 08:27:5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中国社会新闻社讯:(艾森新闻网www.isen.×in首席记者 薛云飞 四川绵阳报道)据知情人爆料反映,2021年元旦节放假期间,某些不法分子乘机拆除并损毁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基地景区,已被列入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国两弹城文物保护基地——“梓潼两弹城(原九院院机关旧址)”【 以下简称:“梓潼两弹城”】接到爆料,记者认为此事件重大,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人为拆除损毁到什么程度?是否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是否构成犯罪等等,针对相关疑问并立即对“拆除损毁国家文物”事件展开调查。

1月7日上午,记者在绵阳科学城(九院)第一招待所(九龙宾馆)一楼大厅见到了此事件的另两位知情人:曾昭雄,原九院三所副所长;易刚,原九院通讯部部长。两位都是80多岁以上老人,精神矍铄,谈吐清晰。两位老人慷慨激昂,情绪激动,接受记者采访反映相关情况时,几次哽咽,热泪盈眶。两位老人告诉记者,拆除损毁的“不法分子”就是铁骑力士集团的人,或是集团安排的某些人。集团为了一己私利,在没有得到任何审批的情况下,在元旦节放假期间,乘机擅自拆除并损毁“梓潼两弹城”相关国家文物建筑,这是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应该有相关部门来管一管。
 


 
院部老办公楼被拆的“千疮百孔”“ 面目全非”

1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梓潼两弹城”了解相关情况。走到两弹城院部老办公楼的地方时,看见一片狼藉,地上散乱的堆放着已经被拆除的门窗,门窗玻璃的碎片等等,好好的老办公楼被拆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面目全非”,看后的确十分痛心和惋惜。视频拍照后,记者随急离开并到梓潼县文化旅游局了解相关情况,办公室的同志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下班了,并告知了一位分管刘姓副局长的电话,记者拨通电话后,刘副局长说,可以采访,但质疑记者身份,并告诉记者,已经知道此事件并已经通知让其停止拆除……关于事件具体情况以后再交换意见。

据知情人透露,“梓潼两弹城”核心景区内的院部办公楼(原九院院部旧址)——已经被列入并公布为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属军工国防工业遗址,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独特性。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原九院搬迁到绵阳后,将原院机关、老汉江医院、十二所和工学院等旧址和土地移交给了梓潼县政府。
 


 
记者采访曾昭雄、易刚两位老人


当年铁骑力士集团用60万,从梓潼县政府购买了原九院机关、老汉江医院、十二所和工学院的旧址和土地,相关面积和建筑物的多少可以查得到。铁骑力士集团转手用这些旧址和土地在银行抵押贷款5000万元,铁骑力士集团因此捞到了第一桶金。今天先不探讨当年的政府与铁骑力士集团的买卖行为合不合法?有无法律效力?是否存在权钱交易这些问题。只想说铁骑力士集团捞金发展壮大后,为国家经济社会做出了贡献,头上戴满了政治光环,试问因为光环你们就可以对国家级文物和法律不存敬畏之心了吗?不报批,想拆就拆,想破坏就破坏吗?这幢原保护完好的“院部办公楼”属于国家级文物,近期被铁骑力士集团的人们拆的面目全非,试问谁给你们的胆子去破坏国家级文物和国防军工工业遗址?你们难道不该被追责受到法律制裁吗? 让全国人民评论下,该不该?九院老一辈人是这样评价他们的行为的“混帐人干的混帐事"。

采访的曾昭雄、易刚两位老人也表示,铁骑力士集团这样的做法,是对中国核武器研制历史的亵渎!为什么不保护好“梓潼两弹城”里的核心景区的所有建筑?既然划为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难道对它就没有敬畏之心吗?是不是觉得已经是自己购买了就有随意处置权?太混蛋了!就不怕法律制裁吗?“梓潼两弹城”已被列入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幢原保存完好并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院部办公楼,近期被雷文勇的铁骑力士集团拆的面目全非,请问省政协委员雷文勇同志,你的政治站位在哪里?你的文物保护意识在哪里?你的家国情怀在哪里?你还把当地党委政府放在眼里吗?你对得起九泉之下的九院老一辈先烈们吗?市委市政府的文件和文物保护法对你是一纸空文吗?希望你尽快把这幢楼恢复原貌。
 


 
政协梓潼县委员会编印的《九院在梓潼之印记》

据政协梓潼县委员会编印的《九院在梓潼之印记》一书记载,九院人驻梓潼,已经半个多世纪,搬出梓潼也有二十七、八年了。当年的参与者、见证者,刻骨铭心;当代人记忆也已经渐渐模糊;再过多少年,还有多少人能够记起?挖掘、整理、研究和记录这段在新中国历史上铸就辉煌功勋的历史,必然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义不容辞!九院在梓潼的历史,是一部军地军民在长期交流、合作和融合中形成的革命建设历史,应该成为人们永远铭记的时代记忆。这更是一部历史参考书。因为九院在梓潼真实的存在和存在的真实,将来,这里也许会成为中国“两弹一星”研制基地的“露天博物馆”,也许会成为一所功能齐全、传授文化、普及科技知识的大学校园,也许会成为世人瞩目的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它告诉人们,九院在梓潼期间,为“两弹一星”研制作出巨大贡献,不容置疑;为新中国国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不容置疑;军民团结、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不容置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类社会的进步,祖国的繁荣发展,每一段历史,都应该成为我们的“镜鉴”。

2019年5月12日《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扎根深山20余载,发展我国核武器事业——以身许国铸长剑》新闻报道里,也提到了“梓潼两弹城”这里连结着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郭永怀……这片位于四川北部山区的土地,曾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基地所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20多年间,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坚守于此,我国核弹的小型化和第二代核武器研制,正是在这里踏上突破之路……
 


 
《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扎根深山20余载,发展我国核武器事业——以身许国铸长剑》

2019年5月9日3版《光明日报》题为《“两弹城”:见证伟大功勋,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新闻报道一文,也提到“梓潼两弹城”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院部旧址,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在我国总共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这里指挥完成了其中22次,“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等杰出科学家都在此留下了足迹。“两弹城”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167栋60年代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众多纪念实物。这些纪念实物2018年被纳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它们不仅是伟大功勋的见证,也成为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载体。1982年,“中物院”申报的一个项目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彭桓武为第一完成人。当奖章送到彭先生手里后,他把它送给了院里全体同志,并题字:“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中物院”一位年轻科学家说,这幅字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集中凝练和概括,激励着无数人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攻关、再创辉煌。
 


 
《光明日报》新闻报道《“两弹城”:见证伟大功勋,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相关知情人也表示,“梓潼两弹城”国务院文件的保护名称叫“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旧址就应该是全部,众多国家级、中央级、省市地方新闻媒体也针对“梓潼两弹城”相继做过很多新闻报道,也表明了旧址应该是涵盖所有的全部。旧址应该是整个在“梓潼两弹城”的旧址建筑群,自然也包含院部办公楼。九院同志是这样比喻两弹城里的院部办公楼的:“地位就相当于故宫里的太和殿。”旧址的概念和被拆门窗的院部办公楼叫不叫旧址及在不在国保保护范围内,请绵阳市文旅局就此问题写个请示,尽快报给国家文物局,请国家文物局明确答复下,以免整错了,也好统一认识。当年坐在院部办公楼这幢楼里办公的是邓嫁先等老一代科学家及院领导,是两弹城里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是习总书记倡导的“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当年邓嫁先等九院老一辈科学家在这幢楼里研制出了氢弹。这幢楼代表着一种精神和一种文化。特别是在这次被破坏之前是两弹城里唯一一幢真实的保持着原滋原味原貌的建筑物。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与精神生生不息,这些建筑物就记载了文化与历史。
 


【责任编辑:张志国ISEN110121A0837】



 
分享到: